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规范
课程教学大纲是每门课程(含实践性课程)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

一、制定原则
1.课程教学大纲要准确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要服从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的总体要求。

2.课程教学大纲要体现改革精神,适应社会需求,不能只服从于基本教材或某一时期的特定体制。

3.课程教学大纲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注意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和配合,防止相互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4.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应以中等程度学生通过正常努力可以达到的限度为准,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利于因材施教。

5.每门课程均应制定教学大纲,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

6、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成绩评定
其它说明
二、基本要求
1.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必须以高职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据,为贯彻落实该培
养计划服务。

2.课程教学大纲应安排教学时数、教学(含实验、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以及作业量、测验、考试要求,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议和指导等。

3.凡计划开设的课程,包括必修、选修等所有的理论课和实践环节都必须制定教学大纲。

4.课程教学大纲原则上由开课单位撰写,并由担任该课程教学时间较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编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必须经教研室集体讨论、审查通过,由教研室主任签字,系(部)教学主任批准后,报教务处。

5.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应单独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不独立设课的有关教学实验,应在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具体列出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其他具体内容在实验大纲中写明。

6.课程教学大纲的课程名称和学时要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

7.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要与教育部课指委制定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

8.对课程名称相同,但学时、学分不同的课程,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撰写课程教学大纲。

9.对课程名称相同,但面向专业不同的课程,应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分别撰写课程教学大纲。

三、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及编写格式(详见模板)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先进制造技术》教学大纲←(宋体,加黑,3号字,居中)
一、课程基本情况←(宋体,加黑,小4号字,1.5倍间距)
开课单位:华天学院机电系←(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课程编码:110101060(由学校统一编定)
总学时:28
总学分:1
修课方式:选修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机床设计基础、数控原理与系统、互换性测量与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

教材:《先进制造技术》朱晓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先进制造技术》盛晓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宋体,加黑,小4号字,1.5倍间距)
本项填写要求:写明该课程的性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方向与专业特色课程)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现代制造技术中的现代制造工程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加工与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系统的生产模式与工程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现代制造工程设计技术相关技术概念及基本应用。

2.掌握现代制造工程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3.了解现代制造系统的生产模式模式工程管理技术的基本知识。

4.掌握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宋体,加黑,小4号字,1.5倍间距)
本项填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要写明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并对各知
识点分层次提出要求。

(如掌握;理解;了解等),并附学时分配。

(不要写章节名称,请在教材中提炼出知识点,并对知识点作要求)
(一)课程内容(28学时)←(宋体,5号字,1.5倍行距)
第一章绪论
1.机械制造企业功能结构组成。

2.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现代制造技术的内涵。

教学要求:
了解机械制造企业的功能结构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有关知识以及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第二章现代制造工程设计技术
1.概述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3.现代设计技术
教学要求:
熟悉CAD/CAM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制造工程设计技术的特点、设计方法,了解创新设计、智能设计、异地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的含义。

第三章现代制造工程加工技术
1.概述
2.柔性制造系统FMS
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4.超高速、超精密加工技术
5.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超高速、超精密、快速成形等加工技术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第四章现代制造系统的生产模式与工程管理技术1.现代生产模式
2.现代生产工程管理系统……←(宋体,5号字,1.5倍行距)
教学要求:
了解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及现代制造系统中常用的生产模式,掌握JIT、LP、AM、CE、AM、IM、虚拟制造等现代生产模式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掌握现代制造系统生产模式中管理技术的特点,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及应用,掌握GT、MRP、MRPⅡ、ERP的概念、功能及其生产管理方法。

(二)课时安排
四、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宋体,加黑,小4号字,1.5倍间距)
现场参观←(宋体, 5号字,1.5倍间距)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宋体,加黑,小4号字,1.5倍间距)
本项填写要求:请写清教师授课的方式,如使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

理论教学应突出重点难点,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挂实物机床来提高教学效果,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场教学的机会,增加学生对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法建议: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中需要通过作业、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实验,多进行编程练习和实训,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宋体,5号字,1.5倍行距)
六、成绩评定
本项填写要求:要写明该课成绩由几部分组成。

作业+平时成绩+考勤+期末考试=该课成绩
七、其他说明←(宋体,加黑,小4号字,1.5倍间距)
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为1:1,课外作业不少于3次。

←(宋体,5号字,1.5倍间距)
*注:斜楷体字(含括号内)为本教学大纲范例的说明部分
撰写人: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年月日
系(部)主任(批准):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