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战略大决战

18战略大决战

5.美术馆展出纪念北平和平解放57周年的绘画作品展,你能说出这是哪一年的事?
A.2002年B.2003年C.2004年D.2006年
6.学习了解放战争的历史后,方芳知道了三大战役胜利的战略意义在于
A.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解放了东北、华北全境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二、预习重点:1.三大战役及其战果和意义。2.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三、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课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二)局部揣摩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国民党军队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三、系统建学
(三)课堂限时作业(评学阶段)
课题:《战略大决战》
班级:姓名:成绩:
1.20世纪40年代的老百姓,首先看到的是人民解放军开展的哪一次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解放区民工支前运输队一边推小车,一边唱道:“一串小车一条龙,接连不断向前行,吱油油!吱油油!一天走不断,一眼看不到头。”这种场景较多地出现在哪次战役中?
A.平津战役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辽沈战役
3.三大战役中,东北解放军参加过两次,它们是
①辽沈战役②渡江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北京的文物古迹之所以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归功于北平的和平解放,率领北平守军接受和平改编的将军是
A.张治中B.李宗仁C.林彪D.傅作义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9.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
C.三大战役胜利D.青化砭战役胜利
10.你作为“1945年大事记”节目的编导,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7.历史老师制作了一个“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覆灭”的课件,请你替老师计算一下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大陆的时间
A.21年B.22年C.23年D.24年
8.历史课上,大家正在探讨人民解放战争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就能取胜的原因,你认为应包括
①解放军英勇作战②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③国民党力量弱小④中共的正确领导
①日本无条件投降②中共七大召开③毛泽东赴重庆谈判④《双十协定》签署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6、填表
名称
时间
战绩
意义
渡江战役
(三)预习质疑
(二)课堂实施(导学阶段)
集体设计
个人修订
一、交流展示
二、拓展深学
1、阅读教材第100页“活动与探究”题中的“解放战争开始的力量对比”,讨论: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借助此问题从而总结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综训94页探讨交流第4题)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参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队
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3、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攻占,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降。解放军攻克,解放东北全境。
4、淮海战役以为中心,这里的国民党军向西南逃窜,在
解放军全歼,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
的基础。
5、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先后攻克、等城市,
的国民党军在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于1949年初,和平解放。
3611高效课堂八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第课时(总第课时)
主备教师:执教教师:备课组长签字年级主任签字(一)自主学习(自学阶段)
一、预习目标
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2.讨论分析“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完成三大战役简表,培养阅读地图和对比问题的能力。
2、温故知新: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哪一年国民党在这里建立国民政府?这个政府统治中国多少年,什么时候被推翻?
3、中考链接
[2011·襄阳]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
[2011·鸡西]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其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011·深圳]下图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处大型雕塑。这座雕塑纪念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哪一次战役()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