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尔登湖(节选)梭罗

瓦尔登湖(节选)梭罗


梭罗

1、 瓦尔登湖的环境情况:松林和橡树林环绕环 抱滋润,四周峰峦从湖旁笔立而起,山上林木葱 郁。 作者没直接抒情,在这些描写之中,可以体 会到作者的明净无尘,悠然自得的心境。因为只 有在心中毫无杂念而与自然融为一体之时,才可 能静观瓦尔登湖的水色如此细微的变化;几乎不 需要什么华丽词语,就把湖水颜色的变化写得充 满情趣。作者心与自然交融,正所谓“不知何者 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语)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2、宁静、纯洁的瓦尔登湖正是作者朴素淡 泊心境的反映,在这纯净的世界中,倾听松 风天籁,静观山光湖色,躬身耕种、采果垂钓, 玄思妙想,从容悠然,人可以贴近自然,省悟内 心,享受生命,完善自我。
瓦登湖(节选)

梭罗
文章语言充满诗意的情趣。它没有华丽 的语言,一切都只是平平道来,就像瓦尔 登湖那样子,素淡、感性和透明,给人视 觉神经的冲击和心灵感受。只有当作者涤 除了所有尘世的杂念,与瓦尔登湖的自然 之美融为一体,才能对那一泓如许清澈的 湖水的体察做到细致人微,并且充满着诗 意,给人宁静致远的力量。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瓦尔登湖》这本书记录了梭罗返璞归真、亲
近自然的生活,是美国所有必读书籍推荐名录上
不可缺少的经典书目。但是在现今这个充斥着手
机、网络和电子游戏的时代,人们不禁质疑:梭 罗的独立生活实践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正音:
蓊郁 氽水 蓟草 玷污 鞭挞 黑魆魆 吞噬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
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
薯。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
的生活。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 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 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5岁。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梭罗在湖边生活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 在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独立生活、也可 以说是原始DIY(Do It Yourself的简写,意 为凡事皆可自己动手的生活态度)的实验: 遵循本性生活,确定什么是生活中真正必 不可少的。他写道:“身处发达的物质文 明中却经营一种原始的流放式生活,这么 做也有许多收获。”



Wĕng tŭn jì diàn tà xū shì 提问: 你如何评价湖畔生活?你如何看待梭罗 的生活选择?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一、 简要概括瓦尔登湖的环境情况。
二、 通过文章所描写的瓦尔登湖纯净的湖 水,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三、 简要分析文章语言的风格。

瓦尔登湖(节选)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瓦尔登湖》是一本怎样的书?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 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 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 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 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 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 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 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 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 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 步大有妨碍。 《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 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毕 业于哈佛大学,1838回到家乡,执教两年。他于 1841年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的家里,当 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3月, 他向《小妇人》的作者阿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 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 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 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 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 生活模式。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你心中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湖畔实景
指示牌
湖畔伫立
梭罗名言:我到树林里去是因为我希望能 够有意义地生活,面对生活中最有实质性 的事实,看看我能不能学会生活必须教会 我的东西,而在我死的时候,不会发 现我其实没有活过。”
瓦尔登湖(节选)

梭罗
梭罗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