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标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标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1、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主体性教育的过程,要求教师要担负起促进学生主
体性发展的责任,那么首先就要更新观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要由“学科本位”、“知识
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关注人,关注每一位有着丰富个性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发展,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变化。

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已获得的经验;要围绕学生的
兴趣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来判断什么知识重要、什么知识不重要,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在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来选择教学方式。

2、教师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

所谓开放性,就是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封
闭的模式,而是要冲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

传统
的课堂教学,程式化的东西过多,“千人一面,千课一面”成了一种常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
景下,教师的教学选择应是开放的:可以对教学的策略进行多样化的选择,而不再是固定不
变的那几种模式;可以对教学的资源进行选择,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

3、教师角色观念要转变。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
主体的思想。

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
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大胆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
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扮演导演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自己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一堂课只有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秩序井然
地得以完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促使学生对自己在教学关系中的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以往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位置上,认为教学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行为,并没有看到自己在教学关系上其实处于相当重
要的地位。

学生既是接受知识的一方,同时也是主动吸收知识的一方,而在当代社会中,更
应该体现为是主动学习的一方。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不过是引导者。

二、在新课标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建设性思考
1、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严肃而且抽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
将知识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包括讨论、辩论、演讲、表演、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等,设计丰富的参与形式,调动起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得到启发。

教师选择多样化的课
堂形式和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学生
潜能的发挥和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
施教,从学生的差异性这一实际出发,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发展学生的优势
差异。

教师不能一味只看分数的高低,而且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个性,捕捉其闪光点,尊
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利用多种渠道为其创造一
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毫无疑问,只有在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特长受到充分尊重的条件下,在宽松而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学生才会心情舒畅、
积极开发智力,使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培养。

3、在知识的传授上应重视社会热点问题。

要使思想政治课让学生易懂,就要使教材贴近生活,增强可操作性和可信度;同时还要求政治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掌握课堂艺术,
学会因势利导和驾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不
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喜欢时事,激发他们对
政治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生总是乐于接受社会上广泛关注的
问题,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广泛收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案例的设计让学生将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与教材中的理性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又能达到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明辨是非善恶、得到成长的目的。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设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政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康人格的关键。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充满温情的学习氛围,形成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的任务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勇于创新,自由地与教师展开讨论。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发挥到最大,学生学习的劲头将更足,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5、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既是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开展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以拓展我们的教育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