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赤壁赋》完整版ppt电子教案

《赤壁赋》完整版ppt电子教案


整体把握课文
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 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客-悲观 苏子-乐观
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
化的?
一 (1) 月下泛舟 乐
二 (2~3) 吊古伤今 悲
三 (4) 阐述哲理

第一段 1找出本段景物描写的句子
写景的句子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翻译与理解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 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
壬戌之秋,七 位名词
月既望,苏子 兴:起
与客泛舟游于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酒。
赤壁之下。清
风徐来,水波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七日,我
不兴。举酒属
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 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
客,诵明月之 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感叹千古英雄尚如此,况我们这些有志 而无为者。
翻译与理解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 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 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 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 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 苍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 ,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 在哉?
诗,歌窈窕之 们喝酒,朗颂吟唱与理解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 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
少焉,月出于东 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
山之上,徘徊于 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何 斗横牛江之,间水。光白接露天。处江乘漂面风荡是而行,那么越,浩过不瀚茫知啊茫道,无将船边要儿的飞象江向面凌何。空方; 纵一苇之所如, 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 凌万顷之茫然。 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
赤壁赋
苏轼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 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 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 文、诗、词、画,俱成大家。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 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 “三苏”。
“三苏”和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 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 “唐宋八大家”。
我顿时脸色改变,整理好衣 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 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 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 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 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 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 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 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 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 诗,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 在哪里呢?
浩浩乎如凭虚御 风,而不知其所 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 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 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 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 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 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
把 酒 游 诵 诗
赤壁赋
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 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 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 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 娇·赤壁怀古》。
复习
• “赋”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 • 《赤壁赋》的特点是?
听读录音,注意字音与 朗读的节奏。
111111
(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rénxū) 2、桂棹(zhào) 3、余音袅袅(niǎo ) 4、幽壑( hè) 5、嫠妇( lí ) 6、愀然(qiǎo ) 7、山川相缪(liáo ) 8、舳舻千里(zhúlú ) 9、旌旗(jīng )
10、酾酒(shī ) 11、横槊(shuò) 12、渔樵(qiáo) 13、扁舟(piān) 14、匏樽(páo ) 15、蜉蝣(fúyóu) 16、无尽藏(zàng) 17、狼籍(jí ) 18、枕藉( jiè)
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
怨慕


之悲
泣诉
二写乐极悲来 。先写歌声,后写箫声;歌中 的“美人”喻君,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出 力;箫声的怨、慕、泣、诉,抓住了箫声 “哀”的特点,末尾两句夸张性比喻,写 出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
在苏子看来,与客饮酒正在兴头,客
却忽起悲曲,似乎不太合拍,但却有深知 其中道理,于是才有下段的“正襟危坐” 问客:“何为其然也?”
朗读第一、二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来 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怎样画?
景物 人物
内 容:月、水、风、舟
色 彩:淡雅朦胧
整体效果:人与自
外貌、神态
然之间是那样和
活动
谐亲近
(体现出来的感情)
第三段
客人因何而悲?尽量借用文中句子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而歌之。歌曰:"桂 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
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
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迎着
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
江面浮动的月光。我的情思 啊悠远茫茫,盼望着‘美人’ 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
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
如怨 ,如慕 ,如泣 ,歌声伴奏。那洞箫声呜呜地
如诉 ,余音袅袅 , 响,象怨恨,象思慕,象抽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泣,象倾诉;吹完后,余音
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悠长,象细长的丝线延绵不
断。使得潜藏在深渊中的蛟
龙跳起舞来,使得孤独小船
上的寡妇哭泣起来。
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
遗世 之乐
羽化
第二段
1第一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 转入写“悲”情?
本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 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心情往往 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 歌之”,就是写照。接上文“诵明月之 诗,歌窈窕之章。”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 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