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绿色”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要从家庭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并且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争做环保卫士。
通过调查研究、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提高学生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活动主题建议活动以“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为主题,意在让学生了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现实,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是摆在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
教学中可以将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宣传展览上,要将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动,还可以走出校园,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效果。
活动形式建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的能力,教学时,以通过访问、调查、搜集资料、制作宣传板、举办展览等形式为主,同时也可辅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1.采访调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根据选题和实际情况进行采访、调查、拍摄,并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合、编辑,充分发表评论,认真撰写调查评述。
2.公益广告设计: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自编公益广告,如: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如果人类不节约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用此种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
3.环保知识竞赛: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环保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离我们不远。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变废为宝手工秀: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废弃物可以进行再回收利用,将它们变成精美的物品供人们欣赏。
5.大型环保宣传及签名:走出校园利用自己制作的宣传板和收集的图片摄影作品,举办展览,并配合录音宣传,同时开展签名表决心活动。
达到学生带动全社会共同倡导环保的目的。
6.我为小区添绿色:对小区绿化情况调查,了解小区环境卫生状况,为小区绿化和环境卫生出主意,见行动。
7.家庭环保节能办法大比拼:通过家庭环保节能办法大比拼,看看谁的办法最环保节能,相互学习,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家庭环保节能办法的平台。
活动过程建议(一)活动流程:1.小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根据主题方向,确定小组活动内容、方式、计划,依据计划分配任务,搜集资料,课下制作宣传板;组内互评并组织好参加班级活动。
2.全班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评选最佳宣传板、最佳创意、最佳小组、最佳设计等。
3.社会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向社会发出保护环境的倡议。
(二)活动内容:1.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的资料。
2.学生明确任务,进行小组分工,组合成若干调查小组,确定调查主题,每组配备摄像机或照相机、录音器等现代化采访工具外出采访、调查。
并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整合、编辑,充分发表评论,认真撰写调查评述。
3.小组交流总结,制作宣传板样品。
4.班级交流讨论。
制作宣传板成品和环保宣传计划,落实任务到组,到人。
5.先在校内举办展览,宣传环保,组织签名表决心活动。
并及时总结校内活动的经验,适当调整。
6.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举办展览,宣传环保,并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向社会发出保护环境的倡议。
(三)难点处理建议:1.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是制作宣传板。
宣传板要做到主题鲜明、设计美观、说明准确。
教师可事先向学生提供一些优秀宣传板作为借鉴,并在制作过程中给与及时、具体的指导。
在组员配备上要考虑美术设计和文字策划能力强的学生的均衡问题。
2.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二是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随时关注,随时指导。
活动前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活动中教师要适时监督,适当点评,及时鼓励,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活动的质量;活动后教师要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活动描述本活动“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为主题,要求通过访问、调查、搜集资料,制作宣传板、举办展览等形式为主,同时也可辅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结合现实,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习惯,鼓励人人争做环保卫士,使他们自觉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3.通过调查研究、访问、搜集资料等途径, 提高学生搜集、筛选、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活动过程(一)活动形式1.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策划,确定小组活动计划、内容、方式,依据计划进行分工,搜集资料,拍照摄像;为图片撰写说明文字,对文字资料进行批注;筛选典型图片、资料,制作宣传板;小组内互评并选派若干名代表分别介绍展板的设计和内容,参加班级活动。
2.全班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评选最佳宣传板、最佳创意、最佳小组、最佳设计等。
3.社会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采用多种形式扩大宣传,向社会发出保护环境的倡议。
(二)活动准备1.以8到10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要注意人员特长的合理搭配。
2.学生组合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每组配备摄像机或照相机、录音器等现代化采访工具外出采访、调查。
3.讨论制定各小组工作计划。
4.讨论制定各项活动评价办法。
(三)活动步骤1.明确任务,小组分工。
(1)教师明确任务:本活动调查、考察身边的环境保护情况,搜集能体现环保主题的图文资料,筛选典型图片、资料,为图片撰写说明文字,对文字资料进行批注,制作宣传板,并走出校园,采用多种形式宣传环保,践行环保。
(2)小组分工:第一组:以“哭泣的地球”为主题,搜集目前全球环保活动的图文、影像资料,包括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情况。
筛选典型图片、资料制作一个宣传板,并配上解说文字和录音。
第二组:以“我们的家园”为主题,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调查、考察身边的环境污染和保护情况。
筛选典型图片、资料制作一个宣传板,并配上解说文字和录音。
第三组:以“身边的环保”为主题,收集整理家庭环保节能的做法。
筛选典型图片、资料制作一个宣传板,并配上解说文字和录音。
让大家认识到保护环境离我们不远。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四组:以“我们在行动”为主题,收集整理各类环保卫士先进事迹的资料与图片,筛选典型图片、资料制作一个宣传板,并配上解说文字和录音。
探讨改善环境的途径,提出保护环境的倡议。
(3)组内分工:各组分别选一名组长,负责一切活动的协调,了解组内情况,保持与教师的沟通;组内成员按要求在课外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图文资料;选两到三名美术策划,负责带领组员筛选图片资料,设计制作一个宣传板;选两到三名文字策划,负责整理文字资料;选两名宣传员,负责最后成果展示时的解说部分。
2.整理材料,对文字、图片进行整体设计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宣传板。
3.小组交流总结。
(1)分组讨论,每人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其他组员则倾听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每人先对自己的工作做自我评价,然后由小组综合评议。
根据评议结果,进一步调整各人工作,制作宣传板样品。
(四)班级交流。
1.由各组组长汇报本组活动情况并交流经验。
2.小组展示宣传板样品,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各小组进一步修改,制作宣传板成品。
3.讨论制定环保宣传计划,落实任务到组,到人。
4.集体宣传展示。
(1)先在校内举办展览,宣传环保,组织签名表决心活动。
(2)及时总结校内活动的经验,适当调整。
(3)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举办展览,宣传环保。
活动总结与评价1.教师宣布活动评价标准,选出评委组织。
2.各组组长汇报本组活动情况和效果。
3.评委依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的展示,从态度、方法、收获、经验和教训等方面给予评价。
4.最后由教师点评并宣布评价结果。
评选出评选最佳宣传板、最佳创意、最佳小组、最佳设计、最佳小组长及个人等奖项。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环境与发展失调的结果。
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
那么,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环境问题。
有些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等,已开始越出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地区性、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一、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气候变暖的效应。
过去1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增加了55PPM,地球气温升高0.6摄氏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2000年将达260亿吨,是1860年工业革命开始时的50多倍。
二、1984年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以来,人类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紫外线的困扰。
最近,北极上空臭氧层也日益稀薄。
臭氧层破坏产生以下后果:(1)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多,皮肤癌患者每年增加30万,白内障患者每年增加170万;(2)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3)水体浮游生物生长受破坏;(4)引起光化学烟雾污染。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减少。
其后果是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类食物来源;影响人类对疾病的斗争(人类60%药品依靠野生动植物);影响生产原料供给。
与我们一同生活的可爱生灵他们曾给予我们多少欢乐,而如今,却走在了灭绝的边缘……四、我们天天呼吸的大气,由于硫、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大气含水逐步酸化,形成酸雨。
1990年,只美国自家排的SO2,NO2就有近4000吨。
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酸雨危害:农作物减产;建筑物腐蚀;树木枯萎;鱼类死亡;湖泊酸化。
五、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危害:涵养水源功能破坏;物种减少;水土流失;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温室效应。
六、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
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
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
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
中国的黄河,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主要因子: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