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
• 品种对分蘖的影响。一般细茎品种的分蘖力 较强,中茎品种次之,大茎品种较弱。 • 光照强分蘖多,光照弱分蘖少。 • 分蘖发生要求的最低温度约为20℃,随温度 的上升分蘖增加并提早发生,至30℃时分蘖 最快。温度过高分蘖也会受阻。同时分蘖随 土温的提高而增加。 • 有灌溉的比无灌溉的分蘖数增加,分蘖期提 早,分蘖相对集中,适宜的土壤水分一般为 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
三、甘蔗的分类
• 甘蔗属禾本科甘蔗属植物。有3个 栽培种和多个野生种 。 • 同时在禾本科甘蔗亚族中还存在 具有育种价值、与甘蔗属近缘的 植物,如芒属、河八王属、蔗茅 属、斑茅属等。
• 中国种 起源于中国。其特点是早熟, 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纤维多,糖分 较高,耐粗放栽培,宿根性好,易抽 侧芽及感染黑穗病和棉蚜虫。 • 热带种 又称高贵种,起源于南太平 洋、大洋洲诸岛屿。特点是高产高糖, 株大茎粗,纤维量低,皮软汁多,抗 逆力差,分蘖力弱,根系不发达,宿 根性差,易感染病虫害。
§2 甘蔗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甘蔗的形态特征 • 甘蔗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一、 甘蔗的形态特征
根 • 甘蔗根系属须根系。分为种根(临时根) 和苗根(或株根、永久根)(图)。 • 种根从种苗节上的根点萌发生长,较纤细, 分枝较多,寿命不长。 • 苗根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开始发生,是由 新蔗株基部节上的根点长出的根,生长粗 壮,色白富肉质,分枝少,生长旺盛。
甘蔗的生理成熟
• 指蔗株具有4个节以上,在适宜的条件下通 过光周期生长锥细胞发生质的变化,停止营 养生长而转向生殖器官的发育,进行花芽分 化、孕穗、抽穗、开花和结实的过程。 • 决定甘蔗花芽分化的主要条件是光周期,一 般品种花芽分化的日照长度为12~12.5 h; 在改变光照期间以白天温度20~30℃,夜间 21~27℃最为适宜。
甘蔗的茎
叶
• 甘蔗叶由叶片、叶鞘和叶环三部分组成 (图)。 • 叶鞘自叶痕处长出;叶环由叶舌、叶耳、 叶喉和肥厚带等部分构成。肥厚带位于叶 环上方的两旁,具有弹性和伸缩性,主要 功能是调节叶片伸展的角度。 • 叶片着生于叶环上方,展布于空中,因肥 厚带的大小、厚薄、形状和叶片中脉的发 达程度而呈疏散、弯曲、斜集、挺直和下 垂等姿态。
以每公顷产蔗茎150 t计,每公顷 施基肥:15t 左右有机肥,1500kg钙 镁磷肥,450kg的氯化钾肥,75~ 150kg的尿素。 肥量大,在犁耙地时全面撒施; 滤泥、煤灰可作盖种之用。若肥少或 机械操作的,磷、钾肥可一次性于下 种时集中沟底施用;若钾肥多,也可 留一部分作追肥。
三、下种
• 种苗选择 • 种苗处理 砍种 、浸种消毒 、催芽 • 种植 合理密植 下种期 下种量 下种方式
• 可分为工艺成熟和生理成熟 。 • 工艺成熟期是指蔗茎蔗糖分积累达到高峰, 蔗汁纯度达到最适宜于糖厂压榨制糖的时期。 • 成熟顺序:主茎先成熟,然后是第一次分蘖、 第二次分蘖……。 • 工艺成熟的过熟现象--回糖 • 工艺成熟期的判断:蔗株外部形态及解剖特 征、田间锤度的测定及进行蔗糖分分析 。
单位面积产糖量
• 单位面积产糖量比单位面积蔗茎产量更为 重要。 • 构成单位面积含糖量的因素是单位面积蔗 茎产量和蔗茎蔗糖分。 • 产糖量的形成过程其实质是甘蔗生长的全 过程,但从对糖分积累的影响来看,伸长 期、工艺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的影响较大, 而工艺成熟期的影响是最大的,不仅提高 糖份且增加茎比重。
