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法,教材,推荐

合同法,教材,推荐

合同法,教材,推荐篇一:法学推荐书目法学·推荐书目(记下来以后慢慢看)一个大四学生推荐的十四门法学核心课程阅读书目法理学:《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把这本书读一遍,胜过把张文显的《法理学》读十遍。

前者将会带你走一段生动的思索旅程,而后者给你的是一大堆clichés,是一些用貌似深奥和专业的术语下空洞的思想。

法理不是背下考试中的十个八个名词解释,而且要培养一种对于正义对于法律价值的思考能力。

这种思考可以没有结果,但不可以没有思考。

就凭邓正来先生在译序中的一句话,就证明了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人类制定了法律,之后又在努力解释人类为什么要制定法律,解释得似乎很有道理我把前半本书读了三遍。

后半部之前没有读,最近在学英美法,再次去翻后半部,觉得也是很值得看的。

《社会契约论》卢梭作为一名哲学家已经声名远洋,而因为卢梭的诞生,教育学的历史也随着被划分为两个时代,称“卢梭前时代”和“卢梭后时代”,谈到政治学,卢梭也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山峰,他把从霍布斯洛克以来的社会契约理论发展到颠峰,这本书虽然经过翻译,但是其语言蕴涵的激情和韵味却仍然可以体会得到,很薄的一本书,强烈推荐!《法理学与比较法》鲍禄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因为今年在准备考对外经贸国际法的研究生,这是指定书目中的一本。

最后考试题目中才出了四分,虽然考不上他们家的研究生,还是推荐这本书吧写得真的还算不错。

很薄,很精华,看得出是作者自己的思考。

《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把这本书读三遍,还是有收获的,至少可以明白“整个西方的哲学都是柏拉图的注脚”,这句话的含义。

《社会学》第十版戴维波谱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扫大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陈词滥调,带给我们一个贴近生活的社会学,读法律者不可不读社会学。

宪法:《宪法学导论——原理与运用》张千帆法律出版社本书我只是稍稍浏览,因为知道有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大三的事情,早已没有心情却学习宪法这么不实用的学科,所以这本书最好能在大一的时候看,对比周叶中和许崇德《宪法学》一起读,大家就可以发现前者和后者的差距不是周和许再读多十年书可以缩小的,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还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学术,与仍在意识形态下高唱旋律的学术差别是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别。

宪法的存在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政府权力。

目前市面上见到的宪法学著作除了这本书之外,基本上见不到第二本值得看的,另外一本书就是30年代宪法学前辈钱端升和王世杰先生写的《比较宪法》,两位都是鼎鼎大名的大家,清华大学许章润先生曾在其书中写道,当代中国的宪法学研究,还没有可以超越这本书的,哈哈,钱老是哈佛的高才生,王先生为巴黎大学的博士,世界名校的博士可不像中国的博士一样满街都是哦,绝不会让大家失望!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鸿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大家都说好,没细看过,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华法学丛书的一种(前段时间看了,觉得真的不错。

现在不少中国法律思想史方面的主流观点都是这本书首先提出来的——XX-1-23补充)《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推荐英文版)很多个版本,中国友谊出版社的版本印刷较好。

最好能找到英文原版,文采很好,很好懂。

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入门最好的读本。

**上买得到英文原版 80块强烈推荐《论语新解》钱穆三联书店该书对于论语的解释比较准确,看得出作者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法学院学生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必读书,孔子的思想乃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源头而且学习历史目的一是在于求得历史之规律,当然历史是否有其所谓规律性还有待商榷;二是在于认识当前的实际,当前的一切,所谓中国实际都不过是历史沉淀的结果,精读论语,是认识中国特色国情的一个途径。

所以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可以不读目前市面庞杂的教科书,而论语则不可不读。

另外,论语有很多个版本,大一的时候一位哲学老师曾说他认为最好的版本有三:一是朱熹的释义,二是清代刘宝楠的,三就是钱穆的了。

当代还有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我稍稍读过认为不错。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本书没有看过,不过很多学者和老师都特别推荐。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三联书店此书近几年非常流行,我只看了一遍看完可以知道任何国家制度的任何微小变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国家的治理结构不仅仅靠一项法律制度,而是千千万万个配套制度以及人情风俗的结果《中国刑法史》蔡枢衡也是民国年代写的书,没读过,但听作者大名,应该不差。

《法律简史》约翰梅西中国友谊出版社这本书买回来了,因为没时间,没细看,不过翻翻,写得很通俗很有感情,读这种书应该比读国内的《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材有收获。

《世界史纲》这本书是科幻小说家韦尔斯所写,文笔很好。

叙述过程颇带感情,不过因为翻译的问题原著的感染力免不了丧失很多。

我买的版本上翻译者是费孝通、吴文藻等鼎鼎大名的人物但是翻译水平实在好不到哪去如果能买到英文版就读英文版。

学法律将涉及很多罗马和英美两国的历史,只有知道这些背景知识才可以真正理解那些法律制度的来源和演变如果对罗马史一无所知,就没有必要去看《论法的精神》,也没有必要去看梅因的《古代法》,看了也没有收获的。

哈哈,因为我就是那个看了没有收获的人不希望后来者重走这样的弯路。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该书对中国哲学的阐释较为准确,重在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体会和梳理,而不是不合情理的评价,可以看出作者治学的严谨。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中文版新世界出版社(能找到英文版的话更好)刑法《刑法学》陈兴良复旦大学出版社《本体刑法学》陈兴良商务印书馆我读刑法的书不多,但在所有国内学者的书里面,陈兴良的书与他同门师兄弟赵秉志的风格迥异。

