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公共组织(全)案例

第三讲公共组织(全)案例

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社会功能为依据,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 别,坚持统筹协调,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 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机制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 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基本原则
实行政事分开,实行职责分开,实行管理方式与手段分开
四、行政组织的分类
5.派出机关
10
指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 代表机关。如省政府的派出机关——地区行署,区政府的派 出机关——街道办事处,以及乡镇的七站八所(派出所,税 务所,财政所,工商所等)。 派出机关并不构成一级政府机关,其权力为委派机关的 延伸,其职能是承上启下实施管理,一方面督促检查辖区内 行政机关贯彻执行上级的决议和指示,另一方面向委派机关 报告辖区内行政机关的情况和意见,并完成委派机关交予的 其它事项。
◆ 市场理论假定买卖双方的信 息是完全的。在一定程度上, 如果一方未能获得信息----尤其 是买方----则市场无法达到最佳。 ◆对消费者的保护或制定行业 标准是政府通过提供信息的行 动来改善市场功能的例证。 例子:二手汽车、食品、保健 品、作物种子、房地产、医院 思考:如何防止某些商家因为 信息不对称而出售假冒伪劣产 品,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四、行政组织的分类
10
1.领导机关 又称首脑机关,中枢机关,是各级政府统辖全局的指挥 中枢和决策、督导中心。主要职能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和长 远规划,以及颁布大政方针和政策,并对辖区内的重大问题 进行统一指挥和领导。 国外统称内阁,形式上一般为由政府首脑召集主持的内 阁会议、国务会议。中国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形式为行政 首长主持召开的办公会议,如国务院办公会、省长办公会、 市长办公会等。
A
必要性
B
目标 取向
1,缓解事业单位规模大、增长快,财 政负担重的问题 2,解决社会效益不高的问题 3,解决与经济建设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1,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2,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与民主化 3,转变事业单位管理方式 4,建立与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三、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分类
指导思想
组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
,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
公共目标和非公共目标
4
公共组织
5
公共组织的特征
公共物品
6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排他性
纯公共物品 俱乐部公共物品 国防、公共安全、外交、 有线电视、排污权、电 法律法规、义务教育 信、电力、自来水 公共资源 免费的高速公路、桥梁、 公共草地、湖泊、森林 私人物品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10
三、政府的职能
(1)防卫职责:保护本国社会的安 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 侵略 (2)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 人受其他人的欺负或压迫,换言之, 就是设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 (3)政府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 可以向社会提供某些商品,例如公共 事业和设施 ——亚当· 斯密《国富论》
10
深圳拟征收汽车排污费,鼓励节
“日前,深圳汽车排污费的政策浮 出水面。按照此次媒体批露的三个
方案,深圳考虑排量起征点有 1.0 升
以上和 1.5 升以上两种,起征额有每 年300元、500元和1000元三种考虑。 深圳市汽车保有量240多万辆,假如
每辆每年收汽车排污费 1000 元,年
财政增收就达到24亿多元。”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2-10-16 )
事业单位的含义: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 公共财政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 事业单位的特征:
事业单位活动的 非经济性与非政 治性
事业单位由政 府主办并主管
事业单位经费 由公共财政供 给
整个事业单位 系统具有行政 性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及目标取向
四、行政组织的分类
10
4.咨询机关 又称幕僚、智囊、参谋机关。通常由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 和富有经验的资深官员组成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的机关。 如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研究所 等机关。
中国智囊机构: 中共中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各部委的研究机构: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所,投资研究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央党校; 社会主义学院; 中国社科院; 高校中的研究机构; 民间研究机构:天则经济研究所(茅于轼、张曙光、盛洪、樊纲 ),北 京视野咨询中心(钟朋荣)
10
市场失灵—自然垄断
◆ 垄断:是指唯一或者少数(寡头垄断)的生产者在一个或者多个市场, 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 ◆ 特征: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操控价格和产量
◆ 原因:技术壁垒(专利保护)、资源壁垒、行政壁垒(专卖权、公共事 业)、规模经济
◆ 后果:投资不足、就业下降、价格上升、扼杀创新
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
10
公共组织的类型
B
10
一、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组织性
非政府性
非营利性
志愿性
自治性
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是微观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
非营利组织能够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非营利组织是当代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必然要求
非营利组织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10
2
公共物品的概念以及主要 分类
3
公共组织的结构与类型
4
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和 内容
第一部分 公共组织结构
组织
3
中文的 “组织” 原意为将丝麻纺织成布,后来被引申为将一种物体的构成 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英文的组织(Organization)来源于“器官”(Organ)一词,即自成系统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后来引申为按照一定目标而进行的系统安排。 组织的要素:(1)目标—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 (2)主体—人 (3)资源—人、财、物、信息和技术等资源 (4) 结构—通过分工和协作而形成的组织结构 (5)互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10
10
市场失灵—无法提供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是谁付费谁享用。而 公共物品则完全不同,所有使 用者无论付费与否都可以从中 受益,具有“非竞争性”与 “非排他性”。因此,市场不 会也不愿意提供这些公共物品, 需要政府部门加以提供。 思考:市场为什么不愿意提供 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外部性
外部性:指市场主体的生产或消 费行为有可能对其他人的福利或 是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正的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如 某一经济活动或某一项目所产生 的效益被与该项目无关的人所享 有。 负的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 如某一企业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经济损失而企业并不承担外部成 本的情况。 让外部性内 部化,即政府通过制度安排,让市场 主体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 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成本 (征税 与补贴,私人谈判) 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
公共组织
Start Here
公共组织结构
公共组织类型
公共组织变革
©
耿旭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1
统治、管理与治理辨析
国家 社会
主体 客体 机制 手段 重点 公民
在治理理念下,强调社会和公民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而社会层面就要 涉及到相关组织,例如非盈利组织、一些准政府组织、公共媒体等。
2
思考?
1
公共组织的概念以及主 要特征
10
(1)确立法律基础 (2)保持一个健康的政策环境, 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 (3)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社 会基础设施 (4)保护弱势群体 (5)保护环境 ——世界银行1997年 《世界发展报告》
观点: 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 (The Night Watchman)”角色, 政府对市场所作的任何干预都被 视为不合理的。
分类改革
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
第三部分 公共组织变革
一、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专门化
等级制
规则化
非人格化
技术化
公私分明化
二、科层制方法的主要内容
理性准则 分工专业化 工作指标化 人员统一化 一视同仁 规定职权范围与协作形式 功绩制
组织 标准化 工作 秩序化
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 命令服务关系 信息沟通关系 意见反映与反馈关系等
豪华政府办公楼
四、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
提高公共组织 适应环境的能力
A
提高公共组织自身 的稳定性、协调性
B
提高公共组织 的工作绩效
C
五、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
1பைடு நூலகம்
组织结构变革
2
权力关系变革
3
技术变革
4
产品与服务变革
5
人力资源变革
复习思考题
• 1,联系实际分析准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 的联系与区别 • 2,如何理解公共组织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的基本特点 • 3,联系实际分析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与 作用 • 4,分析我国事业单位及其管理体制的形成 原因、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改革 • 5,分析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
10
资源配置职能 (1)提供公共物品 (2)矫正外部效应 (3)促进有效竞争 调节分配职能 (1)税收 (累进所得税) (2)转移支付 (社会保障) (3)工资与物价管制 稳定经济职能 (1)相机抉择政策。通过人为的政策调节,逆经济周期而动,在经济 过热时加以抑制,在经济萧条时进行刺激。 (2)内在稳定政策 。通过税收和支出政策机制,自动发挥作用,稳定 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