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上海市第30届大同杯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1.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的热效应,四个选项中只有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风扇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脑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信息。

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传播,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能满足卫星和汽车间的信息传递;红外线和紫外线也可以传播信息,但有距离限制;激光是通过光导纤维来传播信息的。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林中光影和日食现象都是光线的直线传播现象,雨后彩虹是太阳光线经过空中漂浮的小水滴折射而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4.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内能,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物体间只有存在温差时才会发生热传递,相同温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由于甲、乙一起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甲乙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乙受到甲的压力,同时乙还受到拉力F,桌面对乙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以及乙自身的重力,故一共受到5个力的作用。

6.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

向左右两板施加压力F时,木块A静止,说明此时木块A受力平衡,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当压力都增大到2F时,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左右平衡的压力2F,在竖直方向上木块A受到重力作用,同时还受到木板对木块向上的摩擦力,如果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木块将往上运动,但实际是木块依然静止,所以此时重力和摩擦力依然相等,说明摩擦力大小不变。

7.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由反射光线和水面的夹角为60°,可知反射角为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α=30°。

光由水折射向空气,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所以β>30°。

8.C【解析】电压表负接线柱与A接线柱相连,正接线柱分别与B、C、D、E相连时电压表示数均为3V,说明B~E接线柱之间都是通路,当正接线柱与F相连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EF之间存在开路,所以灯泡一定存在故障。

9.D【解析】滑动变阻器往右移动时,灯泡L1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并联电阻R增大,电阻R0和灯泡L2的电阻不变,电源电压不变,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阻R0和灯泡L2两端电压变小,相应的并联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

灯泡L2的亮度变暗,灯泡L1的亮度变亮,电压表V2测L2两端电压,示数变小;电压表V1测灯泡L2和并联电阻R两端的总电压,由于R0两端电压变小,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10.A【解析】白炽灯灯丝断开后,把断头搭接起来,灯丝的长度变短,由于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所以搭接起来的灯丝电阻变小,两端电压不变,通过灯丝的电流变大。

11.A【解析】规定水凝固时的摄氏温度为0℃,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中间分为100等分,每一份是1℃。

现规定水凝固时的的温度为32华氏度,对应0℃,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对应100℃,即180份1华氏度等于100份1℃,所以1℃表示1.8华氏度,10℃代表18华氏度,-10℃是在0℃的基础上下降10℃,也就是在32华氏度基础上下降18华氏度,及-10℃换算成华氏温度为14华氏度。

12.B 【解析】甲、乙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把它们还原成长方体,由于均匀长方体产生的压强p 0=F S =G S =ρgh ,所以甲、乙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棱劈的重力等于12G ,底面积为S ,所产生的压强为12 p=12ρgh 。

将两个三棱劈沿图中虚线将右上方切掉,切掉后甲三棱劈比乙三棱劈矮,分别将切后的三棱劈还原为长方体,由于长方体密度均匀,所以产生的压强p=ρgh ,由于h 乙>h 甲,所以p 乙>p 甲,压强与切除的质量无关。

13.B 【解析】因为θ=θ2+θ1,切点P 恰好围绕O 点匀速转动,θ1匀速增大,所以θ均匀增大。

14.C 【解析】由小磁针的N 极向纸内偏转,说明这束离子所形成的电流引发的磁场指向纸内,由右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向左。

如果这束离子带负电,则这束离子向右运动;如果这束离子带正电,则这束离子向左运动。

15.A 【解析】根据“山鼠打洞时受到的阻力f 与洞的深度L 成正比,即f=kL (k 为比例常数)”画出函数图象如下,则山鼠从洞深d 1打到洞深d 2克服阻力做的功即为d 1和d 2之间梯形的面积,12 (kd 1+kd 2)×(d 2-d 1)=k(d 22-d 12)2。

16.B 【解析】“初始时,两管水银面一样高”说明开始时A 管中气体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固定A 管,将B 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一小段距离H ,假设A 管液面与外界大气压接触,达到平衡状态时,A 管液面要上升12 H ,B 管液面比以前高12H ;实际情况为A 管不与外界大气压接触,A 管中原有气体被压缩,使A 管液面上方的压强p 1大于外界大气压p 0,要使A 、B 管内的水银面稳定,则B 管内的水银面上升的高度必须高于12H ,A 管内的水银面上升的高度h 就要比12H 小。

17.D 【解析】光线平行平面镜ON 入射,入射角为(90°-θ),则反射角为(90°-θ),第一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镜面ON 所成角度为2θ,则第二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2θ),反射角为(90°-2θ)……依次类推。

