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XX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1.1《新建云桂铁路(XX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10-055)、招标图纸及补遗(答疑)书等。

1.2 XX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施工图。

1.3 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1.4 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及周围地理环境情况。

1.5 本标段总体工期安排。

1.6 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

2 编制范围XX双线特大桥:D1K94+524.996-D1K97+008.571,桩基、承台、墩柱、连续梁、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其中连续梁施工为本桥的重点及难点工程,详见其专项施工方案。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 工程概况云桂铁路(XX段)******标项目部XX分部,线路起点D1K94+524.996,终点D2K110+700,全长16.18km,其中XX双线特大桥的里程为:D1K94+524.996-D1K97+008.571,共长2483.575m。

按双线设计,线间距为4.6m,设计行车速度为250km/h。

结构形式为:1×24+(32+56+32)连续梁+25×32+(68+128+68)连续梁+38×32。

本桥采用简支预制整孔箱梁。

共有桩基693根,桩径为:1000mm、1250mm、1500mm、2000mm。

桩基最长为31#墩:54m,墩柱最高为8#墩52m。

本桥与D1K94+600~D1K94+630处跨越324国道,沥青路面,路宽约12m,线路与其交角约43°设计采用(32+56+32)m连续梁跨越。

本桥与D1K95+590~D1K95+660处跨越南昆铁路和南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宽约27m,线路与其交角约44°设计采用(68+128+68)m连续梁跨越。

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

全桥除3#~28#墩为空心墩外,其余均为实心墩,高度在26~52m之间。

主要持力层为白云质灰岩夹页岩,岩层强度0.8mpa。

钻孔桩穿越地段伴有溶洞,施工时需压浆处理。

地表上覆人工填土(Q4ml)、淤泥质粘土(Q4al+pl)、红粘土(Q4dl+el)土层。

桥位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4 施工进度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安排5 施工总体方案5.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部5.1.1 施工组织机构加强管理,按总工期控制目标优质地完成桥墩施工任务,由分部经理陈旭为施工负责人,负责全面协调、安排工作;工程总工程师满孝锋为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出预测性的计划和处理措施,全面负责施工前的图纸复核和技术交底,放样等工作;安质部部长赵勇为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制定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并检查现场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物资部负责施工所需一切工程材料,保证按期进场,并对所辖范围的机具设备定期维修、保养、确保施工期间有序高效工作;试验室负责对实验分析及各项指标的测定;计合部定期完成实物量统计及预算报表;办公室担负内部行政管理和后方生活保障,为正常施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具体组织机构见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5.1.2 施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分部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部、试验室六个部门。

(1)分部经理全面负责本管段内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方面以及与此有关的事务。

对本管段内的工程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劳动卫生等工作全面负责。

(2)总工程师对本管段内的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等负直接技术责任,带领并指导所有技术人员开展扎实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提出并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负责组织项目管段内工程的图纸会审,组织重大技术方案的审查,组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及批准,负责质量计划的编制,检测标准方案的制定。

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负责组织对本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批准后的实施。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

组织科研攻关项目,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

负责本分部管段内的工程项目的验工计价。

对本分部管段内工程的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结合本分部管段内工程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特点,科学周密地制定并下达安全生产的技术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负责本分部管段内的材料供应计划的审核。

(3)工程管理部解决施工中的关键、难点项目,为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技术保障。

针对本管段内的工程项目进行攻关,对重点项目进行研究、试验,制订稳妥的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负责本分部管段内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负责本管段内的精测工作,并服从指挥部对精测工作的统一协调。

组织落实桥墩沉降观测和数据处理。

负责对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负责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保修和后期服务;组织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开发新成果。

按照合同规定,与业主协作配合,协调各工程队做好与其它各承包单位、前后专业工序之间的联系与配合。

负责本分部工程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纠偏措施,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计划修正意见上报经理批准执行。

(4)安全质量部依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分部管段内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对试验技术工作进行指导。

