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艺——泥条盘筑

陶艺——泥条盘筑

陶艺——泥条盘筑教案设计模板
一、背景信息
设计者:
适用学生:小学三到五年级
教材:陶艺——泥条盘筑
二、选材分析
本课通过教师组织欣赏、讨论探究、合作交流、互动评价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尝试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立体再现不同的物体。
三、21c技能、教学(学习)目标、重难点
21世纪技能:确定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以澄清自己的观点,并得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来访问、管理和整合信息。
2、提问泥条盘筑造型首先得有什么?
1、学生进行搓泥条比赛
2、学生交流,展示搓泥条的技巧。然后让搓制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面介绍演示搓制技巧。
总结特点:简洁形象、外形粗犷、富有变化,并给人一种原始的质朴美以及线条的韵律美。
Hale Waihona Puke 三、学生活动1、学生欣赏感知,边欣赏边回答问题。
2、举起泥条互相比一比,找出泥条搓的又快又均匀、又细又长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
教学支撑环境:教室
七、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对比观察揭示课题
1、老师带来两件陶艺作品你们看是什么?
出示一件手工捏制成型的茶壶和泥条盘筑成型的茶壶。
2、总结点题:
1、提问:这两件陶艺作品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泥条盘筑是我国最早制作陶器成型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做成很多物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艺术造型。
教师巡回指导
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总结其艺术造型特点,尝试、体验泥条搓制的有效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对泥条造型艺术特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表述的能力。加强学生相互学习合作的意识。
八、教学评价设计
《泥条成型》项目学习综合评价表
九、学生技能提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泥条艺术造型的美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搓泥条用泥条造型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欣赏、探究、体验中学习搓泥条及盘筑成型的方法,了解泥条造型的美感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泥条造型新颖、美观、生动、富有变化。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用黏土做物体更加感兴趣,课前教师需布置学生预习,准备陶泥,自主进入学习状态。
五、教学方式选择与规划
先通过对比观察,在引发学生同步探究,最后通过学生活动自主做物体造型结束本节课的内容学习。
六、教学资源准备
信息化资源:投影、电脑
常规资源:讲台,制作陶艺的工具,陶泥作品
通过对比观察回答问题。
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发探究
1、课件欣赏:播放古代用泥条盘筑的作品,介绍我国悠久的陶艺历史。(边播放边提问: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
2、通过欣赏,大家肯定想动手做一做了。那么泥条盘筑造型首先得有什么?
3、进行搓泥条比赛
1、提问:欣赏了这么多的艺术造型你有什么感受呢?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更多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体验、观察、制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和动手能力,课前学生在做了预习的情况下,对于课堂中讲的知识点能够更快速的理解与掌握,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寻找到更多的陶艺作品,展示从古至今的一个变化过程,更便于帮助学生的知识框架梳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