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论文的创新性
• 二是前人虽然研究过、做过,但不成功,或是错了,有人通过研究,发现 并纠正了前人的错误,使之成功了。
• 第三类情况是,前人研究过、做过,也是正确的、成功的,有人在此基础 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又增添了自己独到的、新的东西,把前人的研究工 作向前推进、发展了。
• 《 Nature 》 认 为 创 新 是 科 研成果新颖, 引人注意( 出人意料或令人吃惊) , 而 且 该 项 研 究 看来 在 该 领 域 之 外 具 有 广 泛 的 意义 。 无 论 是 报 道 一 项 突 出 的 发 现, 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 手报告, 均应使其他领 域 的 科 学 家 ( 研 究 者 ) 感 兴趣。
• 明确了论文创新的含义,才能明确论文创新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 创新,就字面而言,就是创造,做出新的东西。其中包含了两个要素:一 是创新主体,就是指人,就是说,新东西必须是通过人的努力做出来的。 二是这个东西必须是过去所没有的,即新的,否则就不成其为创新。
• 创新主要以下面三种情况表现出来:
• 一是原来人类没有的, 有人研究了,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做出来了。这 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工作。
• 要想写出创新性的论文,首先必须选择创新性的课 题。
在各个专业领域内,都有一些本来未被研究, 但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了的问题;也有一些过去没 有必要或没有条件进行研究、而现在有了研究的必 要和条件的问题;还有一些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不 断产生出来的新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科 学研究,就是开创性研究,这些问题也就是开创性 研究的课题。
• 创新必须要有继承。要创新,就要学习,通过学 习前人和别人的知识和科研成果, 并加以消化吸 收和扬弃,这样才能比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也才能产生创新。
• 要使信息“动”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能动地持久 不断地“思考”。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写出创新 性的论文,还必须多思考,勤思考,边学边思考。
• 论文写作中的行文,不仅仅是对写作形式的谋求, 更不是对研究成果的机械反映,行文本身就是一
• 《 Science 》则认为, 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 论提出新见解, 而不 是 对 已 有 研 究 结 论 的 再 次 论证 , 内 容 激 动 人 心 并 富 有 启 发性, 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 就 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 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 在
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是将 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功蒙混过关,就不能刻苦钻研,就不能写出具有独到见 解的、有创新性的论文。学术道德是与人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联的,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要想写出创新性的论文,只能是“浊其 源而欲流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根而欲叶茂” 的空想。
• 关注社会现实,要密切注意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善 于抓住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才能写 出创新的论文。相反,如果一头扎进书本理论中, 对现实社会生活漠不关心,不闻不问,对社会政 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无所知,或知之不深不透, 就不可能找到针对性较强的课题、写出创新性的 论文。因此,要想写出创新性的论文,必须理论 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实践的新发展和新动态。
• 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科技论文两类:
• 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上或理论或预测上 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新见解,或是某种原理应 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论文,用以提供学术会 议上宣读、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 基础上,对自然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人文艺术研究 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 究的总结文章。
• 我 们 再 看 看 《 科 学 通 报 》、《中国科学》
和《自然科学进程》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 对创新性的要求, 它们 的 要 求 是 共 同 的 ,即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 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 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论文创新放在 一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做学问是精研深思,上穷碧落下黄泉,读万卷书行万里 路,才能获得其一毛一毫成果的苦差事。做学问如果不 讲究学术规范,心浮气躁,东拼西凑,想着用假功、虚
• (1)补充、深化已有的观点。 • (2)赋于已有理论以新的社会意义。 • (3)批驳、修正已有的观点。
• 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而人 类一切复杂的创造活动的进行,都要以创造
性思维为心理过程的核心,科学研究的任何 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 • 一是努力克服思维的从众倾向。 • 二是努力避免思维定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三是努力消除妨碍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
• 学术论文是劳动的反映、知识的反映、人才的反
映、创造的反映。目前学术期刊对来稿要求立论 正确,论证严谨,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语言通顺,文字 流畅,标点符号正确;特别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 规范性和可读性。而创新性是最重要的条件。
• “创新 ”的定义很多 ,但大体上可以从经济 、管理和技术发展 3 个方面来描述 。
• 一种方法是同别人讨论,或翻阅新的资料,以接 受新的刺激,用新的信息启发自己的思想;另一 种方法是把正在研究的问题搁置一段时间,使原 有的思路逐渐淡化,使思维跳出原来的圈子, 走 出“原地转”的境地。
• 二是努力消除妨碍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不 利于创造性思维的非智力因素很多,包括研究者 自身性格特征中的一些不利方面,都可能会对创 造性思维活动产生妨碍,因而要注意克服。
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行文中,观点可能会得到加
工、深化和修正;某些资料可能会被重新认识,
或者新的东西被发掘出来,或者新的疑点产生,
又被破除。可见,行文是使研究成果更加成熟,
或得以深化的重要途径,是一个进一步研究的过 程,因而必须高度重视。
• 一是把新的事实、新的思想观念作为材料使 用;
• 二是把早已存在,但并未被发现或未引起人 们普遍注意的事物作为材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