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五章 智慧技能的学习

心理学第五章 智慧技能的学习


2、概念同化的认知过程
概念同化: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 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概念同化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概念的关键特征通 常是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而后学习者利用其头 脑中的相关原有知识来理解和习得(同化)概念的关键 特征。 概念形成这种习得方式既适用于具体概念学习,也适用 于定义性概念学习。概念同化则主要适用于定义性概念 学习。
(二)概念学习的认知过程
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 概念同化的认知过程
1、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
概念形成: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者从概念 的具体例子中概括出概念的关键特征,涉及概括和 分化两个认知过程。 概括是指学习者从具体、特殊的例子中推导出适用 于同类其他例子的共同特征。要防止过度概括或概 括不足。 分化是指学习者在反例呈现的情况下纠正不当概括 的过程。
第二节 智慧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辨别的学习过程 概念的学习过程 规则的学习过程 程序的学习过程
一、辨别的学习过程
指分辨区别。 唐元稹《哭子》诗之二:“纔(同才)能辨别东西 位,未解分明管带身。”
才刚学会分辨方向,还不懂得自理。
宋曾巩《范贯之奏议集序》:“或矫拂情欲,或切 劘计虑,或辨别忠佞而处其进退。”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但要明白,首 先就要辨别。”
3、规则
规则: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表 示若干个概念间的关系对外办事的技能。 规则是学习者在多种情境中一致地应用若干概念之 间关系的性能。 规则的一种特殊的、较为复杂的形式是程序,有时 也叫操作步骤。 线性程序 分支程序(包含决策步骤)
线性程序
分支程序
4、高级规则
学习目标
陈述技能的分类及其依据; 举例说明知识怎样转化为技能; 举例说明智慧技能中的辨别、概念、规则、程序学 习的过程; 举例说明智慧技能学习的内外条件; 举例说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促进智慧技能的学习
广义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 识大致与我们传统上讲的知识概念相当,这种知识 被称为狭义的知识,其分类及其学习过程和条件已 在第四章阐述。 本章用信息加工心理学观点分析技能的性质和分类, 论述作为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最后论述如何基于智慧技能的学习规律安排教学。
一、辨别的学习过程
辨别学习又叫知觉学习。 吉布森认为,辨别学习涉及注意、抽象、过滤三个 相互作用、彼此配合的过程。 注意:是指学习者在探索外界的活动中所做的感官 调整。 抽象:是学习者在一系列不同的客体和事件中发现 恒定不变的关系。 过滤:是学习者忽视无关的、随机变化的刺激。
促进辨别学习的方法
(二)智慧技能的类型

辨别 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则
1、辨别
辨别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物理或感觉维度上觉察出刺 激差异的性能。 如辨别颜色、气味、轻重、冷暖、方位等。
2、概念
概念: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概念的 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概念是指个体运用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将某一事物识别 为该类事物一员的性能。 具体概念—根据物理属性来识别概念例证的概念 如:红色、千克 定义性概念—根据定义来识别概念例证的概念 如:密度、舅舅
① ② ③ ④
突出刺激的关键特征。 对比。 重复。 用言语标志区别性特征。
二、概念的学习过程
(一)概念的分析 概念是由四个成分构成的。
① ② ③ ④ 概念例子—每一概念都指的是一个类。 概念名称。 概念定义---是其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 概念属性---是指概念的一切正例的共同本质属性。
具体概念: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能够通过观察 概念的正反例证获得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获得的标 准是能否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定义性概念: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不能通过直 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 标准是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3、变式练习: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途径
外部条件
教师给学习者呈现的材料以及为促进学生学习所采取 的一些教学方法、提供反馈指导等。
常见策略

