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部各工序工艺标准

生产部各工序工艺标准

1、 目的
为规范公司的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保持高标准的生产工艺,特
制定本规定。

2、 各工序工艺标准
3、 切割
3.1 切割作业标准
3.1.1 按交货期顺序切割作业,做到当日单,当日切割完毕。

3.1.2 切割顺序:先红单(补片单)绿单(加急单)后正常单,必要时
应做到“立等切割”和“另架专送”。

..3 配对玻璃切割:(指玻璃厚度不同配对、颜色不同配对、品种不同配对)严格按流程单顺序切割,与其相对应的玻璃也
必须相同对应。

..4 切成玻璃应擦去玻璃粉,贴上标签。

标签贴在玻璃正中位置。

3.2 切割质量标准
3.2.1 磨边位:4~6㎜玻璃为3㎜;8~10㎜玻璃为4㎜;12㎜玻璃为5
㎜;15、19㎜玻璃为6㎜;
..2 对角线:允许值为<2㎜;
3.2.3 撕边(爆边)<2㎜;
3.2.4 无瑕疵:无结石、无气泡、无划痕、无纸纹、无发霉。

同一客户
同一批玻璃无色差。

3.3 玻璃的摆放、移送、交接、生产日报表填写、界区卫生等按本岗位
作业指导书执行。

4、磨边
4.1 磨边作业标准
4.1.1 磨边作业按交货期顺序,进入辖区的玻璃确保48小时加工完毕并移送。

4.1.2 遇红单(补片单)绿单(加急单)应优先安排加工。

4.2 磨边质量标准
4.2.1 磨边成品规格标准:+0-2,对角线<2㎜;遇中空、夹胶和配对玻
璃时,应严格控制规格标准。

..2 磨边成品倒边标准:4~10㎜玻璃为:1~1.5㎜;12~19㎜玻璃为1.5~2㎜;弯G玻璃倒大边为4~5㎜。

..3 磨边外观质量标准:
直边机与双边机:全部机磨到位,直边与边缘经抛光,表面
光滑。

倒棱与粗磨:边部无毛刺不刮手,呈白色状态。

粗磨无暗裂,全部呈白色状态,符合钢化条件。

玻璃表面无划痕刮伤。

4.3 玻璃的摆放移送、交接、生产日报表填写、界区卫生等按本岗位作业指导书执行。

5、钻孔(异形)
5.1 钻孔(异形)作业按交货期顺序,遇红单(补片单)绿单(加急
单)应优先安排加工。

加工完毕应及时移送。

5.2 钻孔质量标准:
孔径4~40㎜,其孔位偏移允许值范围±1㎜;
孔径40~200㎜,其孔位偏移允许值范围±1.5~2㎜;
钻孔作业要求画线准确,下钻平稳,不爆孔,玻璃表面无划
痕。

遇“夹”或“缺”时,有模板、配件的,要注意察看或套用
模板、配件。

5.3 异形加工质量标准:
5.3.1 异形加工规格标准为+0-5㎜;异形加工有模板时,一定要套用模板。

5.3.2 异形加工边缘部质量标准:
边缘部圆滑、顺畅,无明显接头
粗磨、抛光,达到光亮
玻璃表面无划痕、无划伤。

5.4 玻璃的摆放移送、交接、生产日报表填写、界区卫生等按本岗位作业指导书执行。

6、清洗
6.1 进入辖区的玻璃当日应全部清洗完毕,遇镀膜玻璃应第一时间清
洗,缩短在本岗位停留时间。

6.2 清洗质量标准:
6.2.1 清洗后的玻璃:玻璃表面干净、无玻璃粉、无残留物、无水分。

6.2.2 清洗后的玻璃:应符合钢化条件“下片台使用灯光照明检出爆
边、爆孔、爆角、暗伤、裂纹、水纹、纸纹、发霉等。

6.3 清洗玻璃分类标准:
6.3.1 按玻璃厚度分类
6.3.2 按交货期分类,每一铁架上摆放的玻璃交货期只限连续2天。

6.3.3 按玻璃品种分类,即白玻与色玻分类,普通玻璃与特种玻璃分类。

6.4 玻璃的的摆放、移送、交接、生产日报表填写、界区卫生等按本岗
位作业指导书执行。

7、钢化
7.1 钢化作业标准:
7.1.1 钢化炉实行定人操作,行车实行有证操作。

7.1.2 钢化成品率>99%,钢化破片,应及时、准确补片。

7.1.3 所有入炉玻璃均应检验。

内容有:核对尺寸、孔位、孔径、孔
数、孔夹、缺位置。

玻璃有无结石、气泡、划痕、裂纹、暗伤、
纸纹、水纹、发霉等。

7.2 钢化操作参数:
玻璃厚度 ㎜456810121519冬夏季
温度 ℃730730730715705690670665/
加热时间
(秒)
15020023037050071012001500/冷却与急冷
(秒)
60110130280420540900100±50
7.3 成品玻璃质量标准:
7.3.1 成品玻璃形状完整、不爆边、不掉角。