有效茎
• 指收获时达到1m以上的蔗茎,包括主茎和 分蘖茎。一般主茎占总有效茎数的80%~ 90%,分蘖茎只占10%~20%。 • 有效茎数的多少,主要与种植密度、蔗芽 萌发率、分蘖率和枯死茎率等因素有关。 其中萌芽期的苗数是有效茎数的基础,分 蘖期是增加有效茎数的重要时期。
单茎重
• 是由主茎或分蘖苗逐渐成长、蔗茎的伸长长 粗和蔗糖分的积累而形成。 • 蔗苗的健壮与否,伸长期的伸长长粗速度、 成熟期的蔗糖积累速度直接影响单茎重,其 中伸长期的生长是单茎重的决定因素。
有双行品字形条播、双行顶接 条播、三行顶接条播、单行顶接条 播、两行半或梯形横播等方法。
四、甘蔗营养特点与施肥
甘蔗需肥特点 • 甘蔗一生中以钾需要最多,氮次之,磷较 少。 • 吸肥规律:幼苗期吸收占总肥量的1%;分 蘖期占7%~8%;伸长期吸氮肥占50%,磷、 钾各占70%;成熟期较少,氮占30%~ 40%,磷、钾各占20%,表现为“两头少, 中间多”的吸肥规律。
• 品种是影响工艺成熟的内在因素,按其成 熟的迟早可把甘蔗品种分为特早、早、中、 晚熟品种。 • 夜间温度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时,蔗糖分 积累较快,成熟较早; • 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较适 宜。在生产上,成熟期要适当控制水分供 应,在成熟前30d停止灌溉,在收获之前 180d停止施用氮肥。
• 根据当地气候、水肥条件、人工管理或机 械操作、栽培管理水平来定。 • 在华南地区下种量要少些。云贵川及华中、 华东等蔗区,下种量要多些。 • 生产上,推荐的下种量一般为: 大茎种105000~120000芽/hm2, 中茎种120000~150000芽/hm2, 小茎种150000~180000芽/hm2。
• 印度种 主要分布在恒河流域和 中国南方。特点是早熟,纤维多, 糖分较高,耐瘠耐旱,耐粗放栽 培,植株矮小,分蘖多,宿根性 好,能抗萎缩病,易感染花叶病 及黄条病,淀粉含量较高。
• 割手密 又称甜根子草。特点是早熟,根 群发达,宿根性好,抗逆性特强,但糖分 低,蔗汁少,纤维多,空心绵心多,易早 开花。 • 大茎野生种 又名伊里安种,主要分布在 伊里安、婆罗洲、新大不列颠及西里伯斯 等地。特点是长势旺,有发达的地下茎, 茎硬,抗螟虫及抗风力强,宿根性好,但 糖分低,纤维多,易感黄条病、花叶病、 根腐病等病害。 • 肉质花穗野生种(或称食穗种)
甘蔗叶
1.叶片 2.叶中脉 3.肥厚带 4.叶舌 5.内叶耳 6.外叶耳 7.叶鞘 8.鞘基 9.节间
花和果实
• 甘蔗的花为顶生圆锥花序,由主轴、支轴、 小穗梗和小穗组成。 • 甘蔗的子实为颖果,成熟时为棕色,长卵 圆形,长约1.5mm,宽约0.5mm。从颖果 的纵切面可见到果皮、种皮、胚乳和胚四 部分。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4部分 组成。
我国甘蔗生产概况
• 中国是甘蔗的原产地之一。2000年我国甘 蔗栽培面积为99.7万hm2,居世界第五位; 总产量为79766kt,居世界第三位。 •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广西、云南、 广东、海南、台湾、江西、福建、四川、 贵洲、湖南、浙江等省区。以广西、云南 和广东的面积最大。 • 全国可划分3个主要蔗区,即华南蔗区、华 中蔗区和西南蔗区。
• 甘蔗的伸长期是蔗株自开始拔节且蔗 茎平均伸长速度每旬达3cm以上起至 伸长基本停止这一生长阶段。 • 按蔗茎平均伸长速度可划分为:伸长 初期(每旬达3cm以上);伸长盛期 (每旬达10cm以上);伸长后期(每 旬降至10cm以下)。
