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个人有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个组织也可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在许多公司的介绍上专有核心价值观一栏。
这么做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度而赢得市场的信任吗?不是。
这是企业组织建设的一个措施。
企业的任务不可能由散兵游勇完成,只能通过组织行为实现。
只有形成组织,而且是高效的组织,才能出现德鲁克所期望的结果: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一群人聚在一起,可以是三个和尚没水吃那样的一盘散沙。
怎样把独立个体的人凝聚成组织呢?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一靠制度,二靠企业文化。
制度是刚性的,违反制度将受到纪律制裁。
企业文化是柔性的,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风气。
风气好,人的秉性中邪恶的一面受到压制,美好的一面得到释放。
风气不好,歪风邪气张扬,歪门邪道频出,正能量受到排挤。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随着西方管理学传人中国的,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一个企业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说该企业的多数人有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处事方法。
健康的文化不能自发产生,是企业的高层有意识提倡并身体力行,最终被全体员工接受并效仿,从而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准则。
这些行为准则表述成文字,就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的管理学者于是提出一套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法。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的DNA,不认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人,同不认同公司使命的人一样,不适宜留在这个公司。
企业文化是对我们上文所说的风气的理论概括。
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新颖,从实践来说,我们的经验十分丰富,只是没有系统的理论表述罢了。
我们平时说的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不就是组织行为学的实践么?我们讲的党风、校风、部队作风建设,不都是是围绕着核心价值观进行的么?我们的解放军、先进单位不就是成功案例么?审视我们自己的经验,有助于我们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核心概念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
我国的一些优秀企业正在做企业文化建设。
他们所走的第一步就是界定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战略意义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般分两类,一是职业化价值观,英语叫做work values,例如诚信、尊重、奋斗、责任、信任、追求完美等,主导人们的态度和
行为准则;二是业绩导向的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创新、质量、效率、客户第一、结果导向等,确保企业业务目标的实现。
用积分制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群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沃土,也是最根本、最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企业文化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
文化对企业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
就像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求极一样,企业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企业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
积分制管理能加速企业文化建设的形成,不断提炼企业文化的精髓,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凝聚全体员工的理想意志。
积分的激励,能在员工灵魂深处快速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大家共同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积分制管理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熏陶人才的必要手段。
而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只有首先用企业文化武装起来,才能齐心协力、共谋大业,这正是企业文化追求的目标。
让企业文化先行,首当其冲的任务要巩固企业之本,即如何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健康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员工崇高的精神追求。
一个企业工资发得高,并不等于企业文化发展快。
企业成员共有的行为方式、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就要倡导员工好的行为方式、健康的价值取向,就要克服众多的不良行为。
而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到把这一切全部与奖金和扣工资挂钩,但却可以做到大事小事都与积分挂钩。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在积分的激励作用下,得到充分的展现,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源泉。
由于时间越长,积分的累积数越大,这种挂钩的作用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