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控矿规律
第九章 构造控矿规律
控矿构造的分布、力学性质、产状、 序次、相互关系等。
第一节 构造的等距性控矿规律
一 构造等距性及其控 矿意义 李四光在1929年指出, 巨型纬向构造带展布 具有明显等距性,大 概每隔8°~9°(约 880km)出现一个构 造带。它们对我国内 生金属矿产分布具有 重要意义。
604
605 609
老柞山金矿东矿带(300m中段)3条矿体分布示意图(a)及平面应力场分析(b)
雁行或斜列分布矿脉
裂 魏家沟
B 裂 断 截
140
O
北截 杜家集
北
52
O
魏家沟
凤 黄 埠 岭
凰
山
断
裂 灵
山 灵山沟
凤凰 山 153m
诸 流
河
黄埠岭 七厘山
0 1000 2000m
断 裂
1. 断裂; 2. 金矿床
山东招远灵-北断裂带金矿床等间距分布
S
N
胶东金岭金矿
2 排列方式和组合类型
三 等距离构造形成机制
1、5号矿体复合垂直纵投影图
Positional prediction map of orebodies of Lingshangou gold deposit
团结沟金矿NWW向断裂带内矿体斜列分布向NWW向侧伏
金岭金矿埠上金矿床矿体平、剖面及应力分析示意图 左-走向变化;右-倾向变化
老柞山中矿带31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及应力场分析Leabharlann 第二节 其他的构造控矿规律
瑶 岗 仙 钨 矿 床 矿 脉 分 带 图
矿床主要垂向分带变化型式
O
133
F5
F1
断裂
矿脉
Section map of F1 fault and F5 fault inLingshangou gold deposit
Vertical projection showing converge line of fault of No.1 and No.5 in Lingshangou gold deposit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等距性
二 等距离构造控矿的特点和类型
1 基本特征
构造带或构造行迹空间展布具有韵律定向性,反 映了地块所经受区域或局部应力作用方式和方向。
构造带或构造行迹等距离产出,对称构造的间距 倍数关系明显,且矿床韵律出现的距离与矿体规 模大小成正比。 2 基本类型
并列式,雁行式,弧形等间距式,菱形格状,环 状等距离等。
50年代,哈夫纳提出在均匀介质中剪应力轨迹是等距离分布的。 J.库廷纳1965把矿脉在空间上等距离出现的现象称为“等距离原理”。据此成 功的预测了东欧地区一些银、铅锌矿。 M.M.乌柯洛夫1973年研究哈萨克斯坦稀有金属矿床时,注意到等距离现象, 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1965年以来,我国在赣南、豫西、胶东等地研究和总结了矿带、矿田、矿床 的等距离分布特征,成功的预测和勘探了钨、钼、铜、金等矿床。
1 由于扭应力作用而形成的等距离构造;如 雁行褶皱、雁行断裂、网格式构造等。可 能反映地应力在地块中按等距离释放。 2 由于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构造。 从物理学观点看,均匀岩块在压应力作用 下,应力传递具有波动性。 3 断裂面本身不是平直的面,在构造应力作 用下,形成局部摩擦面和张开面。
黄
弧
断
裂
崔家 七夼
双目顶 西良 杜家集
玲 珑 断 裂 青 头 破 裂 断
三 山 岛 断 裂 断 裂 家 焦
北截 新城 魏家沟 西埠上 东沟 灵山沟 黄埠岭 七里山
宋 家 河 断 裂
一级异常区 0 5 10 Km 二级异常区
金矿床
金矿点
灵北断裂带金矿床地质简图
A
北截
杜家集
N
断 北 灵 山 灵山沟 黄埠岭 七厘山 截
矿集区内构造带的等距 性控制矿田矿床等距分 布。 如豫西卢氏地区,Fe、 Cu、Zn、S、Mo、Pb 的夕卡岩型和热液型矿 床,受东西向和北东向 网格状构造控制,在网 格状构造结点或结点附 近,产出含矿花岗岩类 小侵入体及相关矿床。 它们等距分布,北东向 成带,间隔8-9km; 南北成行,行间距约 6km。在这些间距交点 上大都有矿床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