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 无菌操作:血液标本采集环境和工具必须保持无菌,以防止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插管和针头应当具备专门用途,且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灭菌处理。
2. 选取适当的血管: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优先选择较大的静脉,如前臂静脉、肘窝静脉等。
避免选择表浅的血管,以减少伤害和疼痛感。
3. 洗手与戴手套:在血液标本采集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这是为了防止手部污染造成采集的标本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4. 正确束带:在静脉血液采集时,可以使用束带帮助静脉突出。
束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不应超过1分钟,以免造成细胞组织压迫和采集标本质量下降。
束带应绕得不太紧,有利于静脉血流。
5. 适当的采集工具:血液标本采集中常用的工具有针头和采血管。
选择适当的针头和采血管,需根据采集静脉的大小、病人的年龄、病情等情况来确定。
当选择时,血液采集者应选择合适长度和孔径的针头和采血管。
6. 适时更换针头: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如果有需要重新穿刺的情况出现,应当及时更换针头避免污染。
即使在同一个病人采集多个标本时,也应更换采血针头,避免交叉污染。
7. 采样顺序:在采集多个标本时,应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采样。
通常的采样顺序为无抗凝剂的标本(如血清)优先,再采集带有抗凝剂的标本(如EDTA管)。
这样可以避免抗凝剂对无抗凝剂标本的影响。
8. 避免过量抽血: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避免过度抽血,以免对病人身体造成过度损伤和不适。
通常情况下,抽血的总量不应超过病人体重的1%。
9. 采集前适当压迫:在血液标本采集前,应用无菌的纱布或棉花球进行适当压迫,使采集部位的血管充分扩张,有利于血液的顺利采集。
10. 标本标签和记录:在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准确标注和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病人姓名、病人编号、采集时间等。
这有助于避免标本的混淆和错误,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