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习题(供参考)

旅游心理学习题(供参考)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1.旅游心理学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A.普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两个部分,这就是(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心理过程与个性倾向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3.属于人的心理过程的选项是(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意”这是研究人心理的(B)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问卷法二.多项选择1.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选项有(B C E)A .认知B.能力 C.气质 D.情感 E.性格2.属于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ABCDE)A.旅游者心理B.旅游服务心理C.旅游资源与设施中的心理D.旅游工作者心理E.旅游管理心理3.属于旅游心理学调查法的研究方法有(B C E)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实验法E.心理测试法4.属于人的心理“里层”的心理活动有(C E)A.行为B.表情C.意识D.感受E.潜意识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F)2.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和发展(F)3.心理是客观的主观,主观的客观(F)4.行为公式是人与环境的函数(F)5.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T)四.简答题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4.心理的实质是指什么5.个性倾向性的内容五.论述题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内容第二章一.单向选择1.旅游动机产生的主观条件是(A)A.旅游需要B.经济收入C.闲暇时间D.家庭状况2.旅游活动的主题是(B)A旅游业.B.旅游者C.旅游资源 D.旅游设施3.无法产生旅游活动的闲暇时间是(A)A.每日闲暇B.公共假日C.每周闲暇D.带薪假期4.爱得需要,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哪一个层次(C)A.低层次需要B.高层次需要C.中间层次需要D.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1.属于旅游产品特征的选项是(A B D)A.情感性B.综合性C.单一性D.无形性E.平衡性2.客人在饭店中的安全需要有(A B)A.生命安全B.财产安全C.心理安全D.职员安全E.环境安全3.旅游者的求补偿心理包括(A B C)A.补偿新鲜感B.补偿亲切感C.补偿自豪感D.补偿解放感E.补偿紧张感4.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 B C D)A.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C.社会条件D.旅游景观E.家庭人口三.判断题1.旅游作为一种消费行为,一要有“钱”二要有“闲”。

(T)2.旅游需要是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原动力。

(T)3.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运动,并使得活动朝向某一个特定目标的内部动力(T)4.旅游是纠正日常生活单一性与复杂性失衡的一帖良药。

(F)5.旅游可以说是一副治疗心灵伤痛的“良药”。

(T)6.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经历”产品、“体验”产品。

(T)四.简答题1.旅游产品的构成2.动机的功能3.旅游者的“三求”心理4.经济收入对旅游行为的影响5.激发旅游动机的内容五.论述题1.试论述旅游产品的特征与生产、管理旅游产品的关系2.用单一性与复杂性的理论解释旅游者是如何产生旅游需要的第三章一.单项选择1.属于外部感觉的选项是(D)A.平衡觉B.运动觉C.机体觉D.解压觉2.态度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体现了态度的(A)A.指向性B.社会性C.内隐性D.稳定性3.提出人格理论“心向说”的学者是(B)A.希波克拉底B.荣格C.马斯洛D.埃里克.伯恩4.“情人眼里出西施”是(D)效应A.定势B.近因C.马太D.晕轮5.“得意洋洋、喜怒哀乐形于色”是属于(B)人格型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三.多项选择1.人们对旅游时间的知觉可包括(A B C D E )A.有节奏B.旅宜速C.游宜慢D.要准时E.可调控2.属于对物的知觉的选项有(A B)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自我知觉E.错觉3.知觉整体性应遵循的原则有(A B D E)A.接近原则B.相似原则C.趋和原则D.连续原则E.互补原则4.人格形成的因素有(A B C )A.遗传因素B.社会因素C.社会实践D.综合素质E.自身气质5.旅游距离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有(A C)A.激励作用B.停止作用C.阻止作用D.间接作用E.无关作用三.判断题1.荣格的“心向说”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T)2.态度具有动力作用,是影响、产生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F)3.文化对旅游决策具有双重影响(T)4.当旅游者感知某些旅游目的地比较遥远的时候,就不会去旅游。

