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管理案例.
项目管理案例
(三)开发中的人员更替: 在初步估算出需要几百个工作日的开发量后,李先生深知开发任务的艰巨,于 是从公司将高级技术顾问刘先生以及另外两个技术顾问调入项目组,而在此时, 飞扬公司的几名开发人员也才刚刚从其他系统脱身介入ERP开发。按照李先生 所拟定的实施计划安排,留给刘先生的开发时间是不多的,刘先生经过几天的 分析,拟定出一个开发计划,没想到刚提交给李先生就遭到否决:“不行,开 发的日期必须缩短!否则项目怎么按时上线啊?”。但是刘先生也有他的苦衷, 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难处:如此巨大的开发量以及紧张的开发时间 安排;同时,他还要负责进行培训,对飞扬公司的几名开发人员进行知识转移, 以及其它技术顾问的开发跟进。 在修改了开发计划后,刘先生投入了紧张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并将一些简单 的开发交给了飞扬公司的开发人员。然而,飞扬公司的开发人员以前都未接触 该ERP软件的开发,同时还需要维护公司其他系统,人也三心二意,因此起步 格外吃力,经常向刘先生请教开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刘先生看来,不但简单 而且如果有心的话应该很容易上手,因此不胜其烦,加上开发的困扰,对请教 问题逐渐变得不耐烦,甚至有一次对飞扬公司的开发人员吼到:“这么简单的 问题都不会,你们真是猪脑袋!”,双方开发人员关系开始紧张起来。
项目管理案例
项目开发不慎,ERP上线搁浅 (一)好开头未必好兆头: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比较、挑选、论证,飞扬公司决定实施国外的一家大 型软件公司提供的ERP管理软件;实施方是国内相当有实力的高成咨询 公司。作为这家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的CIO,陈先生终于可以松一口 气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同行业相对便宜的价格,国外著名ERP软件, 实力强劲的实施公司,以及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所有这些 看起来,对ERP的实施应该算是开了个好头。 很快,高成公司根据合同派来了以资深顾问李先生为首的项目实施小组, 项目开始实施。为了配合项目实施,飞扬公司也成立了ERP项目小组, 除了IT部原有的实施人员外,还从业务部门抽调了熟悉财务、分销、制 造的几名业务人员。双方的项目人员配合得相对还算不错,调研,需求 分析,关键用户培训,一步一步按照项目计划在进行中。看到这么顺利 的进展,陈先生不禁喜上心头,跟项目小组放言:年底前争取上线。
项目管理案例
(四)项目开发彻底瘫痪: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陈先生不得已将IT部所有的开发力量都集中于 ERP项目,并要求开发人员加班加点,指望能够扭转颓势。但是,IT部 的一些开发人员变得非常不满,本来开发待遇就低,做相同的工作拿的 却比研发部门少得多,现在又要加班,也没有什么激励措施,干多干少 一个样,于是有的人开始消极怠工,一张报表做个十天八天,稍有难度 的开发就推给顾问。不久,高成公司的顾问逐步撤出项目,双方开始了 邮件打仗,你推给我、我推给你,一个问题解决需要很长时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飞扬公司的开发人员逐步变得熟练起来,开发出的程 序也慢慢变得完善了。但没过多久,随着业务部门对系统的熟悉,一些 新的需求被提了出来,面对这些需求,除了继续开发还能有什么办法吗? IT部的一些开发人员变得更加不满,由于开发后总是需要改来改去,所 以感觉工作没什么意义,有的人开始考虑跳槽,提出了辞职;而在这个 节骨眼上提出辞职,陈先生当然不会批准,于是只能拖延,因此整个项 目开发再次陷入了停顿。
项目管理案例
事情发展下去越来越糟,飞扬公司将刘先生告到了高成公司上层,李先生不得 不警告了刘先生,要求他必须保持耐心。不久,鉴于刘先生在项目中被客户投 诉,高成公司在例行的加薪中没有给刘先生加薪,这些令刘先生怒不可遏,本 来开发就挺累的,累了还不值,公司没有重视他的价值,于是萌生了跳槽的想 法。在后来的开发中,他没有像开始那么积极和负责了,整个项目的开发开始 陷入了不正常中。 项目就在双方开发人员的三心二意中继续,本来确定的上线日期却因为开发的 未完成和项目方案的反复调整而一拖再拖。眼看如果再不上线,整个项目将严 重滞后,李先生不得不强行上线,留下一堆尚未开发完善的程序等待测试。此 时,刘先生收到了一家猎头公司发来的邀请,于是向公司提出辞职,尽管公司 竭力劝阻和利诱,但去意已定的刘先生没有动心,而是坚决辞职。高成公司不 得不从其它项目抽调技术人员来接手刘先生的活儿。项目上线后,在业务部门 的使用过程中,相关的开发程序逐渐暴露出了问题,不是今天这个报表运行出 错,就是明天那个功能计算有误,整个项目小组陷入救火当中,尽管开发人员 对前期由刘先生开发的程序进行了修修补补,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陈先生不 时接到业务部门的抱怨和不满,整个企业弥漫了对ERP失败的看法,原来美好)系统开发前的针锋相对: 不久,项目进行到方案设计阶段。公司老总在ERP实施前就为实施定了调:现有的业务流 程不能大改,只能逐步优化。飞扬公司业务相对复杂,有待改进和规范的业务流程不少, 估计开发量将会不小,因此顾问在同业务部门讨论解决方案前采取了如下应对策略:培训 客户尽快熟悉系统功能,劝说客户采用系统已有的相似功能,减少一些无谓的开发,系统 没有的功能则考虑开发。 当项目小组同业务部门开始就方案进行讨论时,许多业务部门提出了开发需求。李先生极 力反对对系统做大量开发,他认为该软件是在数万家企业使用的,其管理思想是非常先进 和合理的,而且大量开发不但会有开发的风险,延长了实施周期,还会对系统升级带来诸 多不便。而业务部门坚持开发的理由是:1、企业现有的流程支持公司快速发展,目前使 用的流程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只是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2、ERP的流程或许先进,但 不可能因为实施ERP而大改,太大的调整将导致上下衔接不顺,就连正常的运转都难以维 系,上ERP就是找死。处在中间的陈先生犯难了:开发吧,时间长、风险大;不开发吧, 业务部门的需求在老总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如果现在开发,那么以后就可以不开发了, 陈先生在权衡后选择了开发。就这样,实施小组和业务部门讨论、协商、争论了个把月, 一大堆的开发摆在李先生面前。令李先生为难的是,如果拒绝,实施方案没有业务部门的 签字,飞扬公司将拒付实施费。在开发和项目停顿的两难中,李先生无奈的选择了前者。 在承诺给予开发后,业务部门才陆续在实施方案上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