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清蛋白属单纯蛋白质含量最多,涌动速度最快,维持血胶渗透压最强。
1.运输载体功能:可结合游离脂肪酸,游离胆红素,Ca2+
2.营养作用
铜蓝蛋白运输铜,具氧化酶活性,此蛋白异常的话和肝豆状核变性有关结合珠蛋白能和细胞外HB结合
转铁蛋白结合铁
炎症蛋白炎症/组织损伤时候,浓度增高
免疫防御
系统蛋白
Crp 、IgG、A、D、M、E
凝血、纤溶
作用的蛋白
凝血因子、纤溶蛋白
蛋白酶抑制剂α1抗胰蛋白酶:丝氨酸抑制剂
α2巨球蛋白: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
酶催化功能;ALT,AST,LDH
激素EPO(促红细胞素),胰岛素(过路蛋白)
4.血浆蛋白来源
(1)大部分在肝脏合成:
(2)少量为其他组织细胞合成,如免疫球蛋白;γ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合成的;EPO肾脏产生
三、红细胞的代谢
1.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和关键酶
(1)血红素合成部位——口诀:两头在线,中间在液,骨肝幼红网织红,成熟红中不能合
1)两头在线:起始和最终过程在线粒体
2)中间在液:中间过程在细胞液中进行
3)骨肝幼红网织红:在骨髓,肝脏中可合成;在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中可合成
4)成熟红中不能合: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血红素的
(2)血红素合成原料——琥甘铁(琥珀酰CoA,甘氨酸,Fe2+)
1)对比:FE的运输形式为:Fe3+——运铁蛋白
2)铅可干扰血红素的合成,铅中毒导致后天性卟啉症
(3)关键酶
1)血红素合成关键限速酶——ALA合酶
2)辅酶——磷酸吡哆醛(还是转氨酶,脱羧酶的辅酶)
2.血红素合成过程:一酸三原血红素,顺序要记住
(1)一酸:ALA的生成:为限速步骤
(2)三原:胆色素原生成;尿卟啉原生成;粪卟啉原生成
(3)血红素生成
2.成熟红细胞代谢特点
(1)四不能特点
1)不能进行核酸合成
2)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3)不能从头合成脂肪酸:
4)不能有氧氧化
(2)大部分(90~95%)能量来自糖酵解: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旁路代谢是糖酵解一部分,形成的2,3-BPG是糖酵解中浓度最高的中间产物,作用为提高HB供氧能力
(3)少部分(5~10%)磷酸戊糖途径代谢,红细胞内含有其全部酶系
第十六节肝生化
一、肝生物转化作用
1.肝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
(2)特点:口诀——个双多酶连
1)个:个体差异性
2)双:双重性表现为多数解毒,极少数致毒(重要);多数溶解度和极性增加易于排出,(重要)
3)酶:均由酶催化
4)连:连续性
2.生物转化反应类型和酶系
(1)类型:两相反应
1)第一相:第一相反应中最常见的为氧化反应
2)第二相:主要为结合反应,最常见的结合剂——葡萄糖醛酸
(2)酶系
1)第一相:氧化酶类、还原酶类、水解酶类
2)第二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硫酸基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基转移酶、酰基转移酶、甲基转移酶
3.影响肝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1)年龄因素的影响
(2)性别因素的影响
(3)药物或毒物对生物转化的诱导作用
(4)肝脏病变对生物转化的影响
二、胆汁酸代谢
1.胆汁酸化学
(1)胆汁酸:是胆汁中主要成分,为一大类胆烷酸总称
(2)胆汁酸功能:促脂抑胆
1)促进:脂类消化和吸收
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析出
(3)胆盐:胆汁酸盐,以钠,钾盐存在为胆盐,是有关胆汁中和脂肪消化的另一成分。
(4)胆汁酸分类
1)按照结构分:游离和结合胆汁酸——记忆口诀:游离:鹅脱,脱,石,胆。
结合甘氨和牛磺
2)按来源分
(5)胆汁酸的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
这种结构赋予胆汁酸很强的界面活性,称为较强的乳化剂。
2.胆汁酸代谢
(1)初级胆汁酸
1)在肝脏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初级胆汁酸是肝脏清除胆固醇的主要方式。
2)重要限速酶(有时就问胆汁酸的限速酶)7α-羟化酶。
3)包括——鹅脱,胆:鹅脱氧胆酸和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2)次级胆汁酸
1)初级胆汁酸在回结肠道中经细菌作用氧化生成的胆汁酸,生成过程中脱羟反应为主2)包括——熊脱,脱,石胆:熊脱氧胆酸、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3)人胆汁:结合胆汁酸为主;甘氨胆酸>牛磺胆酸
4)胆汁酸有肠肝循环过程,意义:有限的胆汁酸重复利用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