(F)5.旅游产品的知觉风险特别大,这是由其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所决定的。

(F)四.简答题1.简述知觉的特征2.简述首因效应的含义与作用3.简述我国阶层理论与旅游的关系4.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内容五.论述题1.论述旅游时间知觉的特征及旅游产品的关系2.论述文化对旅游决策的双重影响第四章一.单项选择1.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最基本、最关切的需要是(B)A.时间B.安全C.方便D.舒适2.影响工作效率,实现??目标,这是人际关系的(B)A.心理作用B.功能作用C.情感作用D.依赖作用3.以行业事业为纽带形成的师生关系、师徒关系、同级关系、同学关系属于(C)A.社会型人际关系B.自然型人际关系C.合作型人际关系D.竞争型人际关系4.“我行——你行”是人际交往时的(A)A.强者心态B.弱者心态C.清高孤傲者心态D.离群索居者心态5.从性格角度分析,具有热情核心品质的是(A)A.人缘儿B.嫌弃儿C.矛盾儿D.孤立儿二.多项选择1.属于人际关系特征的选项有(A B C D F )A.社会性B.情感性C.复杂性D.平等性E.敏感性F.互制性2.属于自然性人际关系的选择有(A B C D)A.亲缘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趣缘关系E.人缘关系3.衡量人际关系的好差、深浅的指标有(A B C D)A.交往水平B.互酬水平C.包容水平D.评价水平E.技能水平4.属于人际吸引相酬原则的选项有(A B C D)A.利而不往非礼也B.英雄爱好汉C.花花轿子人人抬D.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E.同病相怜5.属于旅游过程中主客之间关系的特征有(A B C E)A.短暂性B.限制性C.自发性D.平等性E.不对等性三.判断题1.自然性人际关系,关系一般比较固定,不容易变更(T)2.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赞扬不断增加的人(T)3.“多接近产生感情”(T)4.旅游是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总和(T)5.强者心态是“我行,你不行”(F)四.简答题1.简述人际吸引中德相似原则与相补原则的关系2.简述旅游目的地的主客关系特征3.简述人际交往深化规律五.论述题1.根据人际吸引原则阐述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2.论述旅游活动运行的结构和关系第五章一.单项选择1.向往和盼望、好奇与激动交织在一起,形成兴奋勇敢的心理活动,会出现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阶段是(A)A.旅游准备阶段B.旅行途中阶段C.游觉活动阶段D.旅游结束阶段2.心情激动、高度兴奋与渴望的心理活动,会出现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阶段是(C)A.旅游准备阶段B.旅行途中阶段C.游觉活动阶段D.旅游结束阶段3.活跃型顾客的气质特征是(B)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4.急躁型顾客的气质特征是(A)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5.具有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情感强烈、兴趣广泛心理特点是(B)A.少年人顾客B.青年人顾客C.中年人顾客D.老年人顾客6.具有判断力强,思维敏捷,判断力强,心理成熟,求实、求廉和求速心理特点的是(C)A少年人顾客B青年人顾客C中年人顾客D老年人顾客。

二.多项选择题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一般心理需求有(A B C D E)A.美好期望B.寻求新奇C.舒适享受D.安全方便E.亲切尊重2.研究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应从几个方面进行的选项是(A B C)A.共性需求B.群体需求C.个性需求D.非群体需求E.非个性需求3.傲慢型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是(A B C D E )A.态度傲慢B.行为任性C.表情冷漠D.情绪暴躁E.孤芳自赏4.拘谨型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是(A B C D E )A.性格内向B.行动谨慎C.少言寡语D.好静不好动E.敏感而多疑5.稳重型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是(A B C D E )A.不苟言笑B.不爱攀谈C.情感深沉D.兴趣持久E.喜欢清静6.女性消费者心理主要体现在(A B C D)A.情感细腻B.情绪容易波动C.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D.精打细算E.冷静而果断7.男性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C D E)A.情感细腻B.易受他人影响C.善于自控D.冷静与果断E.具有理智性8.老年人的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A B E)A.容易激动B.好发火和唠叨C.固执和怀旧D.判断力极强E.思维敏捷三.判断题1.安全是旅游者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只有安全的人才能旅游,才会旅游(T)2.生活节俭型旅游者,以注重产品消费价格为主要动机的行为。

(T)3.大众化消费的主要对象是经济节俭型旅游者。

(T)4.以注意物质和精神生活享受的为主要动机的旅游者是标新立异型旅游者。

(F)5.以注意服务方式简便、服务速度快捷为主要动机的旅游者是追求享受型的旅游者。

(F)四.简答题1.简述现代旅游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男、女性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

五.论述题1.论述旅游者的一般心理需求2.论述旅游者个性特点与接待技巧第六章一.单项选择1.处理角色关系的最高原则是讲(A)A.规范B.尊重C.人情D.关系2.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讲(B)A.规范B.尊重C.人情D.关系3.满足客人期待着的“实用性”与“享受性”需求的服务是(B)A.心理服务B.功能服务C.亲情服务D.间接服务4.使客人得到接纳、尊重、理解,从而产生满足感的服务是(B)A.功能服务B.心理服务C.间接服务D.亲情服务5.为了“避免客人不满意”的“少了它就不行”的因素是服务的(A)A.必要因素B.魅力因素C.关键因素D.唯一因素6.为了“使客人感到特别满意”的“有了它更好”的因素是服务的(B)A.必要因素B.魅力因素C.唯一因素D.关键因素7.上班前不喝酒,不吃大葱、大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是为了保持(C)A.无异物B.无异响C.无异味D.无创破8.要求员工五官端正、面容较好,身材亭亭玉立、伟岸挺拔是(B)A.仪容美B.长相美C.举止美D.心灵美二.多项选择题1.客人投诉心理有(A B C)A.求发泄B.求尊重C.求补偿D.求解脱E.求发展2.旅游企业人员外在美的形象应体现在(A B C D E)A.长相美B.服装美C.化妆美D.举止美\E心灵美3.富有人情味的微笑应该是(A B D)A.心笑B.眼笑C.奸笑D.唇笑E.傻笑4.“三情合一”是指(A B C)的合一A.心中有情B.表达有情C.与客共情D.我中有情E.他中有情5.为客人提供服务的正确眼神是(A B C D)A.尊重B.亲切C.友善D.互动E.羞答三.判断题1.“服务即交往,交往即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