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阳市中心城区花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贵阳市中心城区花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贵阳市中心城区花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适应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纵深推进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促进贵阳市城市功能完善,加快花溪组团城市建设发展,保障花溪城市用地健康有序地进行开发建设,为城市规划建设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贵阳市城乡规划局、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制定了《花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花溪山川秀丽、风光俊逸、气候宜人,是国内和贵州省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是贵阳“森林之城”、“避暑之都”、“休闲天堂”最精华之所在。

因此,花溪的发展定位和城市规划建设更加需要“创新思维、抓纲铸魂、打造特色”,体现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在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上突破”,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发展思路,创新理念、体现特色、加快发展,形成贵阳市主城区中最具潜力、最具优势、最具特色的功能组团。

花溪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自然生态基础。

一是气候舒适,生态环境优越。

花溪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上,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如春,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并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花溪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78.1毫米,相对湿度82%,常年平均气温14.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3℃。

花溪区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主要包括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到41.4﹪。

二是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体现了贵州自然山水风光和人文特色。

花溪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景区面积222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3%。

区内有国家级特等景观4个,国内一等景观18个,国内二等景观32个,国内三等景观27个。

以花溪公园为中心,沿花溪河两岸,绿洲成群,林木青翠,田畴交错,景色天然。

陈毅元帅题诗“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是花溪风景最真实的写照。

花溪公园、十里河滩、天河潭、镇山村、青岩古镇、高坡民族村等均为花溪著名的风景区,花溪城市湿地公园已经成功申报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花溪人文鼎盛,历史悠久、文化绚烂,在花溪历史长河中,清代著名诗人周渔璜、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中蕃、状元赵以炯、台湾诸罗县令周钟瑄、贵州辛亥革命先躯平刚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是花溪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人。

在近代,文学泰斗巴金、国画家徐悲鸿、文学家陈伯吹等文化名人先后来到花溪,或是写诗或是作画,都对花溪景区高原明珠吟咏赞叹。

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胡锦涛、江泽民、李鹏、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到过花溪。

山水灵秀的花溪文物古迹丰富,青岩古镇已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区有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甲定洞葬等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马铃石拱桥等1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山水资源丰富,山水格局显著。

花溪区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中段、贵州高原第二台阶上,位于长江水系的清水江与珠江水系蒙江的分水岭地带, 花溪城区地貌特征为低中山丘陵,具有山丘、坝子、台地、河谷、漫滩等地貌类型和多层次地势结构。

花溪的山,小而玲珑,秀丽多姿;景区内有著名的“麟”、“凤”、“龟”、“蛇”四山;花溪的水,清澈碧绿,从花溪桥到碧云窝,河水出入两山峡峙之中,入则幽深,出则平衍。

花溪区有大小河流55条,总长390公里,其中长度大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
方公里的共有17条,主河道总长258公里,平均河网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年地下水量1.
91亿立方米。

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松柏山水库和花溪水库均位于花溪境内,总库容达7140万立方米,境内还有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水库17座,山塘40座,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