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2019艺术设计专业高职高专)
1.前言
1.1课程性质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和CorelDraw图形设计软件。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印刷设计、照片后期处理、室内效果图后期制作等领域,利用Photoshop软件可以进行各种平面图像处理,图像格式和颜色模式的转换,绘制图形等,培养学生对图像处理的技术。
CorelDraw矢量图绘制软件主要引导学生掌握矢量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用运用CorelDraw软件进行平面图形设计。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本的思想。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艺术设计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于技能,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1.2设计思路
1.2.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将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思想融为一体,并不追求形式上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或案例教学,而是重点体现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本课程将图形图像处理视为一个整体项目过程,打破传统图像处理教学的条块界限,按照图片处理到广告制作的实际项目过程作为课程的教学主线;
1.2.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1.2.3坚持从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因素,追求教学效果的系统最优,将各个教学环节作为课程教学系统的一个部分来对待,将本课程
的教学作为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来对待,处理好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1.2.4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为主,根据课程中的知识点选择合理的示例讲解,通过布置实例让学生思考,通过启迪和帮助让学生完成实例的创作,从而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掌握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中的各个工具菜单命令,能够把所有的工具菜单命令的功能融合,能独立的对图片进行的处理,满足自己处理图片的需要,满足数码冲印、影楼数码照片处理的需要;能根据指定主题的要求进行创意设计创作。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掌握Photoshop工具面板、菜单命令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Photoshop调整图像色彩的技能;
(3)掌握Photoshop处理数码照片的技能;
(4)掌握Photoshop使用滤镜效果制作图像特殊效果的技能;
(5)掌握Photoshop选取设计素材的技能(“抠图”技术);
(6)掌握Photoshop软件设计制作常见平面设计作品的技能;
(7)掌握CorelDraw工具面板、菜单命令的作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8)掌握CorelDraw软件矢量图形的绘制方法;
(9)掌握CorelDraw软件设计制作常见平面设计作品的技能;
(10)培养学生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
2.2.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码照片、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2)能够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特殊效果的设计与制作;
(3)能够运用CorelDraw软件绘制基本矢量图形及设计制作以图文混排为主的书籍装帧、报纸广告、产品外包装等平面设计类作品;
(4)能够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完成项目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
(5)最终能够综合运用Photoshop、CorelDraw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单独设计制作平面设计项目作品。
2.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肃认真的做事态度;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意思维和健康的审美意识及鉴赏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4.1.1教材选用:
高昱李有生.《Ps+CorelDRAW电脑设计基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7
4.1.2教材编写建议:
通过“任务驱动”,以“准备学、需要学、合作学、竞争学、互助学、快乐学”为主线,以教师为辅线,呈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从“任务”着手,通过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法与步骤,自主探究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
4.1.2.1“任务”的设置应体现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①“任务”的设计,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所设计的“任务”是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就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的展开而设置的。
②“任务”的设计,可能涉及到多个图形图像处理基本模块和多门学科知识,要突破孤立地学习某一应用软件的概念,加强图形图像处理与相关学科课程的整合。
③“任务”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和正确有效地获取、合作、筛选、处理、设计,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4.1.2.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图形图像处理的应用能力,包括:
(1)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能力;
(2)恰当地选择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合理地使用工具的能力;
(3)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求异思维能力;
(5)具有组织、策划、沟通、执行的能力;
(6)与人交往的方式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7)具有岗位应变能力;
(8)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
4.2教学建议
4.2.1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地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4.2.2加强“过程体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信息时代的气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给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了解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和方法。
要加强学生对应用信息技术的道德与规范的体验,增强信息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4.3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4.3.1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信息技术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4.3.2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4.3.3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考核、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定主题,自己设计,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对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