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1 (2)

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1 (2)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Mn 55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B.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在内膜上合成ATPC.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D.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2.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预测图2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的是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3.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分别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所示。

则实验前与实验后各细胞液浓度大小依次是①B<A<C ②B>A>C ③B>A=C ④B=A=CA.①③B.②②C.②③D.②④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完成了两次细胞分裂。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0和20B.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和40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是有一条链含32P,另一条链不含32PD.在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是:从0到20条都有可能5.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到第一、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B.1个DNA复制2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4条染色单体上C.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D.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6.呼吸熵(RQ)是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

下图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KOH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大吸收CO2的面积B.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 ℃时经10 min观察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10 min内小麦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C.为了校正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应分别放入死亡的小麦种子、KOH,其他条件不变D.若在25 ℃时经10 min观察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 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 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0.857.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8.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单质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Y单质的强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D.X和W两元素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9.荧光素(X)常用于钞票等防伪印刷,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X YZ WA.1 mol X与足量的NaOH溶液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B.1 mol X最多能与9 mol氢气反应C.1 mol X与足量的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D.X能与糠醛()发生缩聚反应10.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7gMnO2与40mL10mol/lL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气分子数为0.1N A B.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2N AC.1mol甲基(—14C1H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8N A、9N A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11.下列实验现象预测不正确的是A .实验Ⅰ:若将V (CH 4):V (Cl 2)=1:1充入量筒,在光照下用装置Ⅰ进行实验,量筒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量筒壁出现油状液体,量筒中有少量白雾B .实验Ⅱ: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并且白色沉淀不溶解C .实验Ⅲ: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光束通过体系时产生丁达尔效应D .实验Ⅳ: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可观察到试管中液体为蓝色12.利用I 2O 5可消除CO 污染,反应为I 2O 5(s)+5CO(g)5CO 2(g)+I 2(s)。

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的I 2O 5固体的2L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CO ,测得CO 2 的体积分数ψ(CO 2)随时间t 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时,CO 的转化率为20%B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b 点和d 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 b >K dD .0到0.5min 反应速率v (CO)=0.3mol ·L -1·min -113.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B 、C 三点水的电离程度:B>C>AB.D 点时可以是碱溶液、盐溶液或纯水C.25℃,将CO 2气体通入稀的NaOH 溶液中,c(H +)可以由D 点向A 点接近D. 25℃,pH=5的下列溶液①NH 4Cl 溶液、②CH 3COOH 溶液、③稀盐酸中c(H +):①>②=③I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15.如图所示,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沿圆弧移动到Q点,在这个过程中,绳的拉力T和水平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T不断增大B.T不断减小C.F不断减小D.F大小不变16.曹冲称象故事讲的是曹冲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线.把象牵到岸上来后再把一块一块的石头装上船,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线和水面平齐后,石头总的重量等于大象的重量,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B.建立“合力和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17.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利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缆绳提升一箱货物,已知货箱的质量为M,货物的质量为m,货车以速度v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将货物提升到图示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货箱向上运动的速度大于vB.缆绳中的拉力F T 等于(M+m)gC.货箱向上运动的速度等于vcosθD.货物对货箱底部的压力等于mg18.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B.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km/s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2:1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19.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小球B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出拉力F=10 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小球重力不计)A.小球A只受到杆对A的弹力B.小球A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 NC.此时绳子与穿有A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N3D.小球B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3N20. 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 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 kg的小球A。

半径R=0.3 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 kg的小球B。

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

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做质点,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 且细绳刚好没有张力,g取10 m/s2。

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5 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过程中,力F做的功W F=16.5JB. 当细绳与圆形轨道相切时,小球B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C. 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时,小球A速度的大小v=3 2 m/sD. 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时,小球B速度的大小v=4m/s21.两辆汽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行驶,以向东为正方向,两辆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21题图A.两辆汽车都向东行驶B.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6s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D.0~7s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选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2)关于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拉力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23.(10分)如图所示,一条轻绳两端各系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通过定滑轮悬挂在车厢顶上,m1>m2,绳与滑轮的摩擦忽略不计.若车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m1仍然与车厢地板相对静止,试问:(1)此时绳上的张力T.(2)m1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至少要多大?24. (14分)如图所示,四分之三周长圆管的半径R=0.4m,管口B和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D是圆管的最高点,其中半圆周BE段存在摩擦,BC和CE段动摩擦因数相同,ED段光滑;质量m=0.5kg、直径稍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从距B正上方高H=2.5m的A处自由下落,到达圆管最低点C时的速率为6m/s,并继续运动直到圆管的最高点D飞出,恰能再次进入圆管,假定小球再次进入圆管时不计碰撞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球飞离D点时的速度;(4分)(2)小球从B点到D点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5分)(3)小球再次进入圆管后,能否越过C点?请分析说明理由.(5分)25.(18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质量为2m的光滑“∏”形线框EFCD,EF长为L,电阻为r;FC=ED=2L,电阻不计.FC、ED的上半部分(长为L)处于匀强磁场Ⅰ区域中,且FC、ED 的中点与其下边界重合.质量为m、电阻为3r的金属棒用最大拉力为2mg的绝缘细线悬挂着,其两端与C、D两端点接触良好,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Ⅱ区域中,并可在FC、ED上无摩擦滑动.现将“∏”形线框由静止释放,当EF到达磁场Ⅰ区域的下边界时速度为v,细线刚好断裂,Ⅱ区域内磁场消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1)整个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2)EF刚要出磁场I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3)线框的EF边追上金属棒CD时,金属棒CD的动能.26.乙醚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溶剂,也用作药物生产的萃取剂和医疗上的麻醉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