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鉴赏课件
(1)轻便摄像机、高速感光胶片、磁带录音机的 出现,促发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把摄影机 抗到大街上”,“还我普通人”。
(2)DV出现和电脑技术的发展:个人化摄影与制 作,促进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发展。(《一个馒 头引发的血案》、《李献计历险记》)
一、吸收各门艺术之精类依据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媒介
展。
例:《英雄》
影响:抒情和渲染气氛的有效艺术手段 例:《红高粱》(片段9) 《芳芳》 (片段10)
音乐和舞蹈成为辅助性手段,为情节服务。
例:《阿育王》 《如果·爱》
1、时空综合:时间流动和空间造型。 第一,用空间交替表现时间流动(例:《阳光灿
烂的日子》)
第二,不同时空同时出现(例:《不朽的园丁》)
《十七岁单车》(片段4)
C、内在本质的真实
文化的真实——通过细节来展现
例1:《变形记》
例2:《摩登时代》(片段5)
影视画面是一种有目的的重新构建,是影视制作者 或创作者根据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
做出的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阐释。
首先有拍什么、如何拍的主观选择; 其次,拍摄过程不可能完全客观展现; 再者,色彩、音乐等因素要由拍摄者来决定; 最后,后期剪辑离不开工作者的主观意愿。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 语,意为装配、安装、组合。在影视艺术中,这一
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1、平行蒙太奇:指将不同空间和相同或不同时间发 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2、交叉蒙太奇:指将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的相互紧
密联系的情节交替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3、重复蒙太奇: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在影视作品 中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
4、对比蒙太奇:通过尖锐的对比或强烈的对比,
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强化所表现的内
容、情绪和思想。
5、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与镜头、场面与场面的 组接,借助独特的电影比喻,使画面的潜在内容浮 现出来。
6、心理蒙太奇:通过镜头组接,直接而生动地表
新好莱坞的导演和作品
时代背景 美国电影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所经 历的一系列打击和挑战。 1、“派拉蒙案”被裁决,大公司的主要财源 被切断,影片生产减少。 2、电视的猛烈冲击。 3、麦卡锡主义形成,大批电影人失业。
一、新好莱坞电影拉开序幕
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代表作:《邦妮和克莱德》、《毕业生》
威严,使观众产生一种压抑感或者崇敬感;创造一
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模仿儿童视角。
人声 音响
音乐
声画关系
(一)功能 1、推动电影叙事
2、传达微妙信息
3、方言的使用
1、第一个层面 (1)声画合一/声画同步
镜头中声音来源位于画面中,观众听到声音信息
的同时也看到声源的影像信息,两种信息的传播同
幕(电影)或屏幕(电视)上还原出来的视觉形象。
影视画面中的影像既是对现实物像的再现,同时也 是对现实物像的重写。
再现性
表现性
对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 A、直观真实:
a、视听真实:《霸王别姬》(片段1)(片段2)
b、细节真实
B、时空真实
真实地再现空间和时间
例:《青红》中的舞会(片段3)
美国电影的早期探索 好莱坞的建立和美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形成
类型片和美国电影的发展
1、具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具有鲜 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
、层层递进。
例1:《魂断蓝桥》
例2:《卡萨布兰卡》
2、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进情节,并往 往采取“强化”的方式,使冲突尖锐激烈,情节跌
小说——电影叙事学(《罗生门》、《罗拉快跑》、
《低俗小说》)
从时间艺术到空间艺术:文学是时间艺术,强调想 象创造。影视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形
象直观(《四世同堂》)。
影响: 光、影、线条、色彩等造型意识
例:《红高粱》结尾(片段8)
从空间艺术到时间艺术:从空间感到时间的流动 性,视觉效果更强烈、内容更丰富,推动情节发
系产生反应。
摇镜头:摄影机的位置固定,镜头方向转动拍摄, 可以左右转动,也可以上下转动。
移镜头:被拍摄的事物固定,摄影机大体上沿着横 向运动,从而把被拍摄事物的全貌展示出来。
跟镜头:所拍摄的事物本身就是运动着的,摄影机 随之“进亦进,趋亦趋”,紧跟被摄物体。
升镜头:多用在一场 景结尾处,起到小结
影视艺术综论
一、影视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二、技术性赋予影视艺术鲜明的个性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影视美学各个流 派的产生和发展
照相式 镜头连接
默片时代
有声电影
彩色电影
电脑数码合成与制作
美国学者芭芭拉:影片《英雄》里面,真正的英 雄是谁?
