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D75型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使用说明书

TD75型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使用说明书

一、用途DT75型通用固定式带式输送机(以下简称DT75型)。

广泛的应用于冶金、煤炭、水电、交通等部门中,输送散状物料或成件物品。

根据输送线路要求,可以单独一台,也可以多台或和其它输送机组成输送系统作水平或倾斜输送。

输送机一般在环境温度从-10℃~+40℃范围内使用,对于有防尘、防爆、防腐蚀、耐热等要求的场合和需输送带可逆运行输送时,应另采取措施。

二、技术特征和主要参数DT75型可输送堆积比重1.0~2.5吨/米3的各种散料和成件物品。

本系列按带宽分为:500,650,800,1000,1200,1400毫米等六种规格。

传动功率从1.5千瓦到185千瓦19种。

带速有9种:0.40、0.80、1.00、1.25、1.60、2.00、2.50、3.15、4.00米/秒。

其中前三种仅供手选和给料用,功率由1.5千瓦至40千瓦。

本系列最大输送量见表1表中的输送量,是按物料堆积比重γ=1.0吨/米3,输送机倾角0°~7°,物料在带上的堆积角30°条件计算的。

三、结构概述1、总机布置:本系列输送机系由各个部件系列组成。

根据物料输送工艺要求选择有关部件组成总机。

一般总机布置基本形式见第14页附图。

2、输送带:输送带在带式输送机中是曳引和承载的主要部件,本系列采用普通型橡胶输送带和塑料输送带两种,输送带的接头可采用机械卡或硫(塑)化连接。

采用机械卡连接时,输送带的强度,将由于接头强度减弱而降值使用,对整芯塑料输送带尤为显著。

因此机械接头,只适用于较短输送机或要求检修时间特别短的情况下。

相应带厚的机械卡号可参照下表选择:头处强度稍低于输送带本身强度,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搭接长度和硫(塑)化的质量。

3、驱动部分:是输送机的动力源部分,系由装置在由型钢焊成的底座上的电机→高速联轴器→减速机→低速联轴器组成。

本系列采用单机单滚筒传动;电机均是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对于小功率驱动采用柱肖联轴器,大功率的则采用粉末联轴器;低速部分均为十字滑块联轴器,对于有制动或逆止要求的,可选用带制动器的或带滚柱逆止器的驱动装置。

根据布置要求:驱动装置设有左装和右装二种形式;为了节省占地面积,便于布置另外配有功率1.5千瓦至13千瓦、速度0.8到4.0/秒的电动滚筒。

4、滚筒部分:带式输送机的滚筒部分,分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两大类。

传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

输送带借其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运行,因此提高摩擦力将能增加输送机的负载量,而摩擦力又与输送带的张力大小、围包角以及滚筒的摩擦系数有关。

因此本系列传动滚筒设有光面和胶面两种,(光面滚筒又分为钢板滚筒和铸铁滚筒;胶面又分为铸胶滚筒和包胶滚筒)传动滚筒是按输送带最大允许张力,围包角200°考虑两种表面摩擦系数设计的。

改向滚筒是用来改变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和增加传动滚筒的围包角,根据使用位置和受力情况改向滚筒有7种直径、规格与传动滚筒直径配套关系见下表2。

所有滚筒都通过键与轴连接,轴套入装有滚珠轴承的轴承座内,固定在机架上。

5、托辊部分:托辊起支承输送带和其上物料稳定运行的作用,30°槽形托辊用于输送散料,而平行托辊用于输送成件物品和承托下分支输送带为了防止输送带跑偏而影响输送机运转,设有调心托辊;受料处设有缓冲托辊,对于输送矿石等大比重物料或落差大的可选用重型缓冲托辊,托辊的间距根据各区段的工作情况不同而不同。

一般为两槽形托辊组间距1200毫米,两平行下托辊组间距3000毫米。

6、张紧部分:输送带需要一定的张紧力,方能正常运转,按所需张紧力、张紧行程和位置不同,可选择不同型式张紧装置。

本系列有螺旋拉紧、车式拉紧和垂直拉紧三种,后二种需占有较大面积,但具有恒定张紧力的性能。

张紧行程也较长,适用于较长的输送机。

7、卸料部分:当需要在输送机中段二侧卸料时,对定点卸料的可选用固定式犁式卸料器,不定点卸料时可采用电动卸料车,对于输送大比重的矿石类的物料,可选用重型电动卸料车,对要求将物料卸至输送机垂直布置的料仓时,可选用可逆配仓输送机。

