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9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技能传授、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 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
(二)热爱社会体育工作,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掌握社会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传授和指导身体锻炼、养生保健、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体育活动策划、组织与服务的知识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掌握社会体育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研究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五)达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水平,并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六)学习一门外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相当水平;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达到计算机二级水平;学习普通话,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社会学、管理学、体育学
(二)主要课程
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体育概论、社会体育学、游泳、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军训、生产劳动、中期实习、就业指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
(一)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
可提前一年毕业(修满规定的学分);对于在规定年限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允许延长学习时间,最长可延长4年。
(二)学分
在修业年限内需完成165学分。
(三)授予学位
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发给毕业证书。
对符合国家学位条例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各学年周数分配
本专业四年共199周,其中授课110周,假期 37 周,各学年的教学周数见表1。
注:*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开始进行。
**第一学期劳动教育分散安排在平时进行,一般为周二下午,一学期内合计时间达到一周。
***社会实践(中期实习)安排在暑假进行,共5学分。
****机动周主要用于开设重修课和部分任选课,安排在每学期的考试周后。
七、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八、课程设置
注:①√为隐性课程。
②网球、羽毛球、游泳、篮球为专项提高课,学生四选一。
九、课程方案说明
(一)本专业实行学分制
课程考核合格,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必修课和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必须重修。
任何一门必修课不合格,都不能毕业。
选修课不合格,可重修,也可另选。
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
关于课程的选修、免修、重修具体办法见“广州体育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
(二)英语、计算机、普通话要求
学生在英语、计算机必修课中除要求获得规定的学分外,毕业前英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相当水平,计算机通过二级,普通话通过二级乙等,如未能达到要求者,只发给毕业证书,不能申请学士学位。
提前获得外语学分学生,可利用外语课时间修读其它课程。
(三)运动等级、裁判等级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须积极参加训练和校内外比赛,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通过某一专项三级运动技术等级以及二个专项三级以上(含三级)裁判等级,未能达到通级标准者,不能获取学位,并须加修4学分任选课方能毕业。
(四)奖励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代表学院参加与本人所学专项相关的省级及以上比赛并获得相应名次,可获得奖励学分。
此学分可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的相应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代表学院参加与本人所学专项无关的省级及以上比赛并获得相应名次,可获得学分。
此学分作为“拓展能力”的相应学分。
(五)课程说明
1.毕业实习。
第六学期应联系并落实毕业实习单位,做好毕业实习的前期工作。
实习生应利用假期期间到实习单位了解和社会体育工作情况,第七学期开学后第一周上交调查报告和专题汇报方可取得专业方向实践1个学分(继续做好实习前期的准备)。
实习生基本实习理论和实习技能考核过关,才能参加实习。
第三周开始毕业实习。
2.俱乐部活动。
俱乐部活动是指在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安排的各种专项技术训练活动,每位学生必须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项目进行专项训练,经考核达到相应技术要求,方可取得2个学分。
3.人文素质讲座。
人文素质讲座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素质系列讲座,每位学生须参加10次以上讲座,并分别完成听课记录,方可取得2个学分;须参加10次以上的科学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方可取得2个学分。
4.拓展能力。
拓展能力由学生自己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科技、文化、培训等活动,并取得相应活动的证书,即可取得一定的学分,比如获得一级以上的裁判证书、系级以上的书法、乐器、演讲、辩论、街舞等活动,每获得一本证书即可取得2个学分。
5.毕业会考。
在第八学期毕业前,安排一周进行毕业会考,以督促学生经常性的学习和检查学生就业前的知识,能力水平。
考试内容和方法见“广州体育学院毕业生进行毕业会考的决定”。
会考不合格者,暂不发给毕业证书,待补考通过后,才发毕业证书。
十、修读本专业双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办法
其他专业学生修读本专业,原则上要求辅修专业30学分左右,双专业在辅修专业基础上增加约20学分,双学位在双专业基础上增加10学分。
十一、主要课程简介(略)
执笔人:周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