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中华大家庭教案第一课伟大的中华民族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知道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
教学重点:我国是团结友爱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与共。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教学材料: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初步了解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观察了解身边同学中民族同胞情况,调查各班中民族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各民族是怎样享有民族权利当家做主人的。
新华字典,一元人民币。
教学过程活动一歌曲导入(教学意图初步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师活动1揭示、板书课题:1 中华民族大家庭2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爱我中华》这首歌你会唱吗?播放歌曲。
3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板书:56个民族学生活动书写课题。
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欣赏并学唱歌曲,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活动二56个民族是一家(知道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
)教师活动1 民族构成。
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2 认识少数民族含义,出示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人口多汉族92%少数民族8%3 民族分布投影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总结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大杂居:汉族遍全国;没有单一民族的县或市。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
引导阅读,做游戏。
自己所在区域有哪些少数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总结小聚居:汉集中东、中部;少~ 东北、西北、西南4 小结,引导看书画知识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回答:因为人数比较少。
汇报调查情况每班学生民族构成——汉族人数多竞赛:看谁记住的民族多。
说一说,写一写。
讨论民族分布特点。
观察民族主要分布地区。
总结民族分布状况特点。
联系实际说说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
看中国行政区划和字典民族分布,找到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区域。
游戏:找家乡。
走到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的地区。
互相看一看(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他们开创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教师活动过渡:看2页一段。
读一读1 、各民族的分布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交流平等做主人事例。
出示政治上参与国家事务补充人民币文字常识。
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上的文字互动:请听课校长介绍,本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及师生教育学习、生活情况;回民主任现身介绍平等做主人的情况。
3 民族政策。
体现了什么?4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你知道有哪些民族自治区?出示《中国政区图》指名做贴图练习。
你还听说过哪些自治州、自治乡?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学生活动自学课文,探究。
讨论。
文化——发展民族文字;看人民币,了解有关知识。
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得到帮扶;接受同样的教育——民族大学;读画课文4页内容。
谈论完成想一想。
测一测。
查一查。
找一找。
看图,找到自治区。
贴图,介绍五个自治区。
活动四总结提升(巩固拓展延伸)教师活动1 今天我们学习了《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分布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团结的民族而自豪!2 出一期《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
3 我们要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可以怎么办?——登录民族文化网,还可以参观中华民族博物馆……活动五唱歌曲升华感情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齐唱歌曲,体会含义。
板书设计: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汉壮回土家苗满维吾尔蒙古藏彝布侗……人口多汉族92%-少数民族(55)8%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全国集中东、中部少数民族分布东北西北与西南平等做主人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64%)教学反思:1、歌曲导入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课题的含义;2、小竞赛有利于记住民族名称,如果连有哪些个民族都不知道,学无所得了;3、小游戏——找家乡,找到自己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分布区,有利于理解民族分布特点,化难为易;4、贴图活动有利于发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面积大;5、观察人民币上民族文字,学生感到很新奇,有助于理解民族文化感悟平等。
第二课、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重点学习运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3、对,今天我们学习(出示课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汉族分布:分布在我国各市、自治区,人口数量约为11.6亿,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内蒙古分布: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甘肃省等地,人口约为581.4万,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
回族分布: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散居在全国各地,人口数量约为981.7万,过去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手工业和商业。
藏族分布: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四川、甘肃、云南省人口约为541.6万。
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维吾尔族分布: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也有少量分布,人口数量约为839.9万,主要从事农业。
总结资料的形式:各名族的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有关各民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四、总结谈话,激励学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中华大家庭。
1、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2、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下节阅读指导课我们继续交流。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节日的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了解中华大家庭,了解伟大祖国,增进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第三课、苗族、彝族、壮族族、布衣族、朝鲜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重点学习运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苗族、彝族、壮族族、布衣族、朝鲜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3、对,今天我们学习苗族、彝族、壮族族、布衣族、朝鲜族出示课题)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苗族、彝族、壮族族、布衣族、朝鲜族1、苗族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人口数量约为894万,主要从事农业2、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贵州、云南省,人口约为776.2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3、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人口约为1617.9万,以农耕为主,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4、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297.1万,主要从事农业5、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辽宁、黑龙江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92.4万,万,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而闻名。
总结资料的形式:各名族的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服饰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有关各民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学生谈论、查阅完成读一读、想一想、比一比、认一认。
参考答案:苗族人民居住的吊脚楼一般分为几层呢?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
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
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
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第六课、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重点学习运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