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力培训课件
❖ 克里米亚
❖ 文理综合
地理与生物
❖ 雾霾与呼吸道
数学与美术 戏剧组合
❖ 初中课本剧 ❖ 小学绘本剧
❖ 文科综合——
中国文化课程(文史哲)
❖ 历史、语文、思品
美国人的选择——语文教材取材
❖ 首先是特别注重社会历史意义
❖ 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 ❖ 美洲土著族之一的昂昂达族的《龟背上的土地》; ❖ 黑奴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讲述的奴隶的“有趣的故事”; ❖ 约翰·史密斯的《弗吉尼亚通史》; ❖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 ❖ 托马斯·杰弗逊的《独立宣言》; ❖ 美国革命时期最有力的演说家帕特里克·亨利的《在弗杰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 ❖ 亚伯拉罕·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
❖ 将文学学习和历史学习完全融合一起
❖ 将学生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
❖ 一种全人教育思想所主导的编写方式
用图书塑造美国公民
❖ 2012年6月暑假将至,美国的国家图书馆——国会 图书馆以“塑造美国的图书”(Books That Shaped America)为题,发布了一份包含88部作品的书目, 并开辟展区。
领导什么:学校靠什么生存、发 展?
❖ 如何成为特色学校?进而成为名校?
精神——办学理念——灵魂 课程——自主课程——载体 教师——教育主体——队伍 文化——校园气场——影响
一、学校课程的问题在哪里?
教材的问题:
❖ 一种标准编所有的教材 ❖ ——没有弹性,缺乏张力的课程, ❖ 课程标准下的标准课程
美的心灵; ❖ 父母不需要你门门功课都优异, ❖ 但对知识要终身保持孜孜以求的劲头。
课改的教育思想
❖ 孩子健康就是教育质量, ❖ 孩子阳光就是教育质量, ❖ 孩子发展就是教育质量。
学校的教育哲学——
(二)把课程打开——
明德的课程旨归——
❖ 一所将东西方教育精华高度融合的学校; ❖ 一所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1)课程重构——
❖ 引进、借鉴、整合、融合 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国际课程为参照, 将中西方融会贯通,创建学校自主课程。
(2)学科重组
❖ 现实问题 ❖ 学科之间壁垒森严:
教材编写各自为阵, 学科教学互不往来,
学科是联系的
❖ ——语文和数学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 ——思品和语文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 ——英语和思品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 体现美国的主旋律,但此书目仍然别具一格,如国 图馆长詹姆斯·毕灵顿所言,入选作品并非坊间常见 的“最佳”,相反,其中许多书都曾极富争议,却都 是对美国国民产生过巨大影响。
❖ 理科综合——
红树林湿地研究
❖ 生物、地理、化学、物理
❖ 传统学校中各门学科林立,给孩子挖的是一 口又一口的学科深井,学科之间缺少关联。
❖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看上去我们的孩 子学科知识学得深透,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却偏弱。
❖ “整合课程”一个核心就是将被割裂的学科 打通,让深井串联起来。
明德的课程教学——
❖ 一所构建以生为本个性多元课程的学校 ❖ 一所培养批判思维生成智慧课堂的学校
课程谱系——三大系列:
❖ 基础课程——国家课程,必修,校本化重构 ❖ 拓展课程——学校课程,选修,生本化建构 ❖ 特需课程——学生课程,自修,个性化建设
1、基础课程校本化重构
❖ 课程重构 ❖ 学科重组 ❖ 课堂重建
课程名称——明德“红树林”课程
❖ 避免全课程的定义逻辑缺憾 ❖ 更具有形象化和富有生命力 ❖ 红树林本身具有整体的概念 ❖ 体现深圳与福田的地方特色
课程思想、课程特征:亲近儿童
❖ 儿童立场
儿童意识 儿童视角 儿童心理 儿童话语
顺应儿童
❖ 低幼学段儿童的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学习 规律
❖ 1、由近及远的纵向顺序【空间时间远近】 ❖ 2、可亲可感的生活情境【同学老师校园】 ❖ 3、生动可爱的形象故事【绘本形象细节】
❖ 这些都是在美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的重要作品, 历史意义是第一位的。
❖ 其次是重视文学代表性
❖ 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府的倒塌》; ❖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自然》; ❖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 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 杰克·伦敦的《生活》; ❖ 约翰·斯坦贝克的《龟》; ❖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在另一个国家》; ❖ 凯瑟琳·安·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 ❖ 詹姆斯·瑟伯的《幽灵进来的那一夜》; ❖ 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前七年》; ❖ 约翰·厄普代克的《棕色的大箱子》等等。
美国语文编写体例:
❖ 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
❖ 从美国的土著开始到1750年是“文明的交会”; ❖ 从1750年开始到1800年是“国家的诞生”; ❖ 从1800年开始到1870年是“国家的发展”; ❖ 从1850年开始到1914年是国家的“分裂、和解与扩展”; ❖ 从1914年开始到1946年是人民的“不满、觉醒与反抗”; ❖ 从1946年至今是国家的“繁荣与保护”。
校长领导的核心概念——打开
❖ 把理念打开—— ❖ 把思维打开—— ❖ 把课程打开—— ❖ 把教师打开—— ❖ 把课堂打开—— ❖ 把评价打开——
(一)把理念打开
一个家长给孩子的信
❖ 父母不希望你成为运动健将, ❖ 只是希望你有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身体; ❖ 父母不需要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 但是你需要有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和懂得欣赏
编写策略
❖ 课标为纲——课程标准 ❖ 瞻前顾后——幼儿园、三四五年级 ❖ 左顾右盼——国内、国外
一年级:我——我的所在——我的成长
二年级:我(们)——交往——情感
初中重组
❖ 文科综合——
语文与历史
❖ 石壕吏与安史之乱 ❖ 木兰理
教学的问题:
❖ 一种模式框所有的教师 ❖ ——传授加训练
学习的问题
❖ 一种思维套所有的孩子 ❖ ——求同思维
评价的问题:
❖ 一根尺子量所有的学生 ❖ ——高考分数
学校的问题:
❖ 一种模具铸所有的学校 ❖ ——应试教育同质化
二、如何领导课改?
打开学校
❖ 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 ❖ 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