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赏析
(三)苏州园林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
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0年,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和退思
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也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
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这些建造于16-18 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 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
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颐和园
(清漪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 北郊,占地 290 公顷, 是 一 座 以 昆明湖 和 万寿山 为山水架构, 融合南方建筑精华的 大型自然山水园林。
前湖景区
后湖景区
万寿山
长廊
大门பைடு நூலகம்
昆明湖
大门
2、法国园林—规整园林
特点:几何造形,像地毯一样的园林, 整个构图严谨完善。
最经典的皇家园林:
法国凡尔赛宫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造景是规则式园林,整个园 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 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
视频欣赏:法国凡尔赛宫
三、中西方名园对比鉴赏
几何图案式 人工美 自然山水式
意境美
西方哲学思想体系
中国古典思想哲学体系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黑格尔哲学思想 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
几何图案式
人工美 自然山水式
意境美
代表园林: 凡尔赛宫
代表园林: 苏州园林、颐和园
西方哲学思想体系
中国古典思想哲学体系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黑格尔哲学思想 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
人们习惯于
将以法国为 代表的规则 式园林称为 西方园林 。
西方园林代表
英国自然风景园, 法国的皇家园林(平整壮观)和
意大利的台地园(规则,由多层台地组成)。这是 最为常见的三种。
英国自然风景园
法国的皇家园林
意大利的台地园
1、意大利园林—独特的台地园
特点:台阶式园林,
直线几何图形造型的运用。
几何图案式
人工美 自然山水式
意境美
代表园林: 凡尔赛宫
代表园林: 苏州园林、颐和园
西方哲学思想体系
中国古典思想哲学体系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黑格尔哲学思想 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
Thank you!
第六章
园林景观欣赏
园林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中西名园对比欣赏
第三节 中西名园对比欣赏
中国名园 西方名园 中西方名园对比鉴赏
一、中 国 名 园
列 入 世 界 遗 产 的 中 国 名 园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一)颐和园
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其亭台、长廊、殿
仁寿殿
颐和园长廊
长 廊 有 米 长 , 分 成 间 。
728 273
绿 漆 的 柱 子 , 红 漆 的 栏 杆 。
宝玉痴情
跳出八卦炉
娥皇女英
画着人物、花草、风景,
岳母刺字 桃园结义 八仙过海
万寿山脚
佛香阁: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半山腰上,黄色
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俯瞰排云阁
石舫
昆明湖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狮子千姿百态
万寿山
长廊
大门
昆明湖
(二)避暑山庄
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是由众多建筑构成
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 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 地融为一体。
又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几乎占了承德市区
的一半,比北京的颐和园大了将近一倍。 耗时 87年建成,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 特色: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 林面积的4/5. 整个避暑山庄可分为宫廷区和苑区 宫廷区是皇帝理政的要地,包括“正宫”、 “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 四组建筑。 苑区按自然条件分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
宋.沧浪亭
元.狮子林
明.拙政园
苏 州 四 大 园 林
清.留园
视频欣赏:拙政园
“拙政”二字取自晋代潘岳
《闲居赋》中的“灌园鬻 (yu)蔬,以供朝夕之膳, 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 始建于1513年,历经明、 清两代的建设,共分东、中、 西三部分,中部基本保留明 代风格,是全园精华所在。
二、西 方 名 园
意大利台地园的两个特色
1、理水的手法丰富
每与高处汇聚水源作贮水池,然后顺坡势往下引注成为水瀑, 平淌或流水梯, 在下层台地则利用水落差的压力作出各式喷泉, 最低一层平台地上又汇聚为水池。
意大利园林的典范:“百泉宫”埃斯特别墅
2、作为装饰点缀的“园林小品” 极其多样
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保坎、碑铭以及为数众多的、 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与碧水蓝天相掩映,产生一 种生动而强烈的色彩和质感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