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分部管段内的安全管理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等具体的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安全抽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

负责安全检查督促,对危险源提出预防措施,制定救险预案。

定期组织对所有参建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负责本分部管段内的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依据国家和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针对环境特点,制定具体详细的环保、水保规划与措施,并督促各工程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施工不对当地环境造成损害。

(5)物资设备部根据本分部管段内的工程特点及工程量完成设备物资采购和管理,并制定本分部的设备物资管理办法。

联系厂家完成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保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和考核各工程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

负责本分部管段内的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根据业主的物资供应方案,积极配合做好“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的物资采购工作,按时向指挥部上报主要物资申请计划,在现场进行物资的验收、现场物资信息的反馈。

确保施工生产需要。

(6)财务部负责本分部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承包合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工作。

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

按照财务法负责本分部的工程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7)综合部负责处理分部一切日常工作,负责党政、文秘、接待及对外关系协调等工作。

下设治安室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做好本分部管段内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工地的消毒、员工医疗、事故救治及流行病预防。

(8)试验室做好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样品采集。

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及报检。

配合设计院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工作。

作好资料整理及分析。

5.2 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5.2.1施工便道、便桥桥址沿线位于XX县XX镇及XX镇境内,大部分地段沿线地势起伏较大。

从324国道引入施工便道,沿线路左侧布置,便道至D1K95+850左侧200m处1号钢筋加工场,便道在此处从南百高速公路桥下穿过,沿线路布置。

便道面层为20cm混凝土,宽度6m,两侧浆砌片石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7#、8#墩之间为镇西河,修建下承式贝雷架钢栈桥21m。

5.2.2 混凝土搅拌站设置本桥结构混凝土由2座HZS120型混凝土搅拌站负责供应,搅拌站设置在DK106+500左侧2km处的324国道上。

砂石料通过324国道运输,混凝土输送采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各工点后,汽车泵或混凝土输送泵送至模内。

5.2.3 生产区设置XX特大桥安排一个桥涵架子队分3个作业面进行平行流水作业施工,桥涵架子队设一个生产区,位于DK95+850左侧200m处。

生产区面积共约6700m2,生产区内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临时驻地、钢结构加工车间、钢筋车间、机械设备维修车间、辅助生活区、料库等。

5.3 施工用电施工临时用电采取从临近高压线“T”接或采用高架线路从地方变电站接入临时变电站,再从临时变电站用电缆线引出到各施工用电点,架设线路长约3km。

设2个施工临时固定变电站,各配备500kVA变压器1台,根据需要管段内布置2台250kW的发电机组,以备急用。

混凝土搅拌站配备1台630kVA变压器,并备用1台310kW的发电机组。

5.4 施工用水桥梁范围内地下水、河流丰富,生产用水采用经化验合格的地表河流水。

生活用水从临近村庄引入自来水供员工使用。

5.5施工实验、测量本分部在拌合站内设试验室。

试验室由8人组成。

负责本分部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的取样、送样、砼拌合物性能测试、砼等试件制作、养护和检测工作。

测量工作由分部统一组织,设两个测量班组。

5.6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5.6.1实体资料为完整地记录墩台施工过程,再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应做好如下施工记录(具体表格详见《云桂监理及施工用表2010-06》):(1)钢护筒安装质量检查记录表(2)泥浆测试记录表(3)钻孔桩钻孔及清孔记录表(4)钻孔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记录表(5)墩台身施工过程质量自控记录表(6)模板及支架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7)钢筋(原材料及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8)钢筋(连结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9)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10)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11)混凝土(养护及检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Ⅲ)(12)混凝土(结构外观和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Ⅳ)(1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14)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15)施工日志(16)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5.6.2影像资料隐蔽工程要留像资料,作为检验批资料的一部分,影像资料中要有检测标识,标示牌中要体现所用工程部位、技术负责人、监理责任人等内容,要求具体到每个桥墩。

相关主题