例1 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使5分钟后突然刹车。
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则刹车后3 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10m例2 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 到达地面。
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g=10m/s2)1275(m)例7 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9/25,求塔高(g=10m/s2)。
H=125m 例8 正在与Rm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释放一个小球,先后共释放 5 个,不计空气阻力,则()A.这5个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B.这5个小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C.在空中,第1,2两个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相邻两球的落地间距相等例9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1-16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A )A.物块将仍落在Q点B.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例1 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一样大)例2 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N,F2=2N。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 D )A.10N向左B.6N向右C.2N向左D.0例3 如图2-2 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于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小。
压力一直减小。
)例4 如图2-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 推物体,在外力F 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所受摩擦力怎样变化?(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
)例5 如图2-12,m和M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则M和m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f=mgsinθ·cosθ)例6 如图2-17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A.当拉力F<12N 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例7 如图2-20,用绳AC和BC吊起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A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50N,而BC绳能承受的最大的拉力为100N,求物体最大重力不能超过多少?173.2N。
例9 如图2-25 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两小球均保持静止。
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 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 ]CA.a1=g a2=gB.a1=g a2=gC.a1=2g a2=0D.a1=0 a2=g例11 如图2-30,一个弹簧台秤的秤盘质量和弹簧质量都可以不计,盘内放一个物体P处于静止。
P的质量为12kg,弹簧的劲度系数k=800N/m。
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已知在前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 以后F 是恒力,则F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是多少?(90N,210N)例1 如图3-1,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 B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例2 以2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势出一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8m。
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物体在离地面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g=10m/s2)(上升过程h=9.5m,下降过程h′=8.5m)例3 如图3-5,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
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 B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例4 如图3-6,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0射入木块中。
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且子弹未射穿木块。
若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则木块向前移动距离是多少?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如图3-9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M。
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 刚好没有滑离B板。
求小木块A向左运动到达最远处(对地)离出发点的距离。
例6 物体m从倾角为α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 C例9 质量为m 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
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3-15所示。
物块从钢板正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
已知物体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例10 如图3-18 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正上方有一金属块从高处自由下落,从金属块自由下落到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BCDA.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弹力没有做正功C.金属块的动能最大时,弹力与重力相平衡D.金属块的动能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例4 使一小球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从最低点上升,那么需给它最小速度为多大时,才能使它达到轨道的最高点?**例5(难) 用长L=1.6m 的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1kg的木块,另一端挂在固定点上。
现有一颗质量m=20g的子弹以v1=500m/s的水平速度向木块中心射击,结果子弹穿出木块后以v2=100m/s的速度前进。
问木块能运动到多高?(取g=10m/s2,空气阻力不计)(2.96m)例12 如图8-11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C例15 如图8-14,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用长l0的绝缘弹簧将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2,则有:()C例18 在平行板电容器之间有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 垂直电场线射入电场,在穿越电场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由Ek增加到2Ek,若这个带电粒子以速度2v垂直进入该电场,则粒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为多少?例19 A,B两块平行带电金属板,A板带负电,B板带正电,并与大地相连接,P为两板间一点。
若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B两板间,则P 点电势将怎样变化。
(升高了)例21 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q的小物块,可在水平轨道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 轴正方向,如图8-21所示,小物体以初速v0从x0沿Ox轨道运动,运动时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且f<qE。
设小物体与墙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电量保持不变。
求它在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
例22 动能为1000eV的电子流在两极板中央斜向上方进入匀强电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它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如图8-22。
为了使电子不打到上面的金属板上,应该在两金属板上加多大电压U?(500V)例5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正常工作的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剪去一半的电阻丝B、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C、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D、使电热器两端的电压增大一任(答案选B,理论上A可以,但实际A中电阻丝会烧坏,因超额定电流)例13 输电线的电阻共计10Ω,输送的电功率是100kw,用400V的低压送电,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kw?改用10kV的高压送电,发热功率损失又是多少kw?(62.5kw, 0.1kw)例15 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8V,内阻分别为1Ω、2Ω、4Ω、8Ω,今要对R=2Ω的电阻供电,问选择内阻为多大的电源才能使R上获得的功率最大?BA、1ΩB、2ΩC、4ΩD、8Ω例8 摆长为ι的单摆在匀强磁场中摆动,摆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10-14所示。
摆动中摆线始终绷紧,若摆球带正电,电量为q,质量为m,磁感应强度为B,当球从最高处摆到最低处时,摆线上的拉力T 多大?例12 如图10-20所示,一块铜块左右两面接入电路中。
有电流I自左向右流过铜块,当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前表面穿入铜块,从后表面垂直穿出时,在铜块上、下两面之间产生电势差,若铜块前、后两面间距为d,上、下两面间距为l。
铜块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电量为e,求铜板上、下两面之间的电势差U为多少?并说明哪个面的电势高。
(下面高。
)例11如图11-13 所示,一闭合金属圆环用绝缘细线挂于O点,将圆环拉离平衡位置并释放,圆环摆动过程中经过有界的水平匀强磁场区域,A,B 为该磁场的竖直边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B)A.圆环向右穿过磁场后,还能摆至原来的高度。
B.在进入和离开磁场时,圆环中均有感应电流C.圆环进入磁场后离平衡位置越近速度越大,感应电流也越大D.圆环最终将静止在平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