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75720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75720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1)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2)常用数集: 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子集(1)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2)性质:①A A A ⊆⊆φ,;②若C B B A ⊆⊆,,则C A ⊆; ③若A B B A ⊆⊆,则A =B ;真子集 (1)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2)性质:①,A A φφ≠⊂;②若,A B B C ⊂⊂,则A C ⊂; 补集:(1)定义:记作:},|{A x U x x A C U ∉∈=且;(2)性质:A A C C U A C A A C A U UU U ===)(,,Y I φ; 交集与并集(1)交集:{|,且}A B x x A x B =∈∈I性质:①φφ==I I A A A A , ②若B B A =I ,则A B ⊆ (2)并集:{|,或}A B x x A x B =∈∈U性质:①A A A A A ==φY Y , ②若B B A =Y ,则B A ⊆ 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1)U U A B A A B B A B C B C A =⇔=⇔⊆⇔⊆I U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2个简易逻辑真值表:p 或q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 p 且q ,同真为真, 否则为假; 非p ,真假相反。

四种命题(1)命题的四种形式: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注意:①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②“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不同;(2)利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判断命题之间的充要关系 设满足条件p 的元素构成集合A , 满足条件q 的元素构成集合B①若A B ⊆,则p 是q 成立的充分条件; ②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③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④若,且A B B A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函数名称函数的记号函数的图形函数的性质 指数函数?a):不论x 为何值,y 总为正数;?b):当x=0时,y=1. 对数函数?a):其图形总位于y 轴右侧,并过(1,0)点 ?b):当a >1时,在区间(0,1)的值为负;在区间(-,+∞)的值为正;在定义域内单调增.幂函数a 为任意实数这里只画出部分函数图形的一部分。

?令a=m/n ?a):当m 为偶数n 为奇数时,y 是偶函数;?b):当m,n 都是奇数时,y是奇函数; ?c):当m 奇n 偶时,y 在(-∞,0)无意义.1.指数运算:,a a a a a pp01010=≠=≠-(()) aaa aaa m nmn m nmn=≥=>-((010)),2. ()对数运算:·,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M N =+>>00 log log log log log aa a a n a M N M N M nM =-=,1对数恒等式:a x a xlog =对数换底公式:log log log log log a c c a n a b b a b nmb m =⇒=第四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1、角的换算(1)换算关系:8157)180(1)(180'≈==οοοππ弧度弧度(2)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2121r lr S α== 2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r y =αsin ,r x =αcos ,xy=αtan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规律:“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4、诱导公式:“απ±⋅2k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①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②商式关系αααtan cos sin =;6、两角和与差公式()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cos αβαβαβαβααα±=±=−→−−−=令22()cos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αβααα±==−→−−−=-μ令222()tan tan tan tan tan αβαβαβ±=±1μ· =-=-⇒211222cos sin ααtan tan tan 2212ααα=-cos cos sin cos 22122122αααα=+=-注意:1.x y sin -=与x y sin =的单调性正好相反;x y cos -=与x y cos =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x f y =在],[b a 上递增(减),则)(x f y -=在],[b a 上递减(增).2.)sin(ϕω+=x y 或)cos(ϕω+=x y (0≠ω)的周期ωπ2=T .3. )sin(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2ππ+=k x (Z k ∈),对称中心(0,πk );)cos(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πk x =(Z k ∈),对称中心(0,21ππ+k );8.正弦定理: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Λ==A bc S sin 21;余弦定理:2a =A bc cb cos 222-+ cosA=bca cb 2222-+第五章 立体几何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相交、异面2、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在面内、相交、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平行 ,相交 、两个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另: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另: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两个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简单几何体Sh V =棱柱 Sh V 31=棱锥 球V =34πR 3第六章 平面向量1.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①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有且仅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② 若a =(11,y x ),b =(22,y x )则a ∥b 01221=-⇔y x y x . 2、向量的数量积:(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它们的夹角为θ,则a ·b =︱a ︱·︱b ︱cos θ.其中︱b ︱cos θ称为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2) 若a =(11,y x ),b =(22,y x )则a ﹒b =2121y y x x +(3)性质:a ⊥b ⇔a ·b =0⇔02121=+y y x x (,为非零向量); ︱a ︱=2121y x a a +=⋅;cos θ222221212121y x y x y y x x +⋅++.(3)若点),(),(2211y x B y x A ,则212222)()(y y x x AB -+-=第七章 平面解析几何1、直线和圆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范围是[0,π],直线的斜率:BA k x x y y k k -=--==,,tan 1212α 1.2 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00x x k y y -=-, 斜截式:b kx y +=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 若斜率存在:l 1:y=k 1x+b 1;l 2:y=k 2x+b 2有l 1∥l 2⇔k 1=k 2且b 1≠b 2;(2)垂直:若斜率存在:l 1:y=k 1x+b 1;l 2:y=k 2x+b 2有l 1⊥l 2⇔k 1·k 2=-1 l 1⊥l 2⇔k 1·k 2=-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2200BA CBy Ax d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002211=++=++C By Ax l C By Ax l :,:距离:2221BA C C d +-=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2)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离、相切和相交。

判断方法(几何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相离相切相交r d r d r d弦长问题:利用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2.圆锥曲线 一、椭圆1.椭圆方程的定义:为端点的线段以无轨迹方程为椭圆21212121212121,2,2,2F 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为常数(大于21F F )的点的轨迹。

其中两定点F1,F2叫焦点,定点间的距离叫焦距。

(1)①椭圆的标准方程: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0(12222>>=+b a b y a x . ii .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0(12222>>=+b a bx a y .几何性质①顶点:),0)(0,(b a ±±或)0,)(,0(b a ±±.②轴:对称轴:x 轴,y 轴;长轴长a 2,短轴长b 2.③焦点:)0,)(0,(c c -或),0)(,0(c c -.④焦距:2221,2b a c c F F -==. 二、双曲线1.双曲线的定义:的一个端点的一条射线以无轨迹方程为双曲线21212121212121,222F 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F F a PF PF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21,F F 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2(221F F a a <的点的轨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