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底盘维修

汽车底盘维修

传动系维修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及分动器)、传动轴和驱动桥等四个总成。

第一节离合器的维修一、主要件耗损分析1.从动盘从动盘是离合器的摩擦元件,常见耗损是摩损、烧蚀、开裂、油污、铆钉松动和钢片翘曲变形。

2.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弹力减弱及断裂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往往是常期使用疲劳所致。

对膜片弹簧来说,其内端与分离轴承接触处还会产生磨损。

3.压盘与离合器盖压盘工作平面的磨损、烧蚀是其主要耗损形式。

离合器盖有时会产生变形和裂纹。

4.分离件及操纵传动件分离杠杆、分离轴承及操纵传动件耗损主要是配合部位的磨损。

零件耗损对总成工作可靠性的影响:离合器的上述耗损将造成离合器工作可靠性下降。

主要表现为离合器打滑、起步发抖、分离不彻底和噪音。

打滑的根本原因是摩擦元件的摩擦系数下降或压紧元件的压紧力下降,使其传递扭矩的能力降低。

发抖是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摩擦元件产生了不均匀滑转导致传动忽快忽慢。

其根本原因是主、从动盘接合过程中沿圆周产生的摩擦力不均。

分离不彻底就是分离状态下主、从动盘不能完全脱离接触。

主、从动盘破裂及翘曲变形,分离杠杆高度不等及调整过低,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双片离合器中压盘调整不当等,均可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二、主要件的检修1.从动盘摩擦片有轻微的油污可用汽油清洗后,用喷灯火焰烘干;轻微硬化、烧损可用砂布打磨;磨损严重、铆钉头埋入深度小于O.5mm,或有裂纹、脱落、严重烧损或油污时,应予换新。

钢片翘曲变形,其外缘端面跳动一般应不超过0.5~0.8mm。

2.压盘.如压盘工作平面烧蚀、龟裂、划伤不严重时,可用油石打磨光滑。

沟槽深度超过0.5mm或平面度误差超过O.12~0.20mm时应磨削修复,磨削后的压盘应重新进行平衡。

3.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弹力应符合规定。

多簧式离合器的各压紧弹簧的弹力差应符合规定,其自由长度差一般应不大于2mm,弹簧外圆柱面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超过2mm。

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接触处磨损深度应不超过0.6mm。

膜片弹簧内端应在一个平面,最大差应不超过O.5mm。

4.分离件分离杠杆内端磨损超过规定时可焊修。

分离轴承应转动灵活、无卡阻或异响,轴向间隙应不大于O.6mm。

三、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1.离合器装配工艺要点及注意事项(1)摩擦片要清洁,各活动关节及摩擦面应涂少许润滑脂。

(2)多簧式离合器的弹簧应按自由长度分组在周向均匀搭配,以使压紧力均匀。

(3)注意装配安装记号。

离合器盖与压盘问、平衡片与离合器盖间、离合器盖与飞轮间均应按原记号或位置装配,以防破坏平衡。

(4)安装时应注意从动盘的方向:单片离合器从动盘花键毂短的一面朝向飞轮;双片离合器应按规定安装。

如解放CAl091双片离合器是花键毂短的一面相对,而黄河JNll71双片离合器花键毂均短的一面朝向飞轮。

(5)为保证从动盘与曲轴的同轴度和便于安装变速器,离合器安装时可用该车型的另一变速器第一轴或专用导向轴插入从动盘,并用曲轴后端导向轴承孔定位。

(6)大修的离合器应在装车前与曲轴飞轮一起进行平衡。

2.离合器调整1)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分离杠杆高度即分离杠杆内端至飞轮表面或压盘表面或其他规定平面的距离,应符合原厂规定,且各杠杆高度差应不超过要求。

