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

④说说作者在文学上他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那么他是怎样走向文学之路的呢?(《问题生成-评价单》)
2.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训练-评价单》上的相关习题。
3.评价学生的表现。
1.在课文中找出来。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训练。
归纳概括
拓展升华
3
分钟
创设
结束
情境
1.师引导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请大胆地说出来吧。




《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
2.小结:同学们,作者忘不了师恩,是因为田老师教艺高超,既教书育人,又给作者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常怀感恩之心,记住老师的化育之恩,感谢像老师一样的人对自己的关怀、关心和关爱。
1简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想,在交流中加深巩固。
2.在老师谈话中再次受到教育。
授课
年级
四年级






《师恩难忘》
任课教师
陈万君
课型
问题解决课
课时
2课时
上课日期
年 月 日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并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运用质疑解疑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理解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时间过得的确很快。继续练习做批注笔记。
4.评价学生表现,明确今天学习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问题生成-评价单》上的问题,并进行拓展训练。
1.请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问题预设。
3.明确今天的学习动向。
自主学习
共同探究
20
分钟
创设品味情境
1.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
2.引导生浏览问题。
3.留足时间,让生自主完成。
4.指导生进行小组讨论,随之进行多元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从内容入手体会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得到启迪,懂得热爱和尊敬他人的道理。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链接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本真的师恩;学会感恩。
教学
重点
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
难点
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教法
与学法
教师:情境教学法。
学生:读、悟、议、画、交流相结合。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一案三单。
学生准备:对本课进行结构化预习,细细研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要素)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
实现目标
7
分钟
5.适时补充小结,评价学生表现。
1.初识问题,心有定向。
2.自主思考,完成生成单上的问题。
3.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习能力,完善问题答案。
4.大胆质疑,合作解决,加深认识。
展示成果
师生共评
10
分钟
创设训练情境
1.引导学生深层品读,引发思考:
1感受文中句子的优美。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恩难忘
讲古诗
编故事插柳之恩
播设导入情境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板书课文标题,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重点交流作者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4、过渡:3.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