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创造学第一章

应用创造学第一章


日本政府还积极支持开展全民创造力开 发话动,在各城市开办星期日发明学校, 连妇女发明协会都有几十年历史了。
国内创造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的许立言教授 在1982 年1月号的《科学画 报》上第一次向人们介绍了 “创造学”这门学问。
关于创造性思维 研究的论著越来 越多
第五节 创造学的基本功能及实践
创造导 航功能
在莫斯科、彼得堡、巴库等80余个城市, 建立了约700所发明创造院校,其中最突 出的是1971年在阿塞尔拜疆创立的世界 上第一所创造发明大学,并在全国40多 个城市建立了分校,培养了大批创造型人 才
日本发明大王中松义郎,在近50年中共 获得2360项专利,远远超过美国爱迪 生1320项的专利记录。在1982年世界 发明比赛中,他荣获“对世界作出了巨 大贡献的第一发明家”奖。
20世纪20年代末,专利审查人 员J.罗斯曼从积存的专利资料 中选出700多个最多产的发明 家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并写出《发明家的心理学》一 书
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对其职工开设创造工程课程 1941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提出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激励法” 1950年,现代创造心理学奠基人、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发表了题为 《论创造力》的就职演说。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创造 力开发研究,并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创造心理学,从 而真正标志着较完整意义的创造学的产生。
第四节 国内外创造学研究概况
国 外
1936年,美国通 用电气公司首先对 其职工开设“创造 工程”课程
1938年,奥斯 本将自由联想、 畅所欲言的方法 整理为头脑风暴 法
美国海军部一向 重视创造教育和 创造力研究
1932年成立的“全苏发 明家志愿者协会”
前苏联海军部队专利评审员 根里奇·阿奇舒勒出版了大量 的关于TRIZ(发明问题解决 理论)书籍
3.创造心理品质及其与创造的关系
创造动机 创造情感 创造意志 创造性格
开展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
1)动机与创造
创造动机与其他创造心理因素在自然科学的科技创造中作用的相关系数
项 目 创造动机 创造的远见 0.433 创造的胆识 0.479 创造的意识 0.470 创造的注意力 0.416
2)情感与创造 3)意志与创造 4)性格与创造
激智增效 功能
优化环 境功能
创造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如东县生猪特别好销,其原因是当地农民在猪的耳朵上 挂了一块说明其生长情况的牌子,使顾客看后有一种 “安全感”,所以销路很好。这一创意,得益于“牛带 耳环增加产奶量”的创造学案例讲座的启示。
上海玩具16厂助理工程师吴农发,学习创造学后,运用创 造技法构思、研制出新潮玩具——“电子音乐不倒翁”, 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改进,投放市场后大受外商欢迎, 年创利润80余万元。
一、脑科学理论
1.脑科学
2.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半球外侧面图
3.左右脑与创造性思维
1981,斯佩里因为发现了右脑 具有意识的功能而获得了诺贝 尔医学生理学奖。
著名的“裂脑实验”
二、创造心理学理论 1.创造者的创造心理学层面的基本要求
☆要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要有较高的创造技能 ☆要有突出的创造个性特征 ☆要掌握创造思维的规律 ☆创造者要接受过良好的创造教育和系统的创造训练
第二节 创造学基本内容
四、创造学的学科特性及学科结构
★创造学的学科特性 哲学 自然 科学 社会 科学
系统 科学
数学 科学
创造学 思维 科学
行为科学说 综合性科 学说
边 缘 性 学 科 说
横断性学科说
形成层型 学科说
★创造学的学科结构
五、创造学的研究内容
六、创造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造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创造学基本内容
一 创造学的含义
Creatology
二、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
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 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人们的创造力可以通过科 学的教育训练而不断地被 激发,并转化成为显性的 创造力,逐步得到提高。
第二节 创造学基本内容
三、有关创造学的基本概念
1. 创造(Creation) 2. 创新(Innovation) 3. 发明(Invention) 4. 发现(Discovery) 5. 创造学(Creatology) 6. 创造教育(Creative Education) 7.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2.创造心理过程
赫尔姆霍兹 ①最初的努力,直到无法进展为止; ②停顿和徘徊时期; ③突然的发现和意外的解决。
华莱士四阶段模式 ①准备阶段(PreParation) ②酝酿阶段(Incubation) ③明朗阶段(Illumination) ④验证阶段(Verification)
加拿大内分泌学家,应力学说创立者塞利尔提出的“七阶段”模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创造学概论 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 创造方法及其应用 创造力及其开发 发明创造的过程及模式 发明创造成果及其保护 TRIZ理论
第一章 创造学概论
第一节 创造学的诞生
“创造”一词最早源于中国 《汉书·叙传下》:“创,始造之也”
1906年,专利审查电 气工程师协会提交了人 员E.J.普林德尔尤给美 国题为“发明的艺术” 的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