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组异域风情【本组概述】本单元围绕“异域风情”这一主题,共安排了24篇文章,其中课文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2篇。

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学习本组文章,不仅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丰富学生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教学内容】1、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

2、《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密西西比河风光》《田园诗情》《嗨!好绿的瑞士》《威尼斯之夜》《观斗牛》《神奇的北极》《克拉克河谷怀旧》《暖雨》。

3、《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再别康桥》《水城威尼斯》《威斯敏斯特桥上》《顿河》《西班牙舞韵》《蓝色的多瑙河》《莱茵之夜》《俄亥俄的雨》《雨中巴黎》《风景》《我听见美国在歌唱》《罗马的纪念碑》【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的田字格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诵中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3、在阅读中使学生感受异域的风情,并学会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两翼目标”: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8篇,《主题式•经典诵读》8篇,背诵喜爱的经典诗文。

2、指导学生运用“以读代讲”等方法深入感悟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异域的风情,并学会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1—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1、课本第七单元单元导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主题式•经典诵读》:《嗨!好绿的瑞士》《再别康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1、同学们,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也有很多诗歌用文字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这样的古诗词。

你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件填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 (学生交流)2、同学们的积累很丰富。

世界上,不仅有我们所熟悉的壮丽得祖国的锦绣山川,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主题的学习——异域风情,让我们乘上文字的风帆,去周游世界各地,那里有——【图片展示】荷兰的田园诗情,瑞士的满眼碧绿,西班牙斗牛的匪夷所思,威尼斯的恬淡与安逸,密西西比河的秀色可餐,北极的原始和神秘——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相信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3、怎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这一主题的课文呢?请同学们看单元导语中的学习要求。

(指名读、出示)二、学习课文4、我们的世界之旅将从欧洲开始,一路向东,去感受不同地域的风情美景。

这节课让我们先到位于欧洲西部的德国小城哥廷根,去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美丽。

5、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6、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交流:德国人种花,把花种在窗子外面,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让别人看到美丽的景色。

作者几十年后重返那里,发现美丽并没有改变。

)7、德国人种花有什么特别的?(学生读句子)“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是朝外开的,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板书:花的脊梁)8、我们养花是为了美化环境,自己欣赏,但是德国人辛苦种的花却是给别人看的,是不是他们不喜欢花呢?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交流:(1)“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2)“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3)“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9、虽然爱花的德国人看不到自己种的花,但是却并不影响他们欣赏花开的美景。

走在哥廷根的街道上,看到的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个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交流)(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么多艳丽的花,你喜欢吗?你能把你喜欢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2)“任何”“家家户户”——每一条街道,每一户人家都是花,这样的景象你看到过吗?惊讶吗?读出这种惊奇的感觉。

(3)“应接不暇”——花的海洋(板书:花的海洋)漫步哥廷根的街头,满眼都是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鲜花,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如果你就置身在哥廷根的街道上,你有怎样的感受?(齐读,读出陶醉,喜爱的感受)13、这奇丽的景色不去看看是不是太可惜了?让我们跟随镜头去哥廷根的街道上走一走,看一看吧。

(出示哥廷根城市图片)14、季羡林先生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了这奇丽的景色,想不想把这独特的风景记在脑子里呢?让我们来试试——15、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出示课件学生接读,填空背诵。

】16、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看到的是花的脊梁,呈现给别人的却是花的海洋。

德国人这种做法给当时留学的季羡林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作者在文中概括的那样,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生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谁能联系课文,谈谈你对“我为人人人认为我”这种境界的理解?(2)生活中有没有体现这种境界的事例呢?总结:同学们明白了每个人把美丽奉献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着更美丽的东西。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7、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刚下火车,感觉一切还是那么熟悉。

我发现——【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学生交流)总结: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美丽的鲜花没有改变,家家户户的窗子前依然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美丽的心灵没有改变,德国人依然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三、主题阅读【出示:学习方法】18、德国小城哥廷根到处是艳丽多彩的鲜花,但在同处于欧洲的瑞士却是另一番景致,那里到处都是让人为之清爽的绿色。

想去看一看吗?19、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嗨!好绿的瑞士》,画出描写瑞士的“绿”的句子或词语。

(学生交流)阳光温柔柔,空气清新而宜人,一片墨绿和青黛,扑入眼帘。

绿茵茵的青草,将每一寸土地包裹,有如为大地,织就了一件梦幻的绿衣。

沙路蜿蜒在草场中,教堂、民居点缀其间,有如大海中的扁舟,悠悠荡漾着。

这就是绿色的国度——瑞士!20、西欧不仅有充满花香、洋溢着人间温情的小城哥廷根,有满眼碧绿,一派田园风光的瑞士,还有一座有800年历史悠久世界一流高等学府——剑桥大学。

(出示图片简介)21、我国近代诗人徐志摩也曾来剑桥留学深造。

校园中荡漾着微波的康河伴随他度过了在异国他乡的求学岁月。

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

22、学生自读23、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感受?24、将我们的感受和理解融入朗读中,齐读。

25、总结:西欧的异域风情、绮丽风光为我们展现一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随着今后的学习,走进更多的国度,去体验那些神秘、多彩的外国风光。

四、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阅读《田园诗情》、《观斗牛》两篇文章,了解位于欧洲的荷兰和西班牙又有怎样不同的风光,和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之夜》《水城威尼斯》教后反思:在组织本单元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

同时,还要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个单元,注重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语句等重点项目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

所以教学本课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要求,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教学重点,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以读书为本,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通过广泛的阅读实践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提升阅读感受、理解能力,感悟人间真情、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3—4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威尼斯的小艇》《威尼斯之夜》《水城威尼斯》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舱、祷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两翼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威尼斯风光片)教师简介2、同学们描述的很形象,下面让我们看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是怎样描写小艇样子的。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抓住重点。

1. 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2)指读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请文章的叙述顺序。

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用途。

三、合作研读,学习写法。

1.读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

2.汇报: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

谁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4.(出示图片)找出课文中写小艇样子的第二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四、发挥想象,体会情景。

1.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又如何?2.带着这美好的感觉,让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五、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指名说,互相补充。

3.教师引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他操纵自如──他动作灵活──他速度极快──4.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1.默读第五自然段。

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2.我们一起去看看晚上的威尼斯。

(出示威尼斯夜景图)。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七、主题阅读1.总结过度: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简单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夜晚的威尼斯,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边读边思考威尼斯的夜晚有哪些与众不同?(1)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

(2)威尼斯夜晚的清新和恬静。

2.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威尼斯夜空的美丽?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吗?3、当黄昏来临,晚风轻拂这座水上城市,你又看到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