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第13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ppt

《财政学》第13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ppt

2
财政收支平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在 收入与支出这对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 程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平衡是某一时点出现的 瞬间现象或者是在财政收支平衡表上形式表现, 更多的是表现为相对平衡和不平衡。
2、财政平衡与经济运行联系 财政收支作为一种货币收支,同国民经济 货币收支体系和其它货币收支是相互交叉、相 互转化。有密切的联系,起到互补余缺的作用。
财政平衡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 系有三点:
10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 组 成部分所以研究财政平衡必须与国民经济的整体 平衡联系。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需求 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 分。
3、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口、出口属于 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是通过市场实现,而政 府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 握在政府手中的财政资金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 会总供给。
15
这种情况将是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增加总需 求规模。在短缺经济中也是如此。如一部分货 币购买力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的支出,改 变了需求结构,并没有增加货币购买力。
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排挤效应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 的排挤性影响。 我国财政困难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内占比重下降过多,私 人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不断上升,近占人口总数 60%。不难看出财政赤字并未产生排挤效应, 但产生了另一个问题——谁排挤谁。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研究财政收支平衡, 才能分析财政平衡状况,探求改善财政状况, 才有可能运用财政政策有效调节经济运行,达 到国家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稳定和发 展的目标。
3、应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 考察。
财政赤字有预算赤字、决算赤字、赤字政 策几个概念的区别:
(1)预算赤字是指编制预算时,就会存在 收支不平衡的情况,预算列有赤字,并不代表
另一情况居民与企业购买国债,如是用现 钞和活期存款购买,会形成M1的相应减少,如 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意为着货币的减少, 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 ,而M2的口径货币供应
14
总规模不变,但是 M1的规模却增加了,这种 结构性变化对市场均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 一般认为,财政赤字,并将扩大总需求, 加剧总供求的矛盾,这种观点忽视财政赤字构 成总需求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 需求水平之上,是总需求扩张;财政赤字只是 替代了其它部门需求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
第13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姓名:李永刚 课程:财政学 学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一、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国家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
关系。 收大于支;支大于收; 收支相等。 就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财政赤字已经是
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1、财政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1)静态平衡 (2)动态平衡
4
预算执行结果有赤字,原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可能通过采取某些措施,如增收节支,实行收 支平衡。
(2)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实行赤字政策 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通过财政赤字政策扩 大政府支出规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
赤字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凯恩斯主义提出,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曾被广泛运用,作为政 府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主要手段。
12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通常由中央银行代 理国库的职责,财政的一切收支都是通过银行 账户库和拨付的,出现财政赤字,是因为财政 收入的货币满足不了财政必需的开支。
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需要必然会增加, 这就要求增加货币供应。每年新增加的货币供 应量,有一个货币系数决定基础货币增加量, 财政借款的最高限额受基础货币增加量的限制, 在这个限度内财政向银行借款,是不会引起通 货膨胀的后果。
8
2003-2007全国财政收支情况
9
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不论是在计划经 济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都 时常会出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平衡的状 况:供过于求,需求不足或供不应求,需求过 旺。
我国在1962年出现过社会物质供求严重不 足,采取行政手段,需凭各种票证。1998年社 会出现需求不旺,通货紧缩,国家采取积极的 财政政策,促进内需。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只要银行能够控制贷 款总规模的前提下,财政向银行借款,就不会 发生货币供应过量的问题。
13
(二)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 此问题比较复杂,国家发行国债是表现为
社会购买力的转移和替代,一般情况下不会增 加货币供应量(货币效应)。
认购者是商业银行,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中 央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准备金又 恢复或不变,货币供应规模也不变动。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生产、 流通、消费过程也是收入的形成、分配、支出 的过程。
生产者出售商品,向市场提供物物质或劳 务商品,形成市场供给,并从市场上得到销售 收入;
另一方面,又将其所在用于特定的用用途 的支出,形成市场需求。将全社会各单位提供 了物质和全社会各单位形成的需求总和,形成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11
三、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一)财政赤字与货币供应关系 财政向银行借款 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办法是我国革命战争 时期沿用下来的,当时财政赤字只能靠发行货 币来弥补,而财政与银行之间没有任何职责关 系,既不需要还本也不需付息。 财政透支改为财政借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之后才更改的。财政与银行的职责关系,存 在着有借有还,还本付息经济关系。
5
4、财政平衡的真实性 在实践中会出现假平衡的现象,主要原因 是收入虚假性,造成财政收入虚假性的原因: (1)商品生产不适销对路 (2)商品质量不合格,品种规格不符合, (3)保管储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虚假平衡危害性甚大。要使其虚假性降到 最低程度。
6
二、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给平衡 1、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国家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宏观调控的对象和目标主要是维 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基本平衡。 既不会因为需求过旺导致经济运行过度紧张, 物资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又不至于需求不足, 造成大量生产要素闲置,生产能力不能得到充 分的发挥,从而抑制生产的有效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