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汽车文化 课程结业论文 邱伟俊

现代汽车文化 课程结业论文 邱伟俊

序号:30
《现代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汽车的利与弊
学院: 延边大学工学院
专业:机械类
年级: 2012级
姓名:邱伟俊
学号:
2014年4月17日
论汽车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成为了现在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的普及对人类的带来了便利,加速了人类的生活节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烦恼。

本文讲述了汽车所带来的便捷以及它的大量增加和使用所引发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列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减少和消除汽车使用所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社会发展;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新能源汽车
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汽车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也许你没有汽车,或者你也并没有开过汽车,但你一定坐过汽车,享受过汽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活动的范围,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但是汽车确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汽车的利与弊。

一、汽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便利
从最早古代的马车、轿子到瓦特改良成具有真正意义的蒸汽机、再到本茨第一次发明了具有内燃机的三轮汽车,开启了现代汽车的先河。

从此,人类从步行、马车的行列中解放出来,汽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人类的脚步,提高了人类的速度,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首先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高节奏的社会,时间、效率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中重要关注点,而汽车尤其是私家车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它可以缩短出行的时间,并增加对出行时间的预见性,从而使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更有效率,将“人”的有效时间提高到最大限度。

其次社会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范围的大幅度提升,利用汽车快捷、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工作地点与工作地点远等问题,从而帮助人们在更大范围内处理好事情。

再次,汽车的出现使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不在惧怕刮风下雨,而以往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在天气恶劣的环境下,就不怎么好用,无法处理这些问题,汽车的到来无疑解决了这些问题。

汽车就像是一部移动空调,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都能使人舒适。

并且,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与功能的与日俱增,现代汽车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各种款式的车以及一些“多功能车”、“智能车”等,满足了不同人
的需要。

二、汽车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
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连接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不仅能直接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其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渗人到广泛的学科领域,带动大量的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诱发新兴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出现,形成庞大的产业体系和合纵连横的产业链。

汽车从可望而不可即变成了一件只用交付2万元首付就能开走的平常商品,出行从此变得无拘无束,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因汽车而发生改变,很多人对时间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公共交通的时刻表,对距离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几站地”。

汽车因此成为自由的象征,人们买汽车是为了换一种生活。

汽车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具有“远距差效益”、“时差效益”和“运输质量差效益”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为发展汽车运输业,世界各国都加速开发公路网络。

二次大战后则更是高速公路时代,高速公路网几乎穿透了世界大部分城市和城镇。

汽车为促进地区和工业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了许多新生事物,汽车艺术、汽车广告、汽车模特、汽车展会、汽车体育、汽车旅游、汽车旅馆、汽车社区、卫星城、乡间别墅及汽车银行等已渗透到发达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改造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进而改变城市结构、乡村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变人们的区域概念、住地选择、消费结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活动节奏、知识结构以及文化习俗。

汽车的使用是个性权利的延伸和个人主动性的象征,汽车创造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内容,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心理素质、道德因素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汽车带来的弊端
然而,在我们谈论汽车的时候,不仅仅只有汽车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和快速,或许我们听得更多的是汽车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第一,过多的汽车引起了交通阻塞。

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6亿辆,全世界每千人拥有汽车110辆。

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增长,预测到2010年全球汽车数量将增到10亿辆。

在中国近年来,汽车的数量特别是私家车的数量呈直线上升,在许多大城市已是车满为患,交通拥堵成
为了家常便饭,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特点却被过多的车辆逐步抵消,留下的只是人们对交通阻塞的抱怨和不满。

第二,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

所以,即使有微量的一氧碳吸入,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

轻者眩晕、头痛,重者脑细胞将受到永久性损伤。

此外,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会使易感人群出现刺激反应,患上眼病、喉炎等,而尾气中的氮氢化合物所含的苯并芘是致癌物质,它是一种高散度的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几昼夜,被人体吸入后不能排出,积累到临界浓度便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而且,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可吸入颗粒物、铅等物质。

第三,汽车的高速发展和使用引发能源危机。

在我国,石油储藏量和开采量非常有限,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依靠进口。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够买私家车来代替公交车出行,这样一来,导致汽车保有量的大量增长,因此,每年国内对汽油、柴油等能源的消耗也与日俱增,从而造成了能源危机。

除此之外,由汽车引发的频繁的交通事故也令人恐惧,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较快,所以经常会发生事故。

车子改变了人类的行走方式,当人类拥有车子时便不会满足在地上走。

过度的依赖汽车,减少了人们行走的锻炼机会,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汽车的昂贵性,它也成为了一种炫富和攀比工具,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们为了显示自己所谓的“个性与独特”往往会将他们自己的“坐骑”拍下来或者故意在众人面前炫耀,然后发到网上去进行盲目攀比炫富,就引发了像“郭美美”这样的事件。

四、现代汽车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汽车
正因为汽车现在存在的众多弊端,尤其是汽车数量的急剧上升所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让人不得不去考虑发展新型的汽车,于是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汽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被用完,而到那时候,人们要靠什么来给车提供动力呢?而且,目前油价越长越高,所以人们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即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

它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造成的环境污染少;而且其使用的能源大多为可再生能源,解决了现在面临的能源不足的问题。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毕竟还不成熟,在国际上尚属于高新领域,为攻克其中的技术难关需承受巨额的研发费用,由于前期研究生产必须投入大量成本,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丰田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GS450H在上海车展亮相后,让不少问过价钱的国人咋舌,简而言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坎坷之途。

五、结束语
总之,汽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汽车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降低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这使得我们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汽车的发展。

一方面,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造一些环保节能的汽车,从技术和使用上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学好驾驶技术,掌握汽车驾驶的理论知识,做到文明开车,合法驾驶。

此外,我们也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在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因噎废食、全盘否定。

可以说,汽车只是一种工具,它利弊共存,如何使用关键在于人类自己,我们只有在利用好它有利的一面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寻找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所存在的弊端,才能让汽车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俞宁,曹建国.汽车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2004.3
[2]童有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7
[3]梁玉芬.轿车对现代城市发展的利弊分析[J].求实,2004.11:175—177
[4]曾鹏.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J].上海汽车,2009,(9):22—26
[5]李金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考及相关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8
[6]沈华林.论大力发展家用轿车的利弊[J].消费导刊,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