要使光线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必有一次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设第n 次反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90°-nθ=0(n 为正整数),把四个选项代入只有D 项不能使n 为正整数,所以选D 。

18.C 【解析】在运动过程中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即F 阻=kv ,对乒乓球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乒乓球保持静止,则有kvcosθ=Gsinθ,G=mg ,解得v=mgtanθk。

19.A 【解析】当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从而求出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mg ρ水g =m ρ水 ,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V 排=m ρ水,由木块的底面积为S 1,得出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V S 1 =m S 1ρ水 ,这时容器内水的深度也为h=m S 1ρ水,由V 水=(S 2-S 1)h ,m 水=ρ水V 水,G 水=m 水g 得出水的重力G 水=S 2-S 1S 1mg ,对桌面的压力F 压=G 水+G 木=S 2-S 1S 1 mg+mg=S 2S 1mg 。

20.C 【解析】当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时,物距u 与像距v 必满足条件1u +1v =1f,整理得uv=f (u+v ),又由u+v=L ,得uv=fL ,由基本不等式得u+v ≥2uv ,即u+v ≥2fL 。

当u=v 时,u+v 取最小值2fL ,即L 取最小值2fL ,这时L=4f ,而f <L <4f ,所以只有L 无限接近4f 时,当u=fL 在光屏的光斑最小。

21.B【解析】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θ.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2Fcosθ=mg,得到绳子的拉力F=mg2cosθ所以在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的过程中,θ增大,cosθ减小,则F变大.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最上端移到C点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α.设绳子总长为L,两直杆间的距离为S,由数学知识得到sinα=LS,L、S不变,则α保持不变.再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的拉力F保持不变.所以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故选B22.D【解析】导线的电阻与导线截面积成反比,所以R1:R2=S2:S1=d22:d12=0.62:0.32=4:1,并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I1:I2=R2:R1=1:4,所以当通过d1的电流到达1.5A 的时候,d2上的电流为6A,粗铅丝熔断。

当d2上电流为4A时,d1上的电流为1A,此时总电流为5A。

同理,20根d1和d2并联接入电路,当d2上电流为4A的时候断掉,此时总电流为1×20+4=24A。

23.B【解析】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各段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如图。

由于电阻丝ACB上24.B 【解析】由题意画出的示意图如下。

则船由A 驶向B 时,有v 船=v 水tan60°;船由B驶向A 时,v 船和v 水的合速度v 沿BA 方向,有v 1=v 船cosθ,v 2=v 船sinθ,d L=tan60°,渡河时间t 2=d v 2 =L v 1-v 水,整理化简得sinθ= 3 cosθ-1,又有sinθ2+cosθ2=1,解得θ=30°,则v 2=12v 船,所以t 1:t 2=1:2。

25.A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水平竖直方向均受力平衡:水平方向:Fcosθ=μ(mg -Fsinθ) ①;竖直方向:FN+Fsinθ=mg ①;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逐渐减小,故F 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减小,由P=Fv 可得拉力F 的功率一直减小.26.D 【解析】由题目所述画出图片如下,可以看出v 1和v 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同。

27.D 【解析】当金属盘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分别保持为325K 和320K 不变时,上表面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c 上=c 1散失+c 传递,下表面单位时间获得的能量c 下=c 2散失=c 传递,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稳定。

由题干知c 散失=k 1Sc 差,c 传递=k 2(c 上-c 下)S d。

上表面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c 上=25k 1S+5k 2S d ①;下表面散失的能量c 下=20k 1S=5k 2S d②。

当金属盘的厚度变为2d 时,设上表面温度为aK ,下表面温度为bK ,上表面单位时间内获得的能量c 上=k 1S(aK -300K )+k 2(aK -bK)S 2d ③;下表面散失的能量c 下=k 1S (bK -300K )=k 2(aK -bK)S 2d④。

联立①②③④得a=327K ,b=318K 。

28.A 【解析】根据题意得,电源为恒流源,能够提供持续的定值电流,电阻R 2两端电压不变,则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电压表读数的变化量等于电阻R 1两端电压的变化量△U ,总电流为I ,电流表读数为I A .电阻R 1两端电压U 1=(I -I A )R 1,则|△U|=|△U 1|=|[(I -I A1)-(I -I A2)]R 1|=|△I A |R 1,则得|ΔU ΔI|=R 1. 29.D 【解析】当u=30cm ,f=20cm 时,由1u +1v =1f得v=60cm ,以物体所在位置作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此时像的坐标为(0,90);向右移动凸透镜,当u=2f=40cm 时,v=2f=40cm ,此时像的坐标为(0,80);当2f <u=100cm ,f=20cm 时,由1u +1v =1f得v=25cm ,此时像的坐标为(0,1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