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永安明沟调研报告

永安明沟调研报告


周边环境
• 该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西临长春市动植物园,北临吉顺社区,南临吉东胡同
(4)气候
• 长春市的气候属欧亚大陆东部中温带大 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 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4.1℃~4.9℃,7月份平均 气温23℃,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7℃。 冬季盛行偏西风,夏季盛行东南风,春 季盛行西南风,风速季节变化明显,春 季平均风速3.9M/S,最大风速30 M/S。 长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00~600㎜, 降水量不稳定,季节性变化大,年内降 水量分配不均,汛期(6~9月份)降水 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77%,长春地区 日照时数约2637小时。
(5)交通流线分析
1.居民区:中顺福苑小 区人群上下班集市等 2.附近街道:吉顺街, 吉东胡同,平原路,亚 泰大街等。亚泰大街是 河道附近的主干道,车 流量较大。道路较完善。 人流量大 3.周围建筑:中学、艺 术馆、超市等人群密集
二 场地认知
(1)场地分析
• 永安明沟是从伊通河边上的滨河路一直向西,穿过亚泰大街,沿着河沟两侧的平泉路、吉 东胡同,直到接近动植物园东侧的吉顺街。
• 一直以来,永安明沟内的水体水质非常不好。“特别是一到夏天,能闻到一股难闻的味 道。”工作人员说,此次改造,既包含了水体治理的手段,也包括景观改造和提升的部分。
• 施工人员说,永安明沟将改造在多个地段,搭建一种在水面之上向外延伸、架空的人行栈 道。因此,在永安明沟的沿线护坡上,在不影响防洪效果的前提下,要打下近百根桩体, 以便支撑栈道平台。这么做可以在不砍伐树木的前提下,考虑到亲水景观的设计效果,最 后将一部分人行栈道设计成架空挑台的形式。
(3)项目地点
该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 从伊通河边上的滨河路一直向西, 穿过亚泰大街,沿着河沟两侧的平 泉路、吉东胡同,直到接近动植物 园东侧的吉顺街。
长春市南关区
南关区位于长春市的中南部, 西南部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毗邻,东南部与长春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 发区相连。总面积497平方千米。 西部为起伏台地,东部为大黑山 低山丘陵。区境南部大型水库新 立城水库是市主要水源地之一。 伊通河流经境缘。年均温4.9℃。 年均降水量59.8毫米。
(2)
场地现状
现状一:周边环境恶劣 现状二: 两侧道路脏乱差 现状三:缺少休闲娱乐设施 现状四:绿化覆盖面积小 现状五:河道两侧人行栈道较窄
居民反映:附近位于二院旁的分司右路有两家餐馆餐饮污水直接排到分司右路的路面上、一家 茶楼就连卫生间的污水也直接排到分司右路的路面上,这种排法已经有近一年了。路面都长出 青苔了,臭气直冲二院病房,过往行人苦不堪言。 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东新开河是伊通河中游的一条支流,河流 全长16.6千米,流域面积79.9平方千米,是一条承担中心城区东部的工农业排水、生活污水和 雨水排泄的季节性河流。根据设计人员测算,东新开河流域的大部分河段都是劣Ⅴ类水质,主 要污染负荷来源于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黑臭程度严重,而污水又随东新开河汇入伊通河, 严重影响了伊通河的水质。
防线,消除洪灾隐患,确保城市防洪的“长治久安”。
防洪原则 生态原则 美观与实用原则 植物多样性原则 空间层次丰富原则
使自然环境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 科学的、合理的、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及充分 利用自然资源, 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张可心
张玉
赵钰婷
一 总体定位 二 场地认知 三问题与策略
一.(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背景
伊通河
伊通河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大河,被誉为长春的母亲河。长343.5公里,流域面积8545平方 公里。
一.(2)伊通河现状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年久淤塞,水土流失,伊通河的水运大幅度降低,解放后, 1958年在伊通河中游、1962年在伊通河上游分别建了新立城水库和寿山水库,因为新立城 水库和寿山水库,因为新立城水库改由地下管道向三水场输水,长春市区段的伊通河从此断 流,长春以下河段终年流淌长春市的工业、生活污水。
(3)设计预想
• 永安明沟南岸原有的行道树都可以得到保留,当人们行走在木栈道上时,既能享受到郁郁 绿荫,视线又能得以延展,那是相当“敞亮”!同时,在永安明沟沿线的重要节点,还设 计有多处花园及绿道、绿地和景观带,就连人行道路面也会铺上既有透雨性能又能抗冻防 胀的地砖。待景观打造完成后,将对黑臭水体开始治理。 • 臭水沟变景观带
三、(1)周边环境恶劣
三、(2)缺少休闲娱乐设施、亲水性较差
拓宽后效果
较( 窄 ) 河 道 两 侧 非 机 动 车 道
3
道路拓宽施工现场
阻碍行人通行的树 木
(4)水污染
一、有污水的接入 二、有生活垃圾的污 染
• 一、有污水的接入 • 二、有生活垃圾的污染
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伊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及水质污 染等问题愈加突出。虽然经过近些年来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 效,但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国内外河流治理经验, 综合的水系治理是解决河流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本着遵 从自然规律的原则,运用科学发展的规划理念,将伊通河水 系打造成河、沟、渠分配合理,顺畅承泄城市雨水,保障城 市安全的生态河流是我们的目标。 具体可以通过伊通河流域水利防洪设施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提高防洪标准和行洪能力,构筑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