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向量数量积ppt课件

山东省高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向量数量积ppt课件


两个向量 的夹角
向量在轴上 的正射影
向量的 数量积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问题 1 这个物理背景涉及哪些矢量? 影响功的因素有哪几个?
F
s
W | s || F | cos
b
B
b
a
O
aA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1.两个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b ,作 OA a ,
OB b ,则 AOB称作向量 a 和向量 b 的夹
教学过程
1
2
3
4
5








































1 创设情境 引入背景
1 创设情境 引入背景
想一想
大力士拉车,沿着绳
F
子方向上的力为 F ,车的
位移是 s ,力和位移的
夹角为 ,所做的功为
s
多少?
W | s || F | cos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角,记作 a, b .
b
a, b b, a
B
b
a
O
aA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规定
1. 0 a,b ;
b
2.当
a, b
2
时,则称向量
a
a 与向量 b 互相垂直.记作
a b;
3.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垂直.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找一找
如图,在等腰直角 ABC 中, C 90 ,
求出下列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
4.性质 1 若 e 是单位向量,则 a e e a | a | cosa, e , 表示 a 在 e 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3 应用概念 探究性质 一例
二练
三探究
3 应用概念 探究性质
讲一讲
例 已知| a | 5 ,| b | 4 , a,b 120 ,求 a b .
3 应用概念 探究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及其数量; 发现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情境式和问题 探究式相结合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与 合作交流
教法 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和 导学案
教学过程
物理背景 抽象概括 问题探究
追溯
概念的起源
揭示
概念的内涵
发现
概念的外延
sa
W | s || F | cos F b a b | a || b | cosa,b
W ab
F
s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3.向量的数量积
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 b ,把数量| a || b | cosa,b 叫
做 a 和 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a b ,即 a b | a || b | cosa, b .
能力
➢具备数学建模能力 ➢抽象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通过物理背景,体 会向量的科学价值, 培养探索精神,提 高应用意识.
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经历 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 到抽象的过程;渗透分 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 想方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向量数量积的 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初步掌握数量积 的性质;培养抽象 思维能力.
(3) a a | a |2 即| a | a a ;
(4)
(1) AC, AB =___;
C
(2) CA, CB =____;
A
B
(3) CB, BA =____.
错 解 重 现
注意:求两个向量的夹角时要将两个向量平移到同一始点.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问题 2 如何作出力 F 在位移 s 方向上的 分力?它的大小是多少?
F
|
F
|
cos
s
W | s || F | cos
规定 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 0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定义剖析
1.“ ”是内积运算符号,不能省略也不能用“ ”代替;
2.数量积 a b 的结果是一个实数;
3. a 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 a b 等于 a 的长度| a | 与b 在 a 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b | cosa,b 的乘积;性质 5Biblioteka | a b || a || b |
辨一辨
(1) 已知 a b ,求 a b 的值.
(2)已知 a b 0 ,试讨论 a 与 b 是否垂直. (3)试比较| a b | 与| a || b | 的大小.
4 归纳性质 学以致用
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1)如果 e 是单位向量,则
a e e a | a | cos a, e ; (2) a b a b 0 ,且 a b 0 a b ;
.
人教B版 数学 必修 4
2.3.1 向量数量积的 物理背景与定义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徐同
.
内容提要
教材
学情 分析 分析
教学 目标
教法
学法
教学
过程
设计 说明
教材分析
物理 背景 抽象
减法
加 法
向量 概念
数 量 积
数乘
平面向量 的数量积
代数
几何
三角
学情分析
知识
➢学习向量的概念和线性运算 ➢了解物理背景:力,位移,功
算一算
(1)已知| a | 2 ,| b | 3 ,a b=3,求 a, b .
性质 4 cos a,b a b (| a || b | 0)
| a || b |
(2)已知| a | 2 ,求 a a .
性质 3 a a | a |2 ,即| a | a a
3 应用概念 探究性质
性质 2 a b a b 0且 a b 0 a b
A
a
O
x
O1 A1
al |a|cos
l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2.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
已知向量 a 和轴 l .作 OA a ,过点 O , A 分别作
轴 l 上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O1 , A1 ,则向量 O1A1 叫做 向量 a 在轴 l 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该射影在轴l
上的坐标,称作 a 在轴 l 上 的数量或在轴l 的方向上 的数量记作 a l .
在轴 l 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OA1 .
120
A1 O
l
(2) 已知 a,b 45 ,| a | 2 ,| b | 3 ,求
a
a 在 b 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4 5
b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a 和 b , 则| a | cos a,b 叫做
向量 a 在 b 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a l | a | cos
A
a
O
x
O1al A1
l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作一作
分别作出图中 OA ,OB ,OC 在轴 l 上的
正射影,并指出所作正射影的数量的符号.
B
A
C
C1
O B 1 A1 l
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练一练
A
(1) 已知| OA | 5 , OA,l 120 ,求 O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