7.3.2 玻璃表面无辊痕、麻点、无波纹、彩虹。

7.3.3 平板玻璃弯曲度<0.5%,即1m<5㎜。

7.3.4 成品玻璃主要性能达到钢化玻璃标准(抗冲击强度、抗弯强度、碎片颗粒)
7.4 成品玻璃入库标准:
7.4.1 入库玻璃全部贴有标签,两片玻璃间垫塑胶片或垫纸。

7.4.2 入库玻璃应制作生产日报表,“单、物”相符,按规定交接签收。

7.4.3 入库玻璃应分类摆放,即散客户玻璃规格在>2000㎜×1600㎜以
内。

有专用木货架的应上架,没有专用木货架的应集中放置在专
用铁架上。

8、 夹胶
8.1 夹胶作业按交货期顺序,遇红单(补片单)绿单(加急单)应优先安排加工。

8.2 夹胶的工作标准:
8.2.1 上片时应检查玻璃内侧,确保无灰尘、无杂物、无水分。

8.2.2 夹胶作业铁夹不得超出胶条位置。

8.2.3 使用的胶水应是合格品,需确保无杂质、无沉淀物、不进水。

8.2.4 收片时要清洁玻璃外表,确保不残留胶水。

8.3 成品外观质量标准:
8.3.1 玻璃表面不允许有气泡、脱胶现象。

8.3.2 不允许有裂纹。

8.3.3 爆边的长度或宽度不超过玻璃厚度。

8.3.4 直径500㎜圆内杂质3㎜<2个。

8.3.5 直径300㎜圆内气泡1~2㎜<2个。

8.3.6 合片后10㎜以下玻璃,边长1200~2400,±1㎜;10㎜以上玻璃,
边长1200×2400,±2㎜;
8.4 夹胶作业的时间控制标准:
8.4.1 4~6㎜:夏季晴天2~3小时,阴天3小时;冬季晴天4~5小时,阴
天5~6小时。

8.4.2 8㎜以上:夏季晴天3~4小时,阴天4小时;冬季晴天5~6小时,
阴天6~7小时。

8.4.3 有色玻璃:夏季14:00以前生产完毕,冬季13:10以前生产完毕。

8.5 玻璃的摆放、移送交接、生产日报表填写、界区卫生等按本岗位作业指导书执行。

9、中空
9.1 中空作业按交货期顺序,遇红单(补片单)绿单(加急单)应优先安排生产。

9.2 中空作业标准:
9.2.1 上片(清洗)时应核对尺寸,检查对角线,允许值为<2㎜。

9.2.2 合并时,两片玻璃应对齐,标签贴于玻璃左上角。

9.2.3 下片放置铁架时,两片玻璃间应垫泡沫胶片。

9.2.4 双组份胶按规定配制,生产作业时掌握好使用量,杜绝浪费。

9.3 中空成品质量标准:
9.3.1 外观尺寸:
玻璃长度 ㎜允许偏差 ㎜
<1000+1.0 -2.0
1000~2000+1.0 -2.5
2000~3000+1.5 -3.0 ..2 中空玻璃密封:
中空玻璃密封为双道密封
外层为密封胶,胶深6㎜,密封胶表面光滑饱满、无裂缝现
象。

中空的固化时间:密封胶4小时,结构胶7天。

内层为丁基胶,打胶应均匀、饱满、连线无空隙。

9.3.3 中空玻璃表面:
外表面干净、无污物、玻璃无划痕。

内表面透视良好,无污迹及胶粘剂飞溅现象。

合成片后两片玻璃边沿部整齐,标签牢固粘贴在左上方。

9.4 中空检测和建档:
9.4.1 中空玻璃检测采用浸泡法检测漏气。

9.4.2 中空玻璃检测必须是成品后6小时进行,每周二、五检测。

9.4.3 中空玻璃检测是将玻璃浸泡容器中,水深200㎜以上,浸泡时间72
小时以上。

浸泡后玻璃内部不结露为合格。

..4 建档:检测应做记录,按格式化表格内容详细记录,注明检测时间、受检客户、检测人姓名。

..5 检测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数据准确。

..6 检测发现不良品或不合格品应反映上报。

10、本制度自2008年4月15日起实施,未尽事宜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如有
不明之处请向生产部咨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