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感应炉熔炼
炉前处理作业指导书
本标准适用于感应炉熔炼球墨铸铁件的生产。
1原材料准备
1.1球化剂
1.1.1球化剂的牌号选择如下表:
1.1.2球化剂粒度5~25mm。
1.1.3球化剂必须有质量保证书方可投入使用,严禁使用受潮或混合型号的球化剂。
1.2孕育剂
1.2.1孕育剂采用FeSi75和18号长效孕育剂。
1.2.2 FeSi75粒度10~20mm,18号长效孕育剂粒度5~10mm。
1.2.3FeSi75必须进厂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的孕育剂。
2炉前处理
2.1原铁水化学成分要求如下表(%)
2.2球化处理前对调整好成分的铁水取样快速分析C、Si含量,出铁水温度1540℃~1610℃。
2.3球化及孕育处理
2.3.1将称量好的球化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放入球化包堤坝内侧,平整紧实后再加入称量好的硅铁(粒度10~20mm),盖好铁末。
2.3.2先急后绶出定量铁水到球化包内。
2.3.3待球化反应完毕,铁水表面撒集渣剂扒渣并覆盖集渣剂或草木灰。
3炉前控制
3.1球铁化学成分控制范围如下表(%,用户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3.2铁水球化处理前利用热分析仪取样分析C、Si个含量,为炉前处理提供依据。
每包球化后取样分析Si含量,抽样检测Mn、P、S、Mg、Re含量,在前、中、后期取样分析,每炉次不少于3次,并由化验室做好记录。
3.3球化后的铁水浇注到最后一箱铸件时铁水进行快速金相分析。
每包铁水浇注的铸件应作出标记,最后一箱球化级别达不到4级的,该包次铸件出砂后应单独存放,逐件检测球化级别,将球化级别达不到4级的挑出报废。
3.4球化处理完毕至浇注完毕不得超出10分钟。
3.5抽样检测球铁的机械性能,每班次不得少于3次,应在本班次的前、中、后期分别浇注Y型试块,每次浇注应在本包铁水的中、后期。
3.6生产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并存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