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细部放样
涵洞分为正交涵洞与斜交涵洞: 涵洞分为正交涵洞与斜交涵洞:
对于正交涵洞,在涵洞中心位置确定以后, 可将经纬仪架设在涵洞中心桩处,后视路线 方向,盘左、盘右旋转90°(或270°),取其 平均位置,即为涵洞轴线方向。为了方便在 施工过程中恢复轴线,一般在轴线方向设立 护桩。对于斜交涵洞,可将经纬仪架设在涵 洞中心桩处,后视路线方向,盘左、盘右旋 转一个角度为斜交角φ(或180—φ),取其平均 位置,即为涵洞轴线方向。
2) 旱地基础标高放样
旱地基础标高放样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3 墩台身的施工放样
墩台身的施工放样同基础放样基本相同,即在基础顶面 或已灌筑的墩台身每一节顶面测设出纵横中心线,作为立模 的依据。 除模板下部的位置与十字线间的相对尺寸应符合设 计要求外,立模时模板顶部的位置也应符合要求。因此,在 模板壁顶部前后及左右,需标出纵横中心线方向点(如在上面 钉设小铁钉) ,并在十字线方向上架设经纬仪,校准模板, 使顶面标记与十字线方向一致。在利用护桩恢复墩台的纵横 轴线时,为保证精度,宜置镜墩台一侧的护桩上,后视另一 侧的护桩。避免置镜点和后视点都用同一侧的护桩,以免后 视距离过近或点位有微小移动时,使恢复的轴线产生较大的 方向误差。当墩台身升高而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在两侧 点位尚能通视时,预先在己灌筑好的墩台身前后及两侧用油 漆作好标记,以此标记作为墩台身升高时测设轴线的后视点。
6 锥坡放样
锥体护坡在施工时要按设计准确放样,尤其是斜交涵洞的洞口施工。 锥坡护坡及坡脚通常为椭圆形曲线,放样方法很多,如支距法、图解法、 坐标值量距法、经纬仪设角法、放射线式放样法。对于斜桥锥坡还应考虑到斜度 系数,可以采用纵横等分图解法进行放样。 以上方法均先求出坡脚椭圆形的轨迹线,测设到地面上,然后再按规定的边 坡放出样线,据以施工。这里只对常用的支距放样法、纵横分解图法进行介绍。 支距放样法的做法是:如图所示将b分为n等份(一 般为10或8等份),则可求得i点对应的支距ai,然后根 据i点在b方向的分量和在a方向的分量ai可在现场放出i 点。
桥涵施工放样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墩台标高放样; 墩台标高放样; 基础标高放样 ; 涵洞基础定位和轴线测量; 涵洞基础定位和轴线测量; 桥涵细部施工放样; 桥涵细部施工放样; 锥坡放样; 锥坡放样; 桥梁墩台竣工测量及桥梁上部结构的放样和施工观测。 桥梁墩台竣工测量及桥梁上部结构的放样和施工观测。
1 桥墩、桥台标高放样 桥墩、
a)适用于较高的墩、台高程放样。施测时,先在1点立水准仪, 后视水准尺并读数,然后前视墩、台身,并在钢尺上读数,假设A 点高程为HA,墩、台顶面待放样高程为H待,则可算出钢尺上垂距 b,即b=H待-HA-a,就可用钢尺直接在墩、台上量出待放样高程。 b)适用于待放样高程位置不超过水准尺工作长度的墩、台高程放 样。施测时,先在1点安置水准仪,后视水准尺并读数,按前面公 式b=H待-HA-a计算出B处水准尺应有的前视读数b值,然后将水准 尺倒立,上下移动水准尺,当水准仪的前视读数恰好为b时,水准 尺零端处即为B处放样点高程位置。 如图所示,桥墩或桥台的侧面为斜面,A为已知水准点,墩、 台顶面的设计高程在设计文件中已知,施测前,先在墩、台上立一支 架并悬挂钢尺,钢尺下悬挂重物。施测时,先在1 处安置水准仪,后 视A处水准尺读数a并记录,然后前视钢尺读数并记录。把水准仪移至 墩台顶2处,后视钢尺读数并记录,然后将水准尺放在检测点B上,水 准仪瞄准水准尺并读数b,则B处高程hB=hA+a+h1-b,式中h1为钢尺 两次读数差的绝对值。
2 桥涵基础标高放样 桥涵基础标高放样分为水下和旱地两种。 1) 水下基础标高放样 如钻孔灌注桩基础 水下基础标高放样(如钻孔灌注桩基础 如钻孔灌注桩基础)
