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膜与信号转导途径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膜与信号转导途径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膜与细胞信号转导
名词解释:
1.脂筏:胆固醇分子不可能在脂双层里均匀分布,而是与鞘脂一起集中在膜的
特定区域,胆固醇-鞘脂漂浮在液态磷酸甘油脂“海洋”上的“筏”一样称为脂筏。

2.转运蛋白:
3.P-型ATPase:是阳离子转运蛋白,在转运过程中需要ATP可逆磷酸化的过
程,磷酸化使得转运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同时,转运阳离子做跨膜运输4.次级主动运输:第一种溶质(S1)通过初级主动运输产生浓度梯度后,接着,
第一种溶质顺着浓度梯度提供能量,驱动第二种溶质(S2)逆浓度梯度运输
5.G蛋白分子开关:GTP酶(GTPase)是一个分子开关,开关是通过结合和水解
GTP进行控制。

6.激酶锚定蛋白:AKAPs 是支架蛋白,位于脂筏的胞质侧,将信号通路中执
行功能的蛋白聚集在一起,便于反应进行
7.信号蛋白
8.MAP激酶级联反应:酵母中的mating pheromones,果蝇中复眼的光受体的
分化,开花植物中对病源的防御反应。

简答题:
1.溶质分子跨膜运动,有哪几种机制?
2.以细菌KcsA钾离子通道为例,说明电压门控的钾离子通道结构与运输的关系答:细菌KcsA通道是由四个亚基组成,其中两个亚基由两个跨膜的螺旋(M1和M2) 和通道胞外的孔区域(P)组成。

每个亚基的M2螺旋线与另一个亚基的M2相互交叉形成一个“螺旋束”,封闭了面向质膜的孔,则K+不能通过;M2 螺旋线可以在具有甘氨酸残基的位点弯曲,将通道门打开。

K+运输。

P区域是由一个长约1/3通道宽度的短的螺旋和一个能形成“衬里的”狭窄的选择性过滤器的无螺旋的环,允许K+通过。

选择性过滤器的衬里含有高度保守的五肽骨架,产生5个连续排列的氧原子环。

每个环由四个氧原子组成,直径是3nm,而失水K+直径是2.7nm。

当通道门打开,K+进入通道时,电负性的氧原子替代了与K+结合的水分子,与K+稳定的相互作用使K+运输。

尽管选择性过滤器具有4个K+结合位点,但实际上只能同时结合2个K+。

3.乙酰胆碱受体门控通道结构及离子运输机制
结构:乙酰胆碱是由运动神经元释放到肌细胞质膜,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它可以改变受体的构象,引起离子通道打开。

乙酰胆碱受体允许Na+、Ca2+和K+通过。

由5个亚基组成:γ,β和δ各1个,2个α亚基,每个α亚基带有1个乙酰胆碱结合位点。

每个亚基含有4个跨膜双螺旋,5个亚基围成1个中心孔,孔直径约20 Å,突出在胞质和细胞表面。

机制:2个乙酰胆碱结合到2个α亚基上,引起构象发生变化,使疏水侧链远离通道的中心,打开离子通道,让离子通过。

组成5个亚基的M2螺旋所含有的5个Leu 侧链突出在通道,限制了通道的直径。

当两个乙酰胆碱受体位点被占据,构想发生变化,随着M2螺旋的轻微扭曲,5个Leu残基旋转,远离通道中心,由较小的极性氨基酸代替,通过道门打开,允许Ca2+,Na+、K+通过。

4.试述Na+/K+-ATPase结构及转运过程(有待补充)
转运过程:
①泵蛋白在胞内结合3个Na+,ATP水解
②泵蛋白被磷酸化
③构象发生变化由E1—E2,此时Na+结合位点暴露在胞外,蛋白失去对Na+的亲和性,将Na+释放到胞外
④3个Na+被释放后,泵蛋白就获得2个K+
⑤去磷酸化
⑥构象恢复到初始E1,结合位点在膜内表面打开,并失去对K+的亲和性,将K+释放到胞内。

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相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天门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的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细胞外的K+ 与α亚基的另一个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进细胞,完成整个循环。

Na+依赖的磷酸化和K+依赖的去磷酸化引起构象变化有序交替发生。

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

5. 依据受体类型可将信号传导途径分为哪几类?这几类信号途径的受体都有哪些区别?
⒍以肾上腺素调节血糖为例,试述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机制
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来源,动物细胞中过量的葡萄糖被储存在糖原中。

当血液中糖含量低时由肾上腺髓质产生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刺激糖原分解,并使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使血糖升高。

细胞血糖升高,胰腺产生胰岛素,刺激葡萄糖吸收和以糖原形式储存。

①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了G蛋白的α- 亚基,α- 亚基激活了效应子腺苷酸环化酶,此酶催化A TP 形成cAMP。

②cAMP 在胞质中扩散,与蛋白激酶 A 调控亚基结合,引起调控亚基分离,释放了有活性的PKA 的催化亚基。

③肝细胞中PKA 的底物包括葡萄糖代谢中 2 个重要的酶:糖原合成酶和磷酸酶激酶。

糖原合成酶的磷酸化抑制其催化活性,使葡萄糖不能转化成糖原。

④磷酸激酶被PKA 磷酸化后,催化磷酸基团转到糖原磷酸酶分子上,该酶被激活,刺激糖原的降解。

⒎IP3和DAG双信使磷脂酰肌醇信号途径
当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激活异三聚体 G 蛋白,定位在质膜的内表面,通过 PH domain 与磷酸肌醇相互作用。

PLC 和 PIP2 分解成两个分子:IP3 和 DAG,它们作为第二信使。

二酰甘油(DAG)是一种脂类分子,仍存留在质膜里,募集和激活蛋白激酶 C(PKC)效应蛋白,PKC 可以磷酸化靶蛋白的丝氨酸和苏氨酸。

IP3 在质膜上形成后,快速扩散至细胞质基质中,与光面内质网(SER)表面的特异 IP3 受体结合。

SER 中贮存大量的二价钙离子,IP3 不只是结合配体,本身是一个四聚体的二价钙离子通道。

IP3 的结合使通道开放,让二价钙离子扩散到细胞质中。

钙离子是细胞内信使或第二信使,与各种靶分子结合,激发各种特异反应。

⒏胰岛素是怎样通过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调控血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