如东风EQl090E 规定分离杠杆内端至减振器盘后平面的距离应为32.4mm(P199图19—3),各杠杆高度差应不大于O.2mm 。

分离杠杆高度差的调整方法根据离合器结构有所不同。

有的通过分离杠杆支点螺栓的调整螺母进行调整,如东风EQl090E 。

有的通过分离杠杆外端连接压盘的分离螺栓螺母进行调整,如解放CAl091双片离合器。

符合高度规定的分离杠杆运动干涉量小,传动效率高,高度相一致时离合器分离彻底接合平稳。

2)中间压盘的调整双片离合器中间压盘有的用限位螺钉限制其分离行程,装配后应调整限位螺钉,使中压盘的分离行程约为后压盘分离行程的一半,以便从动盘均能有效地分离。

调整时只需按原厂规定调整即可。

如黄河JNll71系列中压盘分离行程应为1.5~1.75mm ,调整时将三只限位螺钉扭到底即抵住中压盘,再退回1~161圈即符合要求,(如P200图19—4)。

3)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正常情况下踏板自由行程主要是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间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

如东风EQl090E 车的踏板自由行程调至规定值30~40mm ,则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间间隙规定值3~4mm 。

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方法如下:(1)机械式操纵机构:机械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一般是通过分离叉拉杆调整螺母调整拉杆或钢索长度进行的。

(2)液压式操纵机构踏板自由行程一般是主缸活塞与其推杆之间和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两部分间隙之和在踏板上的反映。

调整时先调整主缸活塞与推杆的间隙,有的通过调整螺母调整推杆长度,有的通过踏板臂与推杆相连的偏心装置调整推杆伸出长度。

第二节变速器的维修一、主要件耗损分析变速器零件的主要耗损是各配合副磨损及壳体变形和裂纹。

这将导致变速器工作可靠性下降,产生自动脱档、乱档、抖杆、换档困难、噪音及漏油等故障。

自动脱档是变速器最常见的故障。

其实质是由于相啮合的滑动齿轮或接合套齿在传力过程中齿面产生了大于锁止力(齿面摩擦力与拨叉自锁力之和)的轴向力,将齿轮从啮合状态自动推至空档位置。

因此轴向力的产生是发生自动脱档的根本原因。

乱档是与变速杆配合的有关部位间隙过大而造成的变速杆档位失准。

抖杆是变速齿轮径向或轴向振摆在变速杆上的反映。

噪声是齿轮传动中产生冲击力的结果。

换档困难对于有同步器的变速器是同步器同步元件或锁止元件功能失效所致。

主要件耗损:1.变速器壳变速器壳的主要耗损是裂纹、变形和轴承孔磨损。

2.轴、轴承及齿轮轴颈与轴承及轴颈与齿轮磨损。

对齿轮来说,主要是滑动换档齿轮磨损。

齿轮的楔形磨损使其在啮合中产生轴向分力,这是自动脱档的常见原因。

3.同步器惯性式同步器的常见耗损是摩擦锥面螺旋槽磨损和锁环或锁销的锁止倒角磨损。

螺旋尖部磨损过甚时便不能破坏油膜,使同步时间延长,换档困难。

锁止倒角磨损使锁止作用不可靠,造成同步前啮合而产生挂档噪音。

4.操纵件操纵件的主要耗损是各配合处磨损。

二、主要件检修1.变速器壳及盖一般裂纹可焊修,但与轴承孔相通的裂纹及安装固定孔处有裂纹时应报废。

变速器壳与平面有关的形位误差超过(P202表19—1)所列技术要求时,应修复。

其方法可用锉削、刮研或磨削。

2.齿轮与花键齿轮的啮合面上不允许有明显缺陷或不规则磨损。

接合齿轮或相配合的滑动齿轮齿端磨损,大修限度应不超过齿宽的15%,使用限度为齿宽的30%;常啮齿轮的啮合侧隙大修应为0.15~0.50mm,使用限度应不超过0.80mm;接合齿轮的啮合侧隙,大修应为0.10~0.40mm,使用限度应不超过0.60mm;各齿轮的啮合印痕应在啮合面的中部且不小于啮合面的60%。

滑动齿轮与轴花键配合的侧隙,较原设计规定应不超过0.15mm。

3.轴第一、二轴及中间轴,当以两端轴颈公共轴线为基准时,其中部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mm和0.06mm(长度分别为大于120~250mm和大于250~500mm者)。