一般采用测绳下悬重物进行施测。 现以钻孔灌注桩基础为例来说明桩底标高的确定。 如图所示(钻机未画出),A为已知水准点,施测时先将A处水准点高程 引至护筒顶B处(B处高程需常复测),并在B处作一标志。钻孔过程中可根据 该标志以下的钻杆长度(每节钻杆均为定长)判定是否已经钻到设计高程。 清孔结束及浇筑混凝土前均可 用测绳检测孔底标高,方法是:在 测绳零端悬挂一锥形铁块,B处放 下测绳,当感觉测绳变轻(注意不要 让测绳太靠近钻杆或钢筋笼)后,读 取测绳读数(由于测绳每米一刻划, 故应量取尺尾零长度并加上尺头重 物长),则桩底C处高程=护筒B处高 程—测绳长度L。
4 顶帽及支承垫石的施工放样
当墩身灌筑离顶帽约30cm时,根据十字线护桩在墩顶 面交出十字线,作为立模的依据。顶帽施工时应注意弄清 基础中心线、墩中心线和梁工作线之间的关系。 更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前后不等跨桥墩顶帽和梁端布置
直线上、曲线上顶帽对于每片梁的双支 座或单支座的布置
5 涵洞放样
对于涵洞,设计资料一般会给出中心桩号、斜交角、涵长等,根据这 些资料,可以测设涵洞中心桩以及轴线。涵洞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 涵洞中心桩位以及涵洞轴线方向。 涵洞基础定位即测设涵洞中心桩。通常可以利用离桥涵最近的已经测设的中桩 涵洞基础定位 位置,计算涵洞中心到前后中桩的距离,采用直接丈量的方法测设,如图5-2-1所示。 对于附近有可以利用的导线点时,也可利用路线附近的导线,根据计算的涵洞中心坐 标,计算距离和夹角。采用极坐标的放样方法测设涵洞中心,如图5-2-1所示,将经 纬仪安置在导线点A上,后视导线点B,然后将照准部旋转θ角,即为涵洞中心所在方 向,在此方向上从A点开始量取水平距离样原则:
就整座桥梁而言,应先放样桥轴线,再 依桥轴线放样墩 、台位置;就每一个墩台 而言,应先放样墩台本身的轴线,再根据墩 台轴线放样各个细部。 其它各个细部也是 如此。这就是所谓“先整体,后局部”的测 量基本原则。
1 桥墩、桥台标高放样 桥墩、
对于砌石(或混凝土 桥墩 桥台, 对于砌石 或混凝土)桥墩、桥台,当施工到一定高度 或混凝土 桥墩、 应及时放样礅、台顶面标高,以确定礅、 后,应及时放样礅、台顶面标高,以确定礅、台顶面距设 计标高的差值。由于此时墩、台顶距地面已有相当高度, 计标高的差值。由于此时墩、台顶距地面已有相当高度, 用常规的水准测量方法已无法施测,需用特殊方法, 用常规的水准测量方法已无法施测,需用特殊方法,如图 5-1-1、图5-1-2所示。图5-1-1适用于桥墩、桥台侧面垂直于 所示。 适用于桥墩、 、 所示 适用于桥墩 地面的情况, 适用于桥墩、 地面的情况,图5-1-2适用于桥墩、桥侧面是斜面的情况。 适用于桥墩 桥侧面是斜面的情况。
涵洞分为正交涵洞与斜交涵洞: 涵洞分为正交涵洞与斜交涵洞:
对于正交涵洞,在涵洞中心位置确定以后, 可将经纬仪架设在涵洞中心桩处,后视路线 方向,盘左、盘右旋转90°(或270°),取其 平均位置,即为涵洞轴线方向。为了方便在 施工过程中恢复轴线,一般在轴线方向设立 护桩。对于斜交涵洞,可将经纬仪架设在涵 洞中心桩处,后视路线方向,盘左、盘右旋 转一个角度为斜交角φ(或180—φ),取其平均 位置,即为涵洞轴线方向。
纵横图分解法的做法是:如图所示,按a和b 的长度引一平行四边形;将a′和b′均分为10等 份,并将各点顺序编号:由b′之0点连a′之1点, 由b′之1点连a′之2点…依次类推,最后由b′之 9点连a′之10点,形成椎坡之底线。
7 涵洞放样
对于涵洞,设计资料一般会给出中心桩号、斜交角、涵长等,根据这 些资料,可以测设涵洞中心桩以及轴线。涵洞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 涵洞中心桩位以及涵洞轴线方向。 涵洞基础定位即测设涵洞中心桩。通常可以利用离桥涵最近的已经测设的中桩 涵洞基础定位 位置,计算涵洞中心到前后中桩的距离,采用直接丈量的方法测设,如图5-2-1所示。 对于附近有可以利用的导线点时,也可利用路线附近的导线,根据计算的涵洞中心坐 标,计算距离和夹角。采用极坐标的放样方法测设涵洞中心,如图5-2-1所示,将经 纬仪安置在导线点A上,后视导线点B,然后将照准部旋转θ角,即为涵洞中心所在方 向,在此方向上从A点开始量取水平距离L所得就是要测设的涵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