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小熊购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运用“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会运用“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活动中探求新知。

课前准备
课件、练习本、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 你去超市购买过哪些物品,怎样算需要付多少钱?
生:我买两袋牛奶和一袋饼干,先算出两袋牛奶的钱数再加上一袋饼干的钱数。

师: 小熊胖胖和壮壮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想邀请大家做收银员,帮助它们算一算需要付多少钱,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和小熊一起来学习有关购物中的知识。

(板书课题:小熊购物(一))二、新课学习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物品呢?
生:1包花生和5包饼干多少元?
生:1包饼干和3袋糖果多少元?
生: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师:这也是胖胖心中的问题。

(板书: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胖胖应付多少元?)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胖胖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温馨提示:先独立分析解决,可以画图帮助分析,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师: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根据画图分析,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如我先算4个面包的钱数,再加上1 个蛋糕的钱数,就得到总钱数。

成果示范
3×4=12(元)6+12=18(元)
6+3×4 3×4+6
= 6+12 =12+6
= 18(元)=18(元)
三、结论总结
1.沟通联系
师:观察刚才解决的问题的几种方法,想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几种算法都是先求出4个面包的钱数,再加上1个蛋糕的钱数就是总钱数。

生:第一步都是先求出4个面包的钱数,所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2. 总结运算顺序
师: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发现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能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尝试画图分析也能让我们在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既预测出结果,又能轻松解决。

(板书: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四、课堂练习
1.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时间4分钟)
一共有多少瓶?一共有多少个猫警察?
教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再列式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画图分析。

学生独立思考,读懂图意,列出算式。

指名板书:4×5+3 1+6×3
2.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并计算。

4×6+25 54+36-18 42+8×4
100-75+25 9×8+22 33+7×3
师:请大家读懂题意,把先算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来,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审题,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

3.一共能坐多少人?(时间3分钟)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审题,先列出算式,再确定运算顺序计算。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
1. 计算下面各题
50+4×5 17+6×2
75+4-28 90+3×7
2. 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在楼前又盖了8间教室,现在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选做题:
1. 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帮助长辈购物,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并记录下来。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乘加的方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一)
乘加混合运算
有加法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画图策略想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胖胖应付多少元?
6+3×4 3×4+6
= 6+12 =12+6
= 18 (元)=18(元)
答:胖胖应付18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