前者略有哲人的味道,后者显然可以称为高明的匠人。

两人早年风格也没大分别只是后来,当陈兄仍然在月光下埋头苦读并思索的时候,赵兄忙着参加各种高规格的国际刑法学论坛。

可惜最近几年赵兄匠人也不做了,书基本上不写了除了做做各类丛书的名誉主编,每年仅有的一两篇论文却是与其学生的合作作品《刑法学》这本教材是国内目前所有刑法学中写得最深刻的其大部分内容来自《本体刑法学》,所以看完《本体刑法学》可以说也就不用看《刑法学》,这本书摆脱了注释刑法教科书的路径,让刑法学开始超越法条,不再是法条的附庸。

当然会比高铭喧的红皮刑法学难懂,但难懂正说明它能够给你带来思维的快乐!(不过陈兴良的这本书的观点不是主流的,如果在准备司考的话也没有多少必要去看)《刑法的启蒙》陈兴良法律出版社这本书让我对刑法的感情从害怕到佩服最后到喜欢,虽然是一本介绍性的小册子,但是内容丰富,是一部带着作者感情的简明刑法思想史,其中有不少犯罪学,刑罚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国内其他教科书中无法看到的。

作者在后记中勇敢地提出“片面的观点才是深刻的观点”,我那时候读了感触很深,因为一直以来感到中国人写的书非常全面,却似乎最后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就是这样,后来听到陈晓平老师在讲逻辑学时讲了一句话,他说,“如果一句百分之百的正确,那么这句话肯定是一句废话”,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归纳逻辑,而所有的归纳逻辑得到的结论都是仅仅具有概然性,但是,正是这种概然性的推理,才能为我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知识都是一种可能的推测,所以永远无法是确定无疑的,而那种认为是全面而且确切无疑的东西,其实无法给我们提供新的有意义的信息。

《刑法原理入门》李海东著如果说本书是“入门”,恐怕连李兄的老师高铭喧都未必敢宣称自己已经入门。

该书非常难懂,之所以非常难懂,正说明一直接触国内的刑法理论的我们是何其肤浅国内的刑法学根本无法跟国际接轨。

抛开种种原因不谈,一句话,德国的刑法是犯罪人的保障书而社会主义中国的刑法却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工具二字,可为统治阶级利用之意思也没有刑法犯罪也可以用武力镇压。

稳定社会的方法有千百种,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刑法典?因为现代刑法典的价值已经不在于它是镇压犯罪的一种工具,而且对这种镇压的一种约束。

该书非常非常难懂,没时间读的话看看序言都会受益匪浅。

《论犯罪与刑法》贝卡里亚/著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贝卡里亚早年是一个诗人。

一个诗人写的刑法著作却成为现代刑法学的开山之作,可谓刑法与诗歌与哲学是相通的。

理性与感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交织的所以尼采才有感而发:一切理性的根源都是感性,这本书是在看《刑法的启蒙》之后去看的。

一个晚上一气呵成就就看完,哈哈一个晚上就可以读完一本刑法学的经典名著非常有成就感。

另:[美]胡萨克的著作《刑法哲学》也值得一读,很具有批判性特别是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批判,其试图动摇犯罪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核心地位的勇气令人大受鼓舞,当然刑法哲学的学习要建立在对解释刑法学的基础上,即对于中国刑法理论和刑法典的深刻理解之上,不然哲学将流于空谈而变成空中楼阁,笔者即可做为一个反面教材。

如果要学习外国刑法学,则大冢仁的《刑法概说》是第一首选,我只看过几页,但是知道这是一本好书,国内这方面的教材也有张明楷的《外国刑法学》和赵秉志的《外国刑法学》,后者可以说完全抄袭前者,而前者的主要观点则全部来自大冢仁的《刑法概说》。

西原春夫的《刑法的根基与哲学》记得当时看了也觉得不错,虽然内容大都忘记,但是里面有很多很鼓励人的话,记得他说一个人做事情只要有百分百的决定心,这件事情肯定就能成功,百分之九十九的决心而有百分之一的犹豫都不行!这本书合适刚学习刑法或者刚学习法律的学生!民法:《民法总则》郑玉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这本书虽然语言半古半白,但并不难懂。

因为其思想都是自己真正掌握之后再表达出来,与大陆一些学者摘抄式的著作不同,所以要掌握民法总论的体系该书是目前读过的书里面最好的。

《民法总则》王泽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该书结合许多案例来讲,比较生动,而且深入。

《民法总论》孙宪忠孙宪忠是国内比较敢说话的学者。

在学界可以说属于非主流,比较叼,但是他在物权法方面的研究是大陆最为深入的。

该书不是他亲笔完成,但是写得不错比较生动,语言比较亲切,而且案例非常有趣。

《美国合同判例法》徐罡宋岳覃宇著法律出版社这是法律出版社美国法丛书中的一本。

写得非常生动,看得出作者对美国合同法的理解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想,虽然是讲美国的合同法但对于理解中国的合同法也非常有帮助。

因为合同法跟物权法不同,物权法具有固有法性,各国具体制度相差较大,特别是英美法和大陆,而合同法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接近看这本书对我们理解要约承诺以及合同中的对价等概念非常有帮助。

《英美契约法论》杨桢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学习英美合同法,看完《美国合同判例法》就可以看这本,或者结合着看。

不过要注意很多英美表达在大陆和台湾译法不同,比如consideration等等很多。

另外注意学习英美法不仅仅要看理论方面的书,更重要是通过判例来学习。

《Contracts examples &explanation 》(second edition)Brian 这本书是美国法学院的合同法的教材,学习美国合同法的话看完上面《美国合同判例法》,《英美契约法论》如果还想深入一点学习美国合同法就可以看这本书,讲得非常有条理,而且很多生动的例子,这本书国内的方正出版社有影印版,质量不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