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龙源期刊网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作者:张应强周钦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20年第01期
摘要: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

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

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体系;高校分类;办学定位;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0)01-0014-08
一、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 两种形成机制
(一)作为一种理想形态的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涉及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高等学校体系建设问题,是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大学与大学之间关系的体现,也是完善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一个完善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具有一个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内部结构。

现代教育体系一般由学校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家庭教育体系所构成,目前正在向学习化社会发展。

其中,学校教育体系占据主导地位。

就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等学校教育体系来说,它不仅应该具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而且也应该具有不同层次和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从而形成一个以多样化为特征、具有合理院校生态结构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之所以是“现代的”,就在于其以多样化为基础形成了“体系”,因而超越了单纯的“大学教育时期”。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安排,既涉及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涉及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即国家的高等教育院校构成结构问题。

它要求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实现各自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从而实现整个高等教育院校系统的职能分工和功能耦合。

我国开展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和建设,一直比较忽视对大学与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