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齐白石的画【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与以往画家的不同之处。
3、感受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以及他画中的美。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解决措施:预学时通过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通过读,来读出理解。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
解决措施:让学生观赏齐白石的画,让学生有个直观感受。
通过学习4-6段,了解齐白石画的特点,再给学生看一些画,让学生找出齐白石的画,让“学生群学的方式”说出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的画的不同,从而感受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
最后通过朗读,读出感悟。
【教学对象、学情分析】我班是一个小班,学生24名。
我至这个学期任这个班的语文老师以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注重了小组内的学习交流的训练。
在课堂上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课堂学习的氛围较好。
但是本班学生在家预学的情况比较糟,时常没有认真完成,所以也影响到学习质量。
考虑到这点,我从第8课《大自然的声音》开始,使用导学案辅助教学。
让学生有一个预学的依据,按照学案一步一步的完成预习。
进入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
所以这节课重点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1、Authorware交互式课件2、电子白板3、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应用策略教学效果评价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课文给我们讲述了齐白石的几幅画。
那些小组愿意说说他们喜欢的画。
2、小组走到屏幕前,每个同学说出自己喜欢的画,屏幕上就交互响应出他喜欢的画以及课文对这幅画的描述。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应语句后,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3、相信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喜欢这些画,你们也来说说吧。
其他小组对上一组进行补充,交流自己喜欢的画,同样屏幕上也会交互响应出图画和文字。
1、对上节课学习了课文描写齐白石的四幅画进行回顾。
2、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状态、兴趣。
使用Authorware交互式课件、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齐白石的画中。
调动学生学习的状态、兴趣。
学生更灵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画来欣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大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生全员参与。
小组发言后,其他小组学生补充的也积极。
联系课文理解词句,探究齐白石画的特点。
1、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一些词句,这些词都是帮助我们学习课文,了解齐白石的画的关键。
现在我们在交流讨论这些词怎么理解。
2、课件出示语句,小组内交流。
3、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质疑或补充。
4、这些词句的意思大家理解得不错,通过理解相信大家对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有了大致了解。
那些小组愿意上来给大家说说你的看法。
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1、理解这些关键词句。
2、并学会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理解词句。
3、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来帮助探究齐白石画的特点。
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关键词句。
小组展示时,组内能相互给予指点帮助把小组的观点表达出来。
其他小组同学也能质疑说出不同的见解。
探究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感受他画中的美。
1、大家刚才交流得很不错,我们班的小鉴赏家们对齐白石的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画,看你们有什么想法。
2、用课件展示图片,最后定格在一组图片里。
让学生找出齐白石的画。
3、小组内交流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的画的不同之处。
并通过对比这些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齐白石的画有了哪些感受。
4、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质疑或补充。
1、对上一个环节学习进行巩固并拓展、升华成能力。
2、通过辨别和结合课文探究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
3、通过观赏图画和比较图画感受齐白石的画独有的美。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欣赏图片,直观的进行比较。
刚开始面对这些画学生无从下手,经引导之后,在加上课件的直观感受,这一环节小组都能各抒己见。
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1、我们来次摘星大赛,看看那个小组最能读出感受。
只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得好的小组可以得到一个星星,看谁的星星得多。
2、小组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3、评出摘星小组,看那个小组摘的星星多。
通过在多种形式的读,读出感悟,再以悟促读,在读中升华感情。
Authorware交互式课件、电子白板,提供了一些相对ppt课件更实在的体验,学生可以把星星移动自己的小组上。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热情。
在课件的调动下,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读得兴趣盎然。
回顾小结1、今天我们的小鉴赏家们收获可真不少啊!齐白石画那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物,他的画具有民间活泼精神,能从他的画中感受到生命的欣欣向荣,生活的幸福美好。
2、下课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办个小画展。
回家后多读读课文,再次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板书】10齐白石的画以前的画家齐白石的画山水、梅花……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幸福美好清雅孤高民间活泼精神【反思】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要的形成与发展。
这里的“语文素养”,我想应该包括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得到启迪。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正确的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不仅要学生语言文字,还要感受课文的情感,这样才有“语文味”。
在导入新课时,出示齐白石的画,让学生看着画,交流自己所喜欢的画的感受,也可以在课文中读自己喜欢的画的描述。
学生在一个很开放环境下交流,学生都能有话可说,畅所欲言。
让学生说出“语文味”。
在探究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感受他画中的美。
我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到的知识,自己区分出图画,让学生当“小小鉴赏家”,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看法。
进行齐白石的画和以画家的画对比时,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表达自己比较后的观点,自然而然的从课本文字上,到对齐白石的画的美有了切实、真实的感受。
让学生评出“语文味”。
最后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读出“语文味”。
二电子白板、Authorware交互式课件的使用。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开课时,我通过交互式课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几幅画,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点击自己喜欢的画就能在电子白板上出现这幅图画以及课文的相应描述,学生很自然的投入到学习氛围中。
在探究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感受他画中的美时,在电子白板先出现一组图片,再定格在几幅图的缩略如图,最后学生可以点击其中的两幅图,将这两幅画全屏放大进行直观对比欣赏。
这个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意思来,电子白板交互相应,学生的选择得到完全的尊重,更能使学生主动的学,使他们学习的兴趣浓厚,更容易突破难点。
在“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教学环节,很好的利用电子白板和Authorware 交互式课件的特点,电子白板上的星星可以不在退出程序的情况下随意的移动,设计了“摘星比赛,看那个小组夺得星星多”,学生在赛读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新课程强调“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学、乐学、实现教学相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导学案引入到教学中。
在新课前,就把导学案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前就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按照预学、群学、对学的步骤,逐一实现目标。
我们班的学生的预习习惯差,因此在完成导学案时,有一栏让学生评价自己预学的状态。
来激励自己完成好预学。
在对教学重点的处理时,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结合上下文体会文章的感情。
小组展示了自己对词句的理解,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
在探究齐白石的画的深长意义感受他画中的美是,首先小组内交流,接着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
学生在群学和对学过程完成知识的构建,同时自学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我们班接触这种导学案学习模式的时间短,所以每个环节我都会从中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