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 (一)背景 • 1、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 • 2、日本的迅速崛起 • (二)管理重点:制度+文化
把管理制度建立在 自觉自愿基础上
第五代:90年代以后
1、非理性管理
2、知识管理 3、全球管理 4、虚拟管理
把管理建 立在能本 管理基础 之上
5、学习管理
6、创新管理
二、十大派பைடு நூலகம்
古典学派 研究角度 行为学派 系统学派 决策学派 经验学派 过程学派 科学学派 权变学派 战略学派 文化学派
领导
决策 战略 管理过程
管理环境
目标管理
车间管理
人与人的 相关 关系 学科
历史 文化
管理是工具?
管理科学
一、理论管理学 管理哲学、管理 思想史、管理原 理等。 二、职能管理学 计划、组织、财 政、金融、税收、 教育、工商等 三、学科交叉 管理心理学、工 程管理、信息管 理等
三、三个维度
人
用
环境
什
么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第一讲
西方管理理论概述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潘云良
管理理论概括为:
• 一、五个代 • 二、十大派 • 三、三个维度 • 四、五大变化
一、五个代
第五代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
(90年代以后) 企业文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
(20世纪50-70年代)
古典管理理论 (20世纪20年代)
人”的飞跃 • 3、管理侧重点:人本
• 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基础上
第三代:现代管理理论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70年代末
2、标志:现代科学成果、现代技术手段在管理中的广泛 运用,使管理理论焕然一新
3、管理侧重点:目标 + 人 人
把管理建立 在科学的体 制、制度基 础上
目标
第四代:企业文化理论
• 3、生产关系的变化:雇佣关系—契约关系—盟约关系
(相关理论:要素分配、人力资本理论)
• 4、竞争方式的变化:成本—质量—速度 • 5、管理的变化:
• (1)观念:由内向外 • (2)管理主体:一把手—团队管理 • (3) 组织机构:“金字塔”—扁平化 • (4)管理客体:物本—人本 • (5)市场:推销—营销
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
古代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早期
第一代:古典管理理论
1、时间:20世纪20年代 2、标志: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
3、管理侧重点:任务指派 + 制度管理
4、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泰罗
把管理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第二代:行为科学理论
• 1、时间:上世纪20年代—40年代 • 2、标志:对人的认识由“经济人”到“社会
方 法
目标
?
管理主体
理层人
论次性人
、理理 领论论 导、、 理激需 论励求
系统管理理论
环境 战略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目标 科学决
策理论
四、五大变化
• 1、对人的认识的变化: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
人—自我实现的人
• 2、市场经济演变:
• (1)自由竞争—宏观调控(两只手理论) • (2)卖方—买方(生产者中心—消费者中心) • (3)投资需求为本—消费需求为本 • (4)国内市场—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