教师: 提问 粗体、下划线、首先、其次 停顿 变式练习
学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笔记(生成技术) 练习
第五章 智慧技能的学习
第一节 技能与智慧技能的性质 第二节 智慧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第三节 智慧技能学习规律的教学含义
C-A规则与S-R公式
C-A规则(condition-action)条件-行动规则,即产生 式规则。 S-R公式------即条件反射公式 相同点:C-A规则类似S-R公式,相似之处是,当S出 现或条件满足时,便产生反应或活动。 不同点:C-A中的条件不是外部刺激,而是信息,是 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A也不是外显的反应,还 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或运算。
2、E.D加涅的程序性知识分类
一般与特殊维度
一般:算术运算规则;语文造句、改错;英语语法; 特殊:做事之前先有计划;三思而行;从多方面考虑;
自动与受控维度
自动化程序性知识----熟练技能 受意识控制的程序性知识是由一系列未达到自动化激 活程度的产生式构成的。
从受意识控制到自动化是一个连续 变化的维度
1、产生式(C-A规则)
产生式: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 动(condition-action)的规则。 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产生式(production)。 产生式这个术语来自计算机科学。信息加工心理学 的创始人西蒙认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 符号系统,其功能都是操作符号。 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智能,能完成各种运算和解决问 题,是因为它贮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的形式 编码规则的缘故。
例:分数加法前三步的产生式表征
P1 如果 我的目标是要将分数相加, 且现在有两个分数, 那么 建立一个子目标,即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分母。 P2 如果 我的目标是要将分数相加, 且现在有两个分数, 且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已知,
一个产生式的活动 为另一个产生式的 运行创造了需要的 条件
那么 用最小公分母除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并得到结果1. P3 如果 我的目标是将分数相加, 且现在有两个分数, 且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已知, 且已得到结果1, 那么 以结果1乘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三)技能(程序式知识)的分类
加涅的广义技能分类 E.D加涅的程序性知识分类
1、加涅的广义技能分类
① 智慧技能,运用概念或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② 认知策略,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以支配自己 心智加工过程的技能。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一种特 殊的智慧技能; ③ 动作技能,运用规则支配自己身体肌肉协调的能力。
传统教科书沿用活动方式来定义技能,不能反映知 识与技能的关系。
2、从信息加工观看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看,技能是广义知识 中的一种类型,即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中暗含做事的规则。 技能的本质是知识的运用,说得明确一点是程序性 知识的运用。有些程序性知识是技能的执行者能意 识到的,有些是他们意识不到的。
第一节 技能与智慧技能的性质
技能的性质 智慧技能的性质
一、技能的性质
技能的含义 技能的心理实质——程序性知识及其心理表征 技能(程序式知识)的分类
(一)技能的含义
1.技能的传统定义 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潘菽 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 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朱智贤 主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练习形成的执行 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顾明远 人已掌握的活动方式叫技能。---克鲁捷茨基
E.D.加涅的产生式描述方法:

不同作者用于表示产生式的符号不完全统一。 E.D.加涅的描述方法为: P:产生式 如果部分:规定了行为必须满足的条件; 那么部分:规定应进行的活动。
例:实施强化和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
P1
实施强化的产生式:
如果 两个条件 那么
目标是要增加儿童的注意行为, 且儿童注意时间比以前稍微延长, 对儿童进行表扬。
思考:
简述加涅父女对程序性知识分类的异同。
二者都注重用分类的观点来看待程序性知识,都注 重程序性知识所分类别之间的关系。不同在于,加 涅(父)强调智慧技能亚类之间的层次关系,加涅 (女)强调程序性知识两个类性之间的连续性关系; 加涅(父)从一个维度对程序性知识分类,加涅 (女)从两个独立的维度进行分类。
活动
例:实施强化和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
P2
鉴别三角形的产生式:
如果 三个条件 那么
已知一个图形是两维的, 且该图形有三条边, 且三条边是封闭的, 识别此图形为三角形,并说出“三角形”。
活动
活动
2、产生式系统
产生式系统: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由控制流 联系起来的若干产生式。 简单的产生式只能完成单一的活动。有些任务需要 完成一连串的活动,因此需要许多简单的产生式。 经过练习,简单产生式可以组合成复杂的产生式系 统。 这种产生式系统被认为是复杂的技能的心理机制。
根据自动化维度和特殊性维度对认知策略的分类
自动化的 • 自动化的基本技能
受控的
• 专门领域的策略 特殊的
• 一般的策略 • 弱方法 一般的
二、智慧技能的性质
智慧涅认为,智慧技能是个体有可能通过语言、数字 之类的符号来对环境做出反应与描述的性能。这里 的语言、数字之类的符号表示的往往是客观事物及 其之间的关系。 个体运用这些符号与外界相互作用,与他人进行有 效交流的能力就是智慧技能。
上节回顾
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广义知识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