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浅谈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摘要: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直接的物资基础和保障,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必备物质基础。

在管理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建设高水平素质的实验室队伍。

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和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并对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实践。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统计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种类和使用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以人为本;管理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必备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和科研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在学校领导下,统筹规划全校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对全校实验室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使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

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直接的物资基础和保障。

在管理工作中需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

结合工作实践,以及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现状的分析,现对我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进行简要阐述。

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反映实验室水平和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加大,实验室作为高校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已深入到各个学科,而实验仪器设备则是实验室的物质基础,是高校的重要资源和保障。

为了加强我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相关管理办法。

我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实习基地),均隶属于学校管理,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及财务的可能,由院(系)提出购置仪器设备计划,并由教务处设备科汇总,编制年度仪器设备申请计划,提请主管院长批准后执行。

仪器设备的统计资料,是制定计划的依据,报帐填写设备验收单时按要求认真填写。

单价大于等于10万元以上的设备,要认真填写“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卡”,实现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必须选派能力较强的实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和指导使用。

对长期没投入使用的仪器设备,查明原因,上报教务处设备科处理。

对有积压和浪费的,要追查责任,进行处理。

学院各种仪器设备的统计根据设备的不同管理要求编制详略不同的明细帐目,如电脑、投影、多媒体等设备的购置、使用和报废,
以及实验场地、环境建设内容(房号、面积及环境要求)、年度建设计划及经费预算、购置仪器设备明细(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配置)、数量、单价、总价、备注)、实验室概况(主要功能、适用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等等,这些信息每年都需录入“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并
如实上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档,然后经过院长签字核实把相关
资料打印寄送教育厅设备管理处。

二、在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追溯到我国的商朝,《尚书》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民心稳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①“以人为本”的来源及其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管理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实验室队伍。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统计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
随着近几年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又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提
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

针对高校仪器设备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几项措施,强调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
作直接的物资基础和保障。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仪器设备数量得到了增加,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对其进行详细的统计。

做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良好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形势发展并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其中,基础课实验教学的特点在于仪器设备的频繁使用和日常消耗材料的大量损耗,因此要求仪器设备的管理形式必须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动态模式,而非一般的静态管理模式,否则就无法适应实验教学的正常要求。

通常我们使用仪器设备软件来对设备进行编号管理,方便日后进行库存查询、淘汰。

②在分析系实验室仪器设备建设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介绍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取得的成果,并针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四、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实践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日趋先进,而管理却比较落后,将导致其仪器设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不仅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开发型人才的重要资源和保障,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而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将是高校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如何建设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其功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基础。

分析了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体制滞
后、实验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实验室必须独立设置,成立实验中心,切实加强实验室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实现实验资源优化、资源共享的构想,探讨了建立全新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和规范化管理模式。

因此,必须实现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式下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1期
②、实验室科学;2007年03期
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4期
④、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作者简介:肖柳珠,女,壮族,广西柳州市,研究方向: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