• 最适温度为30℃,低于20℃则伸长缓慢, 在10℃以下则生长停止,超过34℃,生长 也会受到抑制。 • 光照充足,蔗株生长粗壮,叶阔而绿,单茎 重大,纤维含量高,干物质和蔗糖含量高, 不易倒伏;相反,如阳光不足,则蔗茎细长, 叶薄而狭窄,影响产量和品质。 • 对水分的消耗最大,约占生育期总需水量的 50%~60%,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80% 为宜;同时需要养分最多,其中氮约占整个 生育期的50%,磷、钾为70%以上。
三、甘蔗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
• 单位面积的蔗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有效 茎数和平均单茎重构成,而单茎重则由蔗 茎的长度(茎长)、茎径和比重(理论上 一般以1.0计算,目前国内栽培品种,其比 重是0.97~1.15)所决定。 • 单位面积蔗茎产量=单位面积有效茎数× 单茎重(kg) • 单茎重(kg) =茎径(cm)2×茎长(cm) ×0.78×10-3×比重
§3甘蔗栽培技术
高糖高产的技术指标是:第一争取较 多的有效茎数;第二采用大茎高糖良种; 第三是适时操作,利用天时地利。 土壤培肥 蔗田准备 下种 甘蔗营养特点与施肥 甘蔗需水与水分管理 田间管理 与收获
• • • • • •
一、土壤培肥
甘蔗对土壤要求深、松、细、平、肥。 深是耕层厚度40~45cm;松是土壤团 粒是水稳性的团粒结构,质地松而不散, 软而不硬;细是土粒细而不粉,通气良好; 平是蔗地平坦有利于均匀接受水肥气热; 肥是深松细平的综合能力,即有良好的供 应水肥气热的能力,且保水、保肥能力强, 无毒。
合理密植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等实际情况,在单位 面积内采用合理的下种量,合理的种植规 格,使种苗均匀分布于全田;由人工调控 或自身反馈,形成足够苗数,使群体和个 体得到协调发展;株高、茎粗、有效茎数 及茎比重4者之间都得到充分发展与生长; 最终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的。
甘蔗的根
主茎 分蘖茎 苗根 种根 蔗根 苗根
茎
• 分主茎和分蘖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图)。 茎圆柱形,实心,内部为维管束和薄壁细胞。 • 节是下自叶痕起上至生长带,包括叶痕、芽、 根带和生长带。 • 节间是生长带以上,叶痕以下的蔗茎部分。 生产上根据节间的粗度可把品种划分为3种 类型,即大茎种(茎径>3cm)、中茎种 (茎径2.5~3cm)和细茎种(茎径 <2.5cm)。
• 甘蔗可分为春植、夏植、秋植、冬植和宿 根共5个类型。 • 秋植甘蔗在立秋至霜降前下种,次年11~ 12月收获。 • 冬植甘蔗是指立冬至立春(11月~次年1月) 下种的甘蔗。 • 夏植甘蔗于5~6月下种。 • 春植蔗一般在1~4月份下种。 • 宿根蔗是指上一季甘蔗收获后留在地下的 蔗蔸的侧芽萌发后,经过栽培管理后而成 的一季甘蔗。
甘 蔗
•概 述 • 甘蔗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甘蔗栽培技术
§ 1概 述
• 甘蔗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甘蔗生产概况 • 甘 • 甘蔗是我国的主要制糖原料之一 • 甘蔗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 • 甘蔗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