高科技
头的运动,被称为运动镜头。
主要包括以下5种基本形式:推、拉、摇、移、跟
推镜头:被拍摄的物体固定,摄影机向其推过去, 景别由大变小,观众会随着空间距离的接近看到越
来越多的细节,心理上和该事物的距离感不知不觉
间缩短了。
拉镜头:和“推”的手法相反,观众逐渐看到的是 该事物周围的环境情况,心理上对环境和事物的关
中的真实时间完全同步,同时环境、人物、事件都
可以被充分地展示,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完整的时
空感。
2、表意的丰富性(《扁担姑娘》) 在长镜头中,画面信息丰富复杂,没有确定的所指, 往往需要观众的主动参与来发现和创作意义。
3、画面的开放性(《四百下》) 长镜头具有比普通镜头更开放的空间容量。
细微的表情、小幅度 动作或重要的道具, 特别是人物的表情和 眼神。
2.通过近距离感来使
观众产生心理认同, 打动观众。
3.如果使用过多会破 坏环境空间的完整真 实感。
1.清晰地传达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
动,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
的。
2.夸张地强调某个物体,给人以深刻印象。
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 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在 白色方旗上绘绿色水纹、火焰、风、车轮等等。演员执旗,略微颤 动,就可以表示波浪起伏、着火、起风、乘车。
电影则注重真实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 :如《梅兰芳》大到内景的
搭建、外景的选择,小到服装、道具,导演、美工等均做到处处考 究,还原了属于特定时代的真实。
(1)自由转换的时空打破舞台的时空局限性 戏剧:三一律——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 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 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 和一个地点。(《雷雨》)
电影:时空自由转换。(《黑客帝国》、《大话
西游》)
A、生活环境
戏剧讲究舞台程式: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用桌子代替山石,
理性的有机综合。
(2)主人公不再是善恶分明的类型化人物,而是
具有更加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更加立体化的内
心潜意识。
例:《黑天鹅》
(3)采用实景拍摄方式,追求纪实性和真实感,
进可能保持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或原生状态。
3.善于迅速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例:《撞车》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社交网络》
3、特点:对传统好莱坞类型电影进行反讽,对传
统价值观念进行反思。
1.受到了欧洲电影的深刻影响,呈现出商业电影艺 术化、艺术电影娱乐化的趋势。
例:《美国丽人》
2.突破了旧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束缚。 (1)彻底抛弃了戏剧化电影美学体系,强调向自
然真实靠拢,体现出纪实性与意识性、情节性与哲
1、戏剧元素 2、文学元素 3、美术元素 4、音乐、舞蹈元素
影响: 戏剧性冲突和戏剧性情境。 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从 本质上说,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立体展现, 也是塑造人物形象,表演人物的一种表现手段。 只有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才能构成扣人心弦 的戏剧高潮。优秀的戏剧都有高潮戏。
2、视听综合:感官冲击
3、表意结合:故事与内在涵义紧密结合
影视艺术中综合性与技术性的关
系
例:《调音师》
画面 声音
蒙太奇
影视画面的符号性 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
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1、概念 影视画面是指通过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影机,记录
在感光胶片(电影)或磁带(电视)上,最后在银
景别 镜头运动
角度
所谓景别,是指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环 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
根据这种范围的比重和画面表现空间(一般是以
画框内成年人身体部分多少为标准),可以进一步
把景别分为以下几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
特写
1.表现气势宏大的自
然风光、大规模的群
众场面。(远景1)
道德训诫。
5、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