它可在各区段将从主输送机(或给料机)得到的物料左向或右向的输送至滚筒端部卸料,它不适用于输送大比重矿石和落差大的场合,一般小粒度小输送量,磨耗性较小的可选犁式卸料器,电动卸料车有三通和二通漏斗,以供不同卸料要求,三通漏斗仅能同时两侧卸料或中间卸料,二通漏斗仅能两侧同时卸料。

8、清扫部分:对于大多数输送机来说,清扫粘在输送带空载段上的粘着物是不可少的,此种粘着物不仅影响输送机的环境清洁,更重要的是影响输送带正常运转,降低托辊、滚筒、输送带的寿命和加速磨耗。

DT75型采用弹簧清扫器,装在头部传动滚筒底部,现场焊接在机架上,为防止物料卡在尾部滚筒里,在靠近其前方的下分支输送带上安装空段清扫器,现场焊接在中间架上。

9、制动部分:对于倾斜向上输送的输送机,为防止停车时输送带逆行,应装设制动设置。

DT75型有滚柱逆止器和带式逆止器两种,前者套装在减速机低速轴上。

其底座与驱动装置安装在同一底座上,后者于输送机安装时焊接在头架上。

向下输送时可采用电磁闸瓦制动器,按轮径选取见表3。

10、机架罩壳部分:DT75型机架部分包括头架、尾架、驱动装置架、中间架等,罩壳部分包括头部漏斗、头部护罩、导料拦板等,为了满足输送机的不同倾角机架分类0°~20°。

为满足不同长度及布置形式设有非标准中间架、孤段中间架等,中间架为两根单独的冲好孔的型钢。

由现场联接,对于输送成件物品可适当增焊横撑构件。

DT75型机架、罩壳不适应输送大比重,矿山冶金企业的物料。

四、安装、试运转和调整1、安装:安装前应根据验收规则进行验收,并熟悉安装技术要求和输送机图纸要求。

安装技术要求见:“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63)⑴安装程序一般按下述先后进行:划中心线→安装机架(先装头架、中心架、再装尾架)→安装下托辊及改向滚筒→把输送带放在下托辊上→装上托辊,拉紧装置传动滚筒和驱动装置,→将输送带绕过头尾滚筒连接输送带,→张紧输送带→安装清扫器、带式逆止器、罩壳等。

⑵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下列有关事项:当输送带接合后,接紧滚筒应位于拉紧行程的1/4处,考虑输送带维修再接的留量。

全部的滚筒,托辊和驱动装置安装后,均应转动灵活。

弹簧清扫器、空段清扫器、带式逆止器按安装图位置进行焊接:弹簧清扫器与机架焊接时要保证压簧的工作行程20毫米,并使刮板中心线通过滚筒中心线,使清扫下来物料掉进漏斗。

安装调心托辊时要注意方向。

重型缓冲托辊安装时应按图纸要求保证弹簧的予紧力。

导料栏板与输送带间压力应适当。

安装粉末联轴节时,应注意其外壳和叶轮不得相碰,然后再装钢珠和红丹粉。

⑶输送带硫(塑)化接头,可参照下列方法进行:①硫化法:将胶带割剥成阶梯形(每层帆布一阶梯,阶梯宽度S一般等于250毫米,如下图。

剥割表面要平整,不得损坏帆布层,锉毛后涂生胶浆进行搭接,对缝处贴生胶片,然后加压加热进行硫化,所加压力不低于5公斤/厘米2,一般硫化温度140℃左右(若用蒸汽加热,可至蒸汽压力4~4.5公斤/厘米2)升温应较缓慢,要求硫化平板各点温度保持均匀。

