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共16张PPT)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共16张PPT)
火星的木条
不复燃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 实验二 氧化锰,伸入带火星
的木条
没有明显 现象
向盛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 有大量气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
气,但是分解速率较慢。
2反H应2O的2 =化=学= 2方H程2O式+为O:2↑。二锰氧是化过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 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
氧化氢 分解的 催化剂
+ H2↑ FeSO4+ NhomakorabeaCu
3、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5、CaCO3
高温
===
Ca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
确 不正确 ;理由是
;
如果盐酸过量,滴无色酚酞也不会变色
⑵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 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取样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再取样,加铁,,
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三氧化二铁;
猜想二:氧化铜;猜想三:四氧化三铁;
猜想四: 铁粉 。
(1)小悦说不用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
理由是 三氧化二铁的颜色为红棕色。 。
(2)小雨用磁铁吸引,发现能被吸起,她认为猜想三
正确。小涵认为不对,理由是 铁粉也能被磁铁吸引 。
(3)小琪加入一种溶液 稀盐酸 ,发现冒出气泡,证
明了猜想,化学方程式为 Fe + 2HCl === FeCl2 + H2↑
默写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每个2分。
1.铁发生的置换反应,且能产生气体。 2.工业炼铜。 3.氢氧化钠变质。 4.碳酸钠的检验。 5.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 6.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 7.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8.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
1、Fe + H2SO4 === FeSO4 + H2↑
F2e、+F2eH+ClCu=S==O4Fe=C==l2
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比较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
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实验操作:将试管剩余物洗涤干燥后重复实验三操作。 。
实验现象: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前次试验中未消耗,化学性质没变。
(1)你认为 小鸣 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 碳酸钠 ,
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样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体
实验结论
该试剂是碳酸钠
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二、氢氧化钠变质成分探究
4.(11分)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锦提醒我:是不是拿错了药品? 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了有白色粉末状物质 。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做了一下探究活动: (1)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设计实验确认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实验探究1]
。
(4)小谦说如果灼烧它全部消失,该粉末是 炭粉 。
(5)小轩同学认为该黑色粉末也可能是二氧化锰,他用
过氧化氢溶液去验证,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
O2↑。
3.(7分)三(3)班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 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 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 酸钠中的某一种。小鸣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钠,小鹏认为 可能是硫酸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实验室中“失去标签”药品探究
1.(6分) 小夏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
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
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
小夏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
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 CaCO3 。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 CuSO4 。
剩余固体中含有 氧化钙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猜想二”的验证方案 存在(
填“存在”或“不存在”)问题,理由是
。
【拓展与分析】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能形成白色不溶物。
另取同样的石灰石固体用普通酒精灯加热1~2分钟,将
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此时加热后的固体成分为
碳酸钙 ,发生该情况的原因是 加热的时间不够,碳酸钙。
没有分解。
四、有关催化剂的探究
6.(9分)小琼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 有气泡产
实验一 液于试管中,伸入带 生,木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入
澄清石灰 水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溶液 已变质
(3)我想知道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1)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 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溶液为什么要过量? [实验探究2]
6、CaO + H2O === Ca(OH)2
MnO2
7、2H2O2 === 2H2O+ O2↑
8、HCl + NaOH ==== NaCl +H2O
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
Cu SO4溶液
1.通过复习回顾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从而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初步学会根据某些物质的性质检验一些常见 的物质。 3.掌握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的一般思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 管中,向 溶液中滴加过 量 氯化钙溶液 。
有 白色沉淀 生 说明原溶液中一
成。
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中的少 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说明原溶液中一
溶液变红色。 定有
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填“部分”或“全部”) 变质。加入适量的 氢氧化钙溶液 即可重新变成氢氧化钠溶液。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 NaOH 。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
是 NaCl 。
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
2.(9分)实验室有一包黑色粉末(纯净物),李鑫和王 上升两位课代表欲探究它的成分,请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为
取固体样品少量,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氧化钙和 。
碳酸钙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A 将加热后的固体放 底部有大量白色
入水中,搅拌、静
不溶物
置。
步骤B 取上层清液,滴加
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
结论 剩余固体中含有
碳酸钙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金属
盐
+
金
属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
盐
盐
+
氢
非金属
气
氧化物
酸
碱
盐 的
碱
盐+水
酸
化
学
盐+碱
盐+酸
性 质
盐
盐+盐
盐
1、如图所示,小丁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 向烧杯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 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 完全反应,小丁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 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 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三、碳酸钙分解成分探究
5.(9分)李梦瑶同学对野炊时石灰石灶台产生了好奇, 想知道石灰石灼烧之后的成分?
【提出问题】灼烧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不考虑
杂质的问题)
【猜想与探究】
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氧化钙 。
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温
CaCO3 === CaO + CO2↑
实验三 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 泡产生,,木 化氢的分解 入带火星的木条 。 条迅速复燃
(1)请你帮小琼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琼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
的作用是 做对比实验 。
(3)小航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
“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