滚动轴承或齿轮与轴颈的配合:属于过盈配合的,大修应无间隙,且最大过盈量应不超过原设计规定;属于过渡配合的,其间隙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03mm;属于间隙配合的,允许比原设计规定增加0.02mm。

4.同步器当因摩擦锥面螺旋槽磨损使锁环与接合齿轮端面(锁环式)或摩擦锥环与锥盘内端面(锁销式)间的间隙小于规定值时,便应换新。

如BJ2020汽车变速器锁环式同步器的这一间隙(P204图19—7)应为O.80~1.25mm。

当其小于O.80mm(使用限度0.60mm)时,以及东风EQl090E车变速器锁销式同步器的这一间隙(P204图19—8)小于O.30mm时,便应换新。

三、变速器的装配与调整1.组合件装配一般变速器在总装前需先进行组合件装配,主要有中间轴、第二轴及变速器盖。

1)中间轴中型以上车辆的变速器中间轴通常是转轴,轴上装有靠键连接和过盈配合的齿轮。

组装时应注意齿轮和垫片的位置和方向,应用压力机压入,并将各齿轮压靠到位。

2)第二轴(1)装配各常啮齿轮时应用垫片调整其轴向间隙,使其符合各车型的要求。

一般,大修时为0.10~0.30mm;使用限度,轻型车以下为0.30mm,中型以上车辆可为O.80mm。

(2)注意齿轮的方向。

特别是直接档齿套、齿座常带有防自动脱档结构,若装反了便失去此功能。

3)变速器盖(1)装上变速杆并用定位销钉定位后,应转动灵活无卡阻。

(2)装变速叉轴应用专用工具(P206图19—10),以防装时自锁钢球弹出。

(3)先装入的叉轴应放入空档再装其他轴。

(4)自锁、互锁球销勿漏装,且规格应相符。

2.变速器总装工艺要点与注意事项(1)总装顺序一般为先中间轴、倒档轴,再第一、二轴,最后是变速器盖。

(2)倒档齿轮、中间轴(定轴)定塔轮的端面间隙一般为O.10~0.35mm,使用限度1.00mm。

过大时,可用垫片调整。

(3)每装一轴应检查调整其轴向间隙,第一轴轴向间隙应不大于0.10mm,其它各轴应不大于O.30mm。

(4)里程表驱动齿轮和第二轴突缘平面应平整,以防漏油。

(5)中间轴与第二轴相啮合的常啮齿轮副应对正。

不正时可通过调换中间轴调整垫片在前后端的位置进行调整。

(6)装配好的齿轮传动机构,应检查齿轮啮合啮合间隙,常啮合齿轮应为0.10~0.50mm,使用限度O.80mm;接合齿轮应为0.10~0.40mm,使用限度0.60mm。

啮合印痕,应在轮齿啮合面中部,且不小于啮合面的60%。

四、变速器的磨合与试验1.磨合与试验的目的变速器磨合与发动机磨合的目的一是改善各动配合副,特别是齿面工作表面的状况,使其达到适合工作条件的要求,以延长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二是检查变速器修理与装配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提高工作可靠性。

2.磨合与试验的规范磨合与试验分无负荷与有负荷两个阶段。

先在无负荷情况下进行各档位磨合,视各档磨合情况再加负荷试验。

所加负荷为传递最大扭矩的30%左右。

磨合试验的转速各个车型都有规定。

第一轴转速一般为1000~2000r/min。

如EQl090E为1450r/min。

各档运转时间应不少于10~15min,总时间应不少于1h。

磨合结束后应放掉机油,用煤油、柴油各50%的混合油清洗干净。

第三节传动轴的维修一、主要件耗损分析传动轴的耗损主要是花键、十字轴与轴承、中间支承轴承和轴颈磨损,及传动轴弯曲变形。

二、主要零件的检修1.轴管轴管全长的径向全跳动应符合规定(P215表19—4) (轿车应比表列值相应减小O.2mm)。

2.花键轴与花键套花键轴外表面及传动轴中间支承轴颈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O.1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