保温时间以胶带帆布层数三层时16分钟为基数。

每增加一层,增加二分钟,停止保温后,让其自然冷却到常温卸压取出。

②塑化法:对整芯塑料输送带:将输送带一端上复盖面和另一端下复盖面剥去,再在二帖合面间放厚约1毫米的聚氯乙稀生塑料片,搭接后加压、加热进行塑化,升温应较缓慢,一般在30分钟内至160℃~170℃再加压,冷却至常温,卸压取出(若用蒸汽加热,可至蒸汽压力6公斤/厘米2,时间20分钟。

)多层塑料带可参照多层胶带剥割成阶梯形同法塑化。

上述二法对第一次试作者,应先试样几次再正式使用。

2、试运转新安装的输送机在正式运转前,应进行2小时空车及8小时负载试运转,试运转前,除一般检查输送机的安装是否符合安装技术要求外,尚需检查:减速器、滚筒轴承座、托辊的润滑及转动情况。

清扫器、带式逆止器及卸料车的限位器安装情况。

滚柱逆止器的逆止方向。

各机架、栏板及输送机接触情况。

电气信号、控制装置的布置。

试运转时需进行下列项目工作:检查输送机全长的正常运转情况:各运转部件无噪音,各轴承无异常温升,各滚筒、托辊的转动和螺栓紧固情况。

电动滚筒内应加40号机油至油面线高度的,方可运转。

清扫器、卸料车(器)的清扫卸料效果。

电动卸料车运转中有无碰撞。

调心托辊的灵活性及效果。

输送带的松紧程度。

各电气设备、按钮是否灵敏可靠。

测定空载功率及满载功率。

3、调整⑴输送机的调整,主要是解决输送带的跑偏,一般借助于托辊的安装进行调整(如下图所示)即可解决。

由于物料偏置造成的跑偏,调心托辊可自动调整校正后正常运行,对于某一段输送带或在输送机某一区段跑偏,则应消除这一(区)段的诱惑因素。

如:输送带接头不正,或主机机架倾斜等。

⑵调整输送带的予拉力,使其在负载运行时不打滑,而且在上托辊之间的最大垂度不超过两托辊间距的2.5%。

⑶调整粉末联轴节钢珠和红丹粉含量,使输送机负载起动时间在3~5秒之内。

⑷调整电磁闸瓦制动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最大不应超过1毫米。

⑸调节导料槽的橡胶板位置。

使其不与输送带产生摩擦为准。

五、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输送机能否长期正常运转,与正确地、安全地操作、定期的维护保养有直接关系。

不正确的操作会造成设备和人员事故,通常造成设备事故,是由于受料时,大块物料猛落或卡住,造成输送带撕裂,复盖层剥落,因此必须尽量降低落料高度,减少物料的冲击。

如不及时纠正跑偏会影响正常运转并造成输送带两侧损坏。

引起人身事故原因通常在运转时进行清理或更换零部件。

因此坚持检修是避免事故的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保证输送机满载的安全运行,应使输送带二侧有大于0.07B (B为输送机宽度)的余量为准。

输送机应在带上物料全部卸净时停车,并以空载起动为宜,在多台联合使用组成输送系统时,亦应按此条件编制先后启闭的电气控制系统。

每台输送机应有使用维修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根据输送机的不同工作条件,应编制维护保养制度,一般可参照下列内容进行编制:维护保养制度包括班间维护,小修和大修等。

⑴班间维护内容:经常注意观察减速机(或滚电动筒)油面指示器所示油面的高度以及时填充润滑油。

及时更换转动不灵活或不转的和有轴向串动的托辊。

清扫器、卸料器、导料拦板的橡胶板磨损后应及时调整。

清理粘结在托辊与滚筒表面上的物料。

清理受料段和拉紧装置以及输送机走廊上的溅落物。

经常保持调心托辊转动的灵活性。

观察输送带表面剥落情况,及时修补。

⑵小修内容:一般一年一次。

清洗后更换减速器(或电动滚筒)、滚筒轴承座的润滑油(第一次更换为连续使用一个月后,否则加速磨损)。

更换各橡胶板零件。

更换磨损严重的包胶滚筒的胶面,闸瓦制动器的制动片,柱肖联轴器的柱肖和粉末联轴器的钢珠(小于φ3-4毫米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