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三12月月考理综试题 答案不全

2021-2022年高三12月月考理综试题 答案不全

2021年高三12月月考理综试题答案不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Na:23 C:12 O:16 N:14 Ni:59 Ag:108 Ca:4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日本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小组发现,感染一种被称为“同性恋螺杆菌”的致病菌,会使脂肪更容易在血管细胞内蓄积,加速动脉硬化。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菌的生物膜系统包括了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B.DNA是该细菌内的主要遗传物质C.该细菌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D.它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2.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是四位同学实验操作的方法或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观察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水解B .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染上了色,则表明此时细胞仍为活细胞C.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更易观察3.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 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 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4.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效应T细胞可诱导其靶细胞发生凋亡B.个体衰老会出现的“老年白”和遗传病中“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C.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5.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历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温特通过实验法证实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B.林德曼利用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特点C.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6.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B.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成分的作用C.在培养R型菌的培养基中添加S菌的DNA后出现的菌落只有S型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遗传物质7.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有对比法和实验法。

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A.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B.镁和钠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镁和钠的金属性强弱C.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D.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的2H35Cl分子中的中子数是2N AB.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 NO、NO2、N2O4的混合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大于N AC.铁做电极电解食盐水,若阴极得到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D.将2.24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1L 0.15 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CO2-3和HCO-3物质的量均为0.05mol9、如图是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的示意图,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 2Ni(OH)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溶液中的OH - 向乙电极移动B.混合动力车刹车或下坡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增大C.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D.混合动力车刹车或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10.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产物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A.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B.2-氯丁烷(CH3CH2CClHCH3)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D.异戊二烯(CH2=C(CH3)CH=CH2)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11如图所示,隔板Ⅰ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可发生反应A(g) + 3B(g) 2C(g) ΔH=-192 kJ•mol-1。

向M、N中,都通入x mol A和y mol 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平衡时A气体在两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相等,则x一定等于yB. 若x:y=1:2,则平衡时,M中的转化率:A>BC. 若x:y=1:3,当M中放出热量172.8 kJ时,A的转化率为90%D. 若x=1.2,y=1,N中达到平衡时体积为2 L,含有C 0.4 mol,再通入0.36 mol A时,v(正)﹤v(逆)12. X、Y、Z、W、R属于短周期元素。

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的原子半径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低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 W> ZD.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5种1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B.图2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C.图3表示纯碱溶液受热时氢氧根浓度随温度的变化D.图4是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滴定20.00 mL Na2CO3溶液的曲线,从a→b点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为HCO3- + H+====CO2↑ + H2O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第14~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 .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B .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C .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D .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15.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半径为R ,被一竖直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 点,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度都为v ,此时大圆环对轻杆的拉力大小为A .Mg +2mg+2m v 2RB .Mg +2m v 2RC .Mg +2mgD .Mg +2mg -2m v 2R16.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某同学为宇航员设计了测量一颗绕月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小周期的方法。

在月球表面上以不太大的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已知月球半径为R ,则如果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A. B. C. D.17.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A .在0~4 s 内与4 s ~6 s 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B .4 s 末甲的运动方向改变C .8 s 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离出发点32 mD .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的最大距离为8 m18.如图所示,长为L1的橡皮条与长为L2的细绳的一端都固定在O 点,另一端分别系两球A 和B ,A 和B 的质量相等,现将两绳都拉至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放,摆至最低点时,橡皮条和细绳长度恰好相等,若不计橡皮条和细绳的质量,两球经最 低点速度相比A. A 球大B. B 球大C. 两球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19.如图所示,虚线AB 和CD 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相交于O 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椭圆的两个焦点M 、N 上,A 、E 两点关于M 点对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两点电势、场强均相同 B .C 、D 两点电势、场强均相同 C .A 点的场强大于E 点的场强D .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O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E 点的电势能20.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10:1,b 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S 为单刀双掷开关。

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 、d 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S 与a 连接后,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222VB .当S 与a 连接后,t =0.01 s 时理想电流表示数为零C .当S 与a 连接后,滑动头P 向下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D .当S 由a 拨到b 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21.如图所示,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边长分别为L 和2L 的两只闭合线框a 和b ,以相同的速 度从磁感应220 2-220 2v /(m s -1)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区域中匀速地拉到磁场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1∶4 B .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1∶1 C .通过铜丝某截面的电量之比为1∶2D .通过铜丝某截面的电量之比为1∶4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小题,共129分)22.(6分)某实验小组欲以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

图中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的小盘,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连, 小车的质量为m 1,小盘和砝码的质量为m 2。

(1)(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B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C .本实验中应满足m 2远小于m l 的条件D .在用图像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作出a-m l 图像(2)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且间距x l 、x 2、x 3、x 4、x 5、x 6已测